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静思殿发生的一切,皇帝在叫了皇子一起旁听的时候就知道,消息肯定会传出去。这也是他的目的,他给他们一个纠错的机会,就看他们能做到哪一步了。
林家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在与公主给的示下两项一结合,心中有了底,皇帝对于小官,是真的准备动手了,这个动手不是革职查办那么简单,看起来是抄家,否则公主不会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林家有了底,做事自然从容。
其他人家有了宫妃们传出的话语,也都嘱咐族人收敛,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事情的严重程度,还有一些人抱着侥幸的心里,以至于成效不大。
贵德淑三妃得到的家中消息就是努力同三公主打好关系,这丫头贼精明,见微知著,这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所以秦康乐发现,元宵收到的礼物更重了。
“钱嬷嬷。”
“公主。”
“除了那个郊区的庄子,母后的陪嫁可还有庄子?”
“没了,当年□□打下天下,京郊的土地庄子大部分都分给了开国功臣。”
“那可以在别处买庄子吗?”
“公主要这么多庄子做什么?”
“我喜欢各处不同的景致,以后有空了,就去走走。”
“那公主想在哪里买呢?”
“哪里有卖的,合适就买,人手你安排可靠的就行,收的粮食,当季的不卖,卖旧粮。”
“公主,新米价高。”
“我知道,但是陈米不容易贮藏,无论哪个庄子都留一年的米。”
“公主,这?”
“留着吧,粮食总是不嫌多。”
“是。”公主威严日重,钱嬷嬷不敢反驳,关键是公主做什么都有章程,她猜不透,就照着做吧。
秦康乐垂下眼眸,她不知道她的父亲能否硬得起来。也不知道世家勋贵有多大的反弹,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给自己多留后手,哪怕真的亡国了,隐姓埋名她也要保证自己能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
过了元宵,皇帝正月十六开御笔,头一件事就是派钦差巡抚去下面巡视,任命的钦差除了刑部左侍郎外还有清王,清王是典型的监工的,聪明的人都猜到了一二,此时也不意外,都还算从容。
送走了钦差之后,就开始商议皇五子的提议,朝堂上顿时吵做一团,勋贵们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可以在世家的蛋糕上分一口,科考出身的觉得不能体现自己的政绩,世家则是纯粹炸毛了,什么叫世家,在当地,很多百姓不知皇帝是谁,但是肯定知道当地世家的家主是谁,如今把自己的利益让出来,这绝对不行。
这里先介绍一下秦朝的做官制度,这时候做官没有科考,都是当官的保举,举荐当地有名的贤德之人做官,报告打到中央,然后皇帝给批示,所以这个保举肯定都是保举自己人,这就是世家形成的由来,也就是世卿世禄的观念,老子当官,肯定保举子侄啊,一家子就都是官了。
现在呢,也是保举,但是呢,皇帝的意思是不给在当地为官了,给扔到别的地方去,就好像自家的熊孩子在自己的地盘怎么的都行,扔到别的地方去,那里也有世家,还不被压死啊?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不外如是。
如果像林靖烨那样做一方太守还行,还给了当地官员任免权,如果是小官呢?把自家的晚辈派到别人的地界当小官,还怎么捞?肯定被压的喘不过气来,而自己家这边,底下第一线的不是自己人,那样在要做些什么事,岂不是被牵制?还要防备?
其实这就是县官和现管的问题,县官是自己家的,现管也是自己家的,这样就是一张大网,想怎么的就怎么的,如果换了县官和现管不是一家的,岂不是要内耗?
这一吵就是吵了一个月,中间还抄了两个小官的家。即使这样,依然没能阻止朝堂上的吵闹。
朝堂上吵架吵的很热闹,秦康乐在勤政殿的时候,那嘴绝对是上了拉链,一句话都不肯多说,可是即使这样。也有人把主意打到她的身上。
德妃的娘家是江浙世家,家大业大,根基家业都在江浙一带,鱼米之乡,极为富庶。这一次德妃的生母,沈家的当家主母从江浙到了京城,这一举动另很多世家似乎都找到了主心骨,一时间吏部尚书家的门槛都被踢坏了几根。(吏部尚书是德妃的大哥沈焕)
“臣妇参见德妃娘娘。”
“快快请起。”德妃看到母亲,眼泪就那么下来了,入宫十余年,见到母亲的次数十根手指头都数的过来。
“娘娘一切可好?”
“本宫一切都好,母亲,家中可都好?”
“托娘娘的福,家中一切均安。”
“王嬷嬷,去将本宫亲自做的糕点取来。”
“是。”王嬷嬷是她心腹,自然懂得德妃的意思,将不是德妃的宫女带了下去,看糕点了,剩下的则都是德妃的心腹。
“娘娘,地方官大调的事,可能劝住陛下?”沈母直接切中核心问题。
德妃摇头苦笑:“这一个月,陛下只来了一次宣德宫,前朝事闭口不言,女儿是宫妃,不能插言,否则便有牝鸡司晨之嫌。”
“其他三位娘娘呢?”
“平日女儿与她们都是各自为政的,在此事上淑妃倒是与女儿有一二默契。”
“淑妃娘娘当年得龙凤胎,也不行?”
“不行,这一个月也只去了一次淑景宫。”
“这次我来,你父亲也曾料到过这种情况。”
“父亲怎么说?”
“三公主。”
德妃就是一愣!这等大事,与一个小女孩儿有什么牵扯?
“若不是你父亲说起,我也是不信的。”
———————————————分割线———————————————————————
沈家能在鱼米之乡成为第一的世家,手段自然不同,那里人多,利益大,竞争也就激烈,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老大的,那就不是软柿子,绝对是狮子。
沈家长子现在是吏部尚书,长女是德妃,静思殿的事儿他以最快的速度就知道了,然后老狐狸猜出来了,皇帝这是打算抄家充盈国库啊!
老狐狸赶紧安排,也继续监控其他世家勋贵,结果他发现,第一个有动作的是林家,这一下他是真的惊讶了,林家长子林靖烨在西南,不在中枢,得到的消息不可能有自己快,如此的反映明显就是在中枢的人下的命令。
在中枢的是林靖涵,要说赈灾这种庶务林靖涵能办得好他信,可是论这种政治嗅觉自己的长子沈焕绝对甩他几条街,沈焕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反映过来,他是怎么想通的?林家那个老头儿还在北方,消息估计比他大儿子都要慢。
因为有这个差头儿,沈父就开始着重研究林家,然后很快就想通了,文孝皇后的女儿在勤政殿伺候他是知道的,三位公主过了年之后去林家也是众人皆知的,然后——联系一下前因后果,还有什么猜不出来的?
私下里,他对妻子说:“不但见微知著,还目光长远。”他没说的是,一个小女孩,竟然知道苛政猛于虎。所以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儿,就这份儿通透的心思就难得,幸亏不是个皇子。
听到母亲复诉此事,德妃整个人都呆住了,如果不是母亲说起,她至今也没想到抄家充盈国库的事儿。可是公主能在第一时间就提醒了林家,说明她看得通透:“那,父亲的意思是……”
“想办法,将这件事的利弊仔细分析给公主听,如果陛下硬要如此,恐怕会动摇国本的。”
德妃倒吸了一口冷气。利益的牵扯她知道,但是动摇国本这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眼睛不解的看着母亲。
“这件事的利弊你一定要同公主说得分明。”
德妃瞬间就悟了,这是让她将事情说的严重,骗秦康乐,也许她有些本事,但是她一个小女孩的心性毕竟不稳,一旦关系自身,必然会乱了方寸,说一些重话,在通过她同陛下说说,那么陛下就应该能懂世家的心思了。点点头:“本宫有空,定然同公主细说。”
德妃母女相互一笑。
静思殿发生的一切,皇帝在叫了皇子一起旁听的时候就知道,消息肯定会传出去。这也是他的目的,他给他们一个纠错的机会,就看他们能做到哪一步了。
林家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在与公主给的示下两项一结合,心中有了底,皇帝对于小官,是真的准备动手了,这个动手不是革职查办那么简单,看起来是抄家,否则公主不会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林家有了底,做事自然从容。
其他人家有了宫妃们传出的话语,也都嘱咐族人收敛,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事情的严重程度,还有一些人抱着侥幸的心里,以至于成效不大。
贵德淑三妃得到的家中消息就是努力同三公主打好关系,这丫头贼精明,见微知著,这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所以秦康乐发现,元宵收到的礼物更重了。
“钱嬷嬷。”
“公主。”
“除了那个郊区的庄子,母后的陪嫁可还有庄子?”
“没了,当年□□打下天下,京郊的土地庄子大部分都分给了开国功臣。”
“那可以在别处买庄子吗?”
“公主要这么多庄子做什么?”
“我喜欢各处不同的景致,以后有空了,就去走走。”
“那公主想在哪里买呢?”
“哪里有卖的,合适就买,人手你安排可靠的就行,收的粮食,当季的不卖,卖旧粮。”
“公主,新米价高。”
“我知道,但是陈米不容易贮藏,无论哪个庄子都留一年的米。”
“公主,这?”
“留着吧,粮食总是不嫌多。”
“是。”公主威严日重,钱嬷嬷不敢反驳,关键是公主做什么都有章程,她猜不透,就照着做吧。
秦康乐垂下眼眸,她不知道她的父亲能否硬得起来。也不知道世家勋贵有多大的反弹,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给自己多留后手,哪怕真的亡国了,隐姓埋名她也要保证自己能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
过了元宵,皇帝正月十六开御笔,头一件事就是派钦差巡抚去下面巡视,任命的钦差除了刑部左侍郎外还有清王,清王是典型的监工的,聪明的人都猜到了一二,此时也不意外,都还算从容。
送走了钦差之后,就开始商议皇五子的提议,朝堂上顿时吵做一团,勋贵们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可以在世家的蛋糕上分一口,科考出身的觉得不能体现自己的政绩,世家则是纯粹炸毛了,什么叫世家,在当地,很多百姓不知皇帝是谁,但是肯定知道当地世家的家主是谁,如今把自己的利益让出来,这绝对不行。
这里先介绍一下秦朝的做官制度,这时候做官没有科考,都是当官的保举,举荐当地有名的贤德之人做官,报告打到中央,然后皇帝给批示,所以这个保举肯定都是保举自己人,这就是世家形成的由来,也就是世卿世禄的观念,老子当官,肯定保举子侄啊,一家子就都是官了。
现在呢,也是保举,但是呢,皇帝的意思是不给在当地为官了,给扔到别的地方去,就好像自家的熊孩子在自己的地盘怎么的都行,扔到别的地方去,那里也有世家,还不被压死啊?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不外如是。
如果像林靖烨那样做一方太守还行,还给了当地官员任免权,如果是小官呢?把自家的晚辈派到别人的地界当小官,还怎么捞?肯定被压的喘不过气来,而自己家这边,底下第一线的不是自己人,那样在要做些什么事,岂不是被牵制?还要防备?
其实这就是县官和现管的问题,县官是自己家的,现管也是自己家的,这样就是一张大网,想怎么的就怎么的,如果换了县官和现管不是一家的,岂不是要内耗?
这一吵就是吵了一个月,中间还抄了两个小官的家。即使这样,依然没能阻止朝堂上的吵闹。
朝堂上吵架吵的很热闹,秦康乐在勤政殿的时候,那嘴绝对是上了拉链,一句话都不肯多说,可是即使这样。也有人把主意打到她的身上。
德妃的娘家是江浙世家,家大业大,根基家业都在江浙一带,鱼米之乡,极为富庶。这一次德妃的生母,沈家的当家主母从江浙到了京城,这一举动另很多世家似乎都找到了主心骨,一时间吏部尚书家的门槛都被踢坏了几根。(吏部尚书是德妃的大哥沈焕)
“臣妇参见德妃娘娘。”
“快快请起。”德妃看到母亲,眼泪就那么下来了,入宫十余年,见到母亲的次数十根手指头都数的过来。
“娘娘一切可好?”
“本宫一切都好,母亲,家中可都好?”
“托娘娘的福,家中一切均安。”
“王嬷嬷,去将本宫亲自做的糕点取来。”
“是。”王嬷嬷是她心腹,自然懂得德妃的意思,将不是德妃的宫女带了下去,看糕点了,剩下的则都是德妃的心腹。
“娘娘,地方官大调的事,可能劝住陛下?”沈母直接切中核心问题。
德妃摇头苦笑:“这一个月,陛下只来了一次宣德宫,前朝事闭口不言,女儿是宫妃,不能插言,否则便有牝鸡司晨之嫌。”
“其他三位娘娘呢?”
“平日女儿与她们都是各自为政的,在此事上淑妃倒是与女儿有一二默契。”
“淑妃娘娘当年得龙凤胎,也不行?”
“不行,这一个月也只去了一次淑景宫。”
“这次我来,你父亲也曾料到过这种情况。”
“父亲怎么说?”
“三公主。”
德妃就是一愣!这等大事,与一个小女孩儿有什么牵扯?
“若不是你父亲说起,我也是不信的。”
———————————————分割线———————————————————————
沈家能在鱼米之乡成为第一的世家,手段自然不同,那里人多,利益大,竞争也就激烈,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老大的,那就不是软柿子,绝对是狮子。
沈家长子现在是吏部尚书,长女是德妃,静思殿的事儿他以最快的速度就知道了,然后老狐狸猜出来了,皇帝这是打算抄家充盈国库啊!
老狐狸赶紧安排,也继续监控其他世家勋贵,结果他发现,第一个有动作的是林家,这一下他是真的惊讶了,林家长子林靖烨在西南,不在中枢,得到的消息不可能有自己快,如此的反映明显就是在中枢的人下的命令。
在中枢的是林靖涵,要说赈灾这种庶务林靖涵能办得好他信,可是论这种政治嗅觉自己的长子沈焕绝对甩他几条街,沈焕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反映过来,他是怎么想通的?林家那个老头儿还在北方,消息估计比他大儿子都要慢。
因为有这个差头儿,沈父就开始着重研究林家,然后很快就想通了,文孝皇后的女儿在勤政殿伺候他是知道的,三位公主过了年之后去林家也是众人皆知的,然后——联系一下前因后果,还有什么猜不出来的?
私下里,他对妻子说:“不但见微知著,还目光长远。”他没说的是,一个小女孩,竟然知道苛政猛于虎。所以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儿,就这份儿通透的心思就难得,幸亏不是个皇子。
听到母亲复诉此事,德妃整个人都呆住了,如果不是母亲说起,她至今也没想到抄家充盈国库的事儿。可是公主能在第一时间就提醒了林家,说明她看得通透:“那,父亲的意思是……”
“想办法,将这件事的利弊仔细分析给公主听,如果陛下硬要如此,恐怕会动摇国本的。”
德妃倒吸了一口冷气。利益的牵扯她知道,但是动摇国本这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眼睛不解的看着母亲。
“这件事的利弊你一定要同公主说得分明。”
德妃瞬间就悟了,这是让她将事情说的严重,骗秦康乐,也许她有些本事,但是她一个小女孩的心性毕竟不稳,一旦关系自身,必然会乱了方寸,说一些重话,在通过她同陛下说说,那么陛下就应该能懂世家的心思了。点点头:“本宫有空,定然同公主细说。”
德妃母女相互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