第261章 痛下血本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前局面,可以说是相当的微妙。
交战双方都很清楚,广袤的德干高原易守难攻,希望对方把重点放在南方,竭尽所能的把战局朝这个方向引导。可是事实上,双方都把重点放在了北面,尤其是西北,意图通过一次决定性大会战来击败对手,取得至关重要的胜利,甚至是结束这场战争,至少东方联军有类似设想。
可问题是,这谈何容易。
在汤普森看来,梵罗当局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包括迪迦拉在内的高层领导,至今都没有搞清楚这场战争的性质。
这是第三次全球大战吗?
换句话说,这场全球大战跟之前那两次全球大战一样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只要认真研究过“新军事学说”,就能清楚认识到,梁夏帝国早已经放弃打全球大战的传统军事思想,至少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次就本质而言,这场大战其实是西陆集团在做垂死挣扎。
道理非常简单:按照新军事学说推进军事改革,迢曼帝国必然会在不就的将来丧失军事霸权。
以科技发展的速度,这个“不久的将来”最快在20年之后就会到来。
对综合实力最差的迢曼帝国来说,军事霸权是维护在西陆集团的核心利益,并且保持团结稳定的基石。
没有军事霸权,根本不需要外来压力,内部矛盾就能让西陆集团分崩离析。
不说别的,在失去迢曼帝国的制衡后,或者无法从西陆集团获得安全保证,西骆沙会在第一时间,以非战方式谋求实现民族统一。哪怕会因此丧失主权,也比成为被统一的对象好得多。
在事实上,西骆沙对充当排头兵,或者说是迢曼帝国的炮灰,早已经心存不满。
此外,阻止东西骆沙统一的头号因素,一直都是迢曼帝国的军事霸权。
至于梁夏帝国所扮演的角色,反到不是很突出,毕竟帝国在世界岛的腹地,本身就拥有远远超过东骆沙的战略纵深,足以充当本土核心地区的战略屏障,不存在需要东骆沙挡枪的需求。
再说,要是由东骆沙统一西骆沙,等于是加强了帝国本土的安全屏障。
可见,这是一场西陆集团谋求的全球大战,而不是梁夏帝国,甚至不是纽兰共和国所需要的全球大战。
在由新军事学说推动的军事改革浪潮当中,纽兰共和国没被拉下,也就不需要担心丧失军事霸权。再说了,纽兰共和国维护地区霸权,特别是在北孤集团的领导地位,依靠的不仅仅是军事霸权。
此外,在新一轮对抗中,第一个倒下的必然是西陆集团。
那么,通过吸收西陆集团成员国,比如说布兰王国,还有北面的威敬王国,南面的斯班王国等等,纽兰共和国完全能够取代,至少部分取代迢曼帝国在西大陆的统治地位,维护北夕落洋的霸权。
在现实中,纽兰共和国也是这么在做。
搞明白这一层关系,也就不难理解纽兰共和国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了。
要说的话,在初期,特别是正式参战之前,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梵罗高层对此问题有很清楚的认识。
正是如此,才拖到纽兰海军奔袭霍瓦依群岛之前才出兵参战。
可问题是,在正式参战之后,梵罗高层却犯了糊涂。
不要说那些野心勃勃的高级将领,即便是一向理智的迪迦拉,也因为战争初期算不上重大的胜利患上了臆想症。
要说的话,在替梵军出谋划策的时候,以杰克逊上校为首的纽兰军事顾问,就通过各种方式发出暗示,希望梵罗高层能保持理智,不要想当然的认为纽兰共和国会为了这个隔着半个星球的盟友赌上国运。
如果为取胜付出的代价超过了胜利带来的好处,战争就不再是唯一的选项。
不管文学家把战争描写得多么的罗曼蒂克,它也只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而不是需要去争取的目的。
摆在汤普森等军事顾问面前的问题是。
如何才能够在不对同盟关系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让迪迦拉等梵罗领导人认识到,并且坦然的接受既成事实。
什么既成事实?
包括梵罗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全都是这场大战的牺牲品,而且纽兰共和国对此也是爱莫能助。
回到驻地之后,汤普森立即联系了杰克逊。
为了保密,他使用配发给情报人员的卫星电话,没有使用梵军的通信网络。
虽然这套有线通信网络是由纽兰共和国的企业承建,但是在交付之后,就一直是由梵军管理。哪怕给纽兰驻军保留了专门的通信线路,也很容易被窃听,何况梵军内部从来都不欠缺敌国的间谍。
卫星电话的信号不太好,而且通信时长很有限,主要是补网发射的几颗通信卫星还无法做到全球覆盖,因此只能在特定时段使用卫星电话,而且每次的通话时长都很有限,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在汤普森汇报了跟查吉特会谈的事情之后,杰克逊没做指示,只让他耐心等待。
对此,汤普森也是无可奈何。
其实,就在汤普森去见查吉特的同时,杰克逊也去了总理府,单独跟迪迦拉谈了差不多两个小时。
谈的,无非也是战局发展的问题。
要说的话,迪迦拉对战局的担忧还远在查吉特之上。
虽然不是军人,但是敏锐的政治眼光,让迪迦拉能看到很多会被军人无视,或者不会认真对待的细节问题。
比如,东方联军其实一直在加强西北方向上的兵力部署。
除了进驻巴铁的第二十四机步师之外,在梁夏帝国西北地区,第三十三步兵师也一直在加强。按照情报机柜提供的报告,第三十三步兵师肯定能够在12月之前,最迟12月的中旬完成整编。虽然冬季会大雪封山,但是梁夏陆军在该地区苦心经营数十年,早就在无极高原的南麗修建了前进营地。关键是,早在梵罗国参战之前,第三十三步兵师的先头部队就已经进驻前进营地。
现在,还得算上正在朝斋普尔推进的第十七装甲师。
哪怕不算巴铁陆军,只是在西北方向,梁夏陆军就能投入3个师,兵力高达15万!
如果三路并发,梵军肯定守不住。
显然,已经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梁夏帝国打算在年内发动总攻,确保在开春前把主力部队送回大陆战场。
正是如此,迪迦拉才找到杰克逊询问对策。
对于迪迦拉最为关心的问题,也就是纽兰共和国会不会提供援助,以及以什么方式提供援助,杰克逊给出了一个看上去非常明确,其实模棱两可的答复。纽兰共和国肯定会积极援助梵罗国,只是仍然需要大量时间来完成部署调整,以及策划相应的作战行动,而且他也在等华城的消息。
至于实质援助,可以说少得可怜。
因为海运不通,空运也遭到封锁,而且没有哪种运输机能够从纽兰本土直飞梵罗国,所以由纽兰共和国提供的援助,除了由不定期到来的大型攻击潜艇运送的一些必要的,而且主要提供给纽兰远征航空队的战斗机零部件之外,只有通过第三方外交机构,送到梵罗国的用于救助难民的人道主义物资。主要是梵罗国无法生产的紧缺药物,而且用途与用量受到严格监管。
其实,很多梵罗当局的高官,就是通过中立国外交机构,把子女送到国外。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梵罗国的高层领导对这场战争没有多少信心,甚至觉得会一败涂地。
至于对策,杰克逊没有藏拙。
外来援助无望,而且东方联军不大可能把重点放在南部地区,梵军唯一的选择,也就是集中兵力守卫西北地区,在此跟东方联军决一死战。不要抱任何幻想,最好做好失败的思想准备。
为了让梵罗总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杰克逊明确提到。
尽快选好陪都。
因为前期部署没有到位,也因为梵军的战斗力确实太差,所以按杰克逊的判断,哪怕调集全部的兵力,也未必能够守住德城,反到有可能因为死守德城,导致没有足够的兵力守卫其他地区。
用杰克逊的话来说,死守德城其实是得不偿失。
在无法让东方联军强攻南部地区的情况下,梵军唯一的选择,其实是充分的利用冈伽罗平原,尤其是河网密布的中下游地区,也就有必要考虑放弃德城,或者说利用德城来消耗东方联军的兵力。
为此,就得在以德城为中心的西北地区跟东方联军决战。
至于要怎么打,杰克逊没有明说。
不是他不知道,而是没有必要告诉迪迦拉,毕竟迪迦拉只是梵罗国的总理,对军事问题不太在行。
需要迪迦拉知道的,也就是以总理的身份,从北部地区抽调兵力。
关键就是,梵军不能无缘无故的放弃德城。
如果梵军不战而溃,没能在西北地区重创东方联军,消耗东方联军的兵力,那么不管保存了多少作战部队,都守不住冈伽罗平原。事实上,不管是梵军,还是直接决定了梵罗国战争潜力的国防工业,都需要重新部署,也就需要足够的时间。这其中,转移国防工业比调整军事部署还要关键。
其实,杰克逊来梵罗国的头号任务就是协助其转移国防工业。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也就是跟梵罗国结盟之后,纽兰共和国提供的最为重要的援助,也就是帮助梵罗国建立了一套相对来说较为完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国防工业,为梵罗国的国防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说的话,这也是梵罗国与纽兰共和国组成同盟关系的基石!
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梵罗国占尽优势,到最后不得不接受梁夏帝国提出的,相对来说并不有利的停火条件,就跟缺乏现代化国防工业,缺乏足够的战争潜力有关,即梁夏帝国能够通过战略封锁,让梵罗国丧失所有的战略优势,失去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甚至是输掉整场战争。
正是如此,梵罗国才在此后投入纽兰共和国的怀抱。
说得直接一点,梵罗国跟纽兰共和国结盟,也就是谗的纽兰共和国的工业实力。
不要看纽兰共和国是第二次全球大战的战败国,可是经过数十年发展,早已是仅次于梁夏帝国的二号工业强国。
如果说有哪个国家能够帮助梵罗国实现工业化,那肯定是纽兰共和国。
至少对刚刚吞下苦果的梵罗国领导人来说,纽兰共和国就是湿婆神派来的救星。
当然,提供相关的援助,帮助梵罗国打造现代化的国防工业体系,也是双方结盟的基础条件。
在此之后的十几年里面,纽兰共和国也确实在积极的帮助梵罗国。
虽然国防工业不是单独存在,必然建立在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之上,而且培养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工业强国,未必就符合纽兰共和国的国家利益,但是在当时,一个强大的梵罗国能牵制梁夏帝国,甚至逼迫梁夏帝国把战略重点转向西边,降低在东望洋的军事部署,从而减轻纽兰共和国所遭受的军事压力。
从这个层面看,武装起来的梵罗国显然是利大于弊。
要说的话,尤其是在第一个十年里面,纽兰当局确实是尽心尽力,不但在硬件层面给予积极支持,还不厌其烦的帮助梵罗国培养人才。只是拿纽兰当局提供的奖学金,到纽兰大学进行深造的梵罗留学生,在这十年里就多达50万,而且超过90%的是工科生,其中不少还拿到博士学位。
关键还有,在这个十年之内,纽兰共和国总共接纳了130余万留学生,只有大约半数留学生获得了由纽兰当局提供的奖学金。很明显,梵罗国的留学生不管是在总数,还是在获奖学金的人数上,所占比例都最高。
这个援助力度,不能说不大。
同一时期,到梁夏帝国深造的留学生差不多250万,不过仅1成,也就是大约25万留学生拿到了由梁夏帝国提供的奖学金,其中由梁夏当局资助的仅4成,另外6成都来自社会机构。
为了牵制梁夏帝国,给梁夏帝国制造麻烦,纽兰共和国可以说是痛下血本。
可惜的是,现实与理想存在巨大差距。
当然,也可以说是“所托非人”。
持续了十几年,准确说是接近20年的大规模援助,非但没能帮助梵罗国建立起现代化国防军事工业,反到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甚至是尾大不掉,并且严重的影响了“纽兰制造”的声誉。
对此,杰克逊可以说是深有感触。
当前局面,可以说是相当的微妙。
交战双方都很清楚,广袤的德干高原易守难攻,希望对方把重点放在南方,竭尽所能的把战局朝这个方向引导。可是事实上,双方都把重点放在了北面,尤其是西北,意图通过一次决定性大会战来击败对手,取得至关重要的胜利,甚至是结束这场战争,至少东方联军有类似设想。
可问题是,这谈何容易。
在汤普森看来,梵罗当局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包括迪迦拉在内的高层领导,至今都没有搞清楚这场战争的性质。
这是第三次全球大战吗?
换句话说,这场全球大战跟之前那两次全球大战一样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只要认真研究过“新军事学说”,就能清楚认识到,梁夏帝国早已经放弃打全球大战的传统军事思想,至少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次就本质而言,这场大战其实是西陆集团在做垂死挣扎。
道理非常简单:按照新军事学说推进军事改革,迢曼帝国必然会在不就的将来丧失军事霸权。
以科技发展的速度,这个“不久的将来”最快在20年之后就会到来。
对综合实力最差的迢曼帝国来说,军事霸权是维护在西陆集团的核心利益,并且保持团结稳定的基石。
没有军事霸权,根本不需要外来压力,内部矛盾就能让西陆集团分崩离析。
不说别的,在失去迢曼帝国的制衡后,或者无法从西陆集团获得安全保证,西骆沙会在第一时间,以非战方式谋求实现民族统一。哪怕会因此丧失主权,也比成为被统一的对象好得多。
在事实上,西骆沙对充当排头兵,或者说是迢曼帝国的炮灰,早已经心存不满。
此外,阻止东西骆沙统一的头号因素,一直都是迢曼帝国的军事霸权。
至于梁夏帝国所扮演的角色,反到不是很突出,毕竟帝国在世界岛的腹地,本身就拥有远远超过东骆沙的战略纵深,足以充当本土核心地区的战略屏障,不存在需要东骆沙挡枪的需求。
再说,要是由东骆沙统一西骆沙,等于是加强了帝国本土的安全屏障。
可见,这是一场西陆集团谋求的全球大战,而不是梁夏帝国,甚至不是纽兰共和国所需要的全球大战。
在由新军事学说推动的军事改革浪潮当中,纽兰共和国没被拉下,也就不需要担心丧失军事霸权。再说了,纽兰共和国维护地区霸权,特别是在北孤集团的领导地位,依靠的不仅仅是军事霸权。
此外,在新一轮对抗中,第一个倒下的必然是西陆集团。
那么,通过吸收西陆集团成员国,比如说布兰王国,还有北面的威敬王国,南面的斯班王国等等,纽兰共和国完全能够取代,至少部分取代迢曼帝国在西大陆的统治地位,维护北夕落洋的霸权。
在现实中,纽兰共和国也是这么在做。
搞明白这一层关系,也就不难理解纽兰共和国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了。
要说的话,在初期,特别是正式参战之前,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梵罗高层对此问题有很清楚的认识。
正是如此,才拖到纽兰海军奔袭霍瓦依群岛之前才出兵参战。
可问题是,在正式参战之后,梵罗高层却犯了糊涂。
不要说那些野心勃勃的高级将领,即便是一向理智的迪迦拉,也因为战争初期算不上重大的胜利患上了臆想症。
要说的话,在替梵军出谋划策的时候,以杰克逊上校为首的纽兰军事顾问,就通过各种方式发出暗示,希望梵罗高层能保持理智,不要想当然的认为纽兰共和国会为了这个隔着半个星球的盟友赌上国运。
如果为取胜付出的代价超过了胜利带来的好处,战争就不再是唯一的选项。
不管文学家把战争描写得多么的罗曼蒂克,它也只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而不是需要去争取的目的。
摆在汤普森等军事顾问面前的问题是。
如何才能够在不对同盟关系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让迪迦拉等梵罗领导人认识到,并且坦然的接受既成事实。
什么既成事实?
包括梵罗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全都是这场大战的牺牲品,而且纽兰共和国对此也是爱莫能助。
回到驻地之后,汤普森立即联系了杰克逊。
为了保密,他使用配发给情报人员的卫星电话,没有使用梵军的通信网络。
虽然这套有线通信网络是由纽兰共和国的企业承建,但是在交付之后,就一直是由梵军管理。哪怕给纽兰驻军保留了专门的通信线路,也很容易被窃听,何况梵军内部从来都不欠缺敌国的间谍。
卫星电话的信号不太好,而且通信时长很有限,主要是补网发射的几颗通信卫星还无法做到全球覆盖,因此只能在特定时段使用卫星电话,而且每次的通话时长都很有限,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在汤普森汇报了跟查吉特会谈的事情之后,杰克逊没做指示,只让他耐心等待。
对此,汤普森也是无可奈何。
其实,就在汤普森去见查吉特的同时,杰克逊也去了总理府,单独跟迪迦拉谈了差不多两个小时。
谈的,无非也是战局发展的问题。
要说的话,迪迦拉对战局的担忧还远在查吉特之上。
虽然不是军人,但是敏锐的政治眼光,让迪迦拉能看到很多会被军人无视,或者不会认真对待的细节问题。
比如,东方联军其实一直在加强西北方向上的兵力部署。
除了进驻巴铁的第二十四机步师之外,在梁夏帝国西北地区,第三十三步兵师也一直在加强。按照情报机柜提供的报告,第三十三步兵师肯定能够在12月之前,最迟12月的中旬完成整编。虽然冬季会大雪封山,但是梁夏陆军在该地区苦心经营数十年,早就在无极高原的南麗修建了前进营地。关键是,早在梵罗国参战之前,第三十三步兵师的先头部队就已经进驻前进营地。
现在,还得算上正在朝斋普尔推进的第十七装甲师。
哪怕不算巴铁陆军,只是在西北方向,梁夏陆军就能投入3个师,兵力高达15万!
如果三路并发,梵军肯定守不住。
显然,已经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梁夏帝国打算在年内发动总攻,确保在开春前把主力部队送回大陆战场。
正是如此,迪迦拉才找到杰克逊询问对策。
对于迪迦拉最为关心的问题,也就是纽兰共和国会不会提供援助,以及以什么方式提供援助,杰克逊给出了一个看上去非常明确,其实模棱两可的答复。纽兰共和国肯定会积极援助梵罗国,只是仍然需要大量时间来完成部署调整,以及策划相应的作战行动,而且他也在等华城的消息。
至于实质援助,可以说少得可怜。
因为海运不通,空运也遭到封锁,而且没有哪种运输机能够从纽兰本土直飞梵罗国,所以由纽兰共和国提供的援助,除了由不定期到来的大型攻击潜艇运送的一些必要的,而且主要提供给纽兰远征航空队的战斗机零部件之外,只有通过第三方外交机构,送到梵罗国的用于救助难民的人道主义物资。主要是梵罗国无法生产的紧缺药物,而且用途与用量受到严格监管。
其实,很多梵罗当局的高官,就是通过中立国外交机构,把子女送到国外。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梵罗国的高层领导对这场战争没有多少信心,甚至觉得会一败涂地。
至于对策,杰克逊没有藏拙。
外来援助无望,而且东方联军不大可能把重点放在南部地区,梵军唯一的选择,也就是集中兵力守卫西北地区,在此跟东方联军决一死战。不要抱任何幻想,最好做好失败的思想准备。
为了让梵罗总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杰克逊明确提到。
尽快选好陪都。
因为前期部署没有到位,也因为梵军的战斗力确实太差,所以按杰克逊的判断,哪怕调集全部的兵力,也未必能够守住德城,反到有可能因为死守德城,导致没有足够的兵力守卫其他地区。
用杰克逊的话来说,死守德城其实是得不偿失。
在无法让东方联军强攻南部地区的情况下,梵军唯一的选择,其实是充分的利用冈伽罗平原,尤其是河网密布的中下游地区,也就有必要考虑放弃德城,或者说利用德城来消耗东方联军的兵力。
为此,就得在以德城为中心的西北地区跟东方联军决战。
至于要怎么打,杰克逊没有明说。
不是他不知道,而是没有必要告诉迪迦拉,毕竟迪迦拉只是梵罗国的总理,对军事问题不太在行。
需要迪迦拉知道的,也就是以总理的身份,从北部地区抽调兵力。
关键就是,梵军不能无缘无故的放弃德城。
如果梵军不战而溃,没能在西北地区重创东方联军,消耗东方联军的兵力,那么不管保存了多少作战部队,都守不住冈伽罗平原。事实上,不管是梵军,还是直接决定了梵罗国战争潜力的国防工业,都需要重新部署,也就需要足够的时间。这其中,转移国防工业比调整军事部署还要关键。
其实,杰克逊来梵罗国的头号任务就是协助其转移国防工业。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也就是跟梵罗国结盟之后,纽兰共和国提供的最为重要的援助,也就是帮助梵罗国建立了一套相对来说较为完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国防工业,为梵罗国的国防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说的话,这也是梵罗国与纽兰共和国组成同盟关系的基石!
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梵罗国占尽优势,到最后不得不接受梁夏帝国提出的,相对来说并不有利的停火条件,就跟缺乏现代化国防工业,缺乏足够的战争潜力有关,即梁夏帝国能够通过战略封锁,让梵罗国丧失所有的战略优势,失去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甚至是输掉整场战争。
正是如此,梵罗国才在此后投入纽兰共和国的怀抱。
说得直接一点,梵罗国跟纽兰共和国结盟,也就是谗的纽兰共和国的工业实力。
不要看纽兰共和国是第二次全球大战的战败国,可是经过数十年发展,早已是仅次于梁夏帝国的二号工业强国。
如果说有哪个国家能够帮助梵罗国实现工业化,那肯定是纽兰共和国。
至少对刚刚吞下苦果的梵罗国领导人来说,纽兰共和国就是湿婆神派来的救星。
当然,提供相关的援助,帮助梵罗国打造现代化的国防工业体系,也是双方结盟的基础条件。
在此之后的十几年里面,纽兰共和国也确实在积极的帮助梵罗国。
虽然国防工业不是单独存在,必然建立在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之上,而且培养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工业强国,未必就符合纽兰共和国的国家利益,但是在当时,一个强大的梵罗国能牵制梁夏帝国,甚至逼迫梁夏帝国把战略重点转向西边,降低在东望洋的军事部署,从而减轻纽兰共和国所遭受的军事压力。
从这个层面看,武装起来的梵罗国显然是利大于弊。
要说的话,尤其是在第一个十年里面,纽兰当局确实是尽心尽力,不但在硬件层面给予积极支持,还不厌其烦的帮助梵罗国培养人才。只是拿纽兰当局提供的奖学金,到纽兰大学进行深造的梵罗留学生,在这十年里就多达50万,而且超过90%的是工科生,其中不少还拿到博士学位。
关键还有,在这个十年之内,纽兰共和国总共接纳了130余万留学生,只有大约半数留学生获得了由纽兰当局提供的奖学金。很明显,梵罗国的留学生不管是在总数,还是在获奖学金的人数上,所占比例都最高。
这个援助力度,不能说不大。
同一时期,到梁夏帝国深造的留学生差不多250万,不过仅1成,也就是大约25万留学生拿到了由梁夏帝国提供的奖学金,其中由梁夏当局资助的仅4成,另外6成都来自社会机构。
为了牵制梁夏帝国,给梁夏帝国制造麻烦,纽兰共和国可以说是痛下血本。
可惜的是,现实与理想存在巨大差距。
当然,也可以说是“所托非人”。
持续了十几年,准确说是接近20年的大规模援助,非但没能帮助梵罗国建立起现代化国防军事工业,反到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甚至是尾大不掉,并且严重的影响了“纽兰制造”的声誉。
对此,杰克逊可以说是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