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要严惩陈玄礼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陛下,这是臣刚刚收到的潼关急报!”长安,兴庆宫,勤政楼内,杨国忠正将一份刚刚收到的潼关急报及先前收到的几份杨晞的奏报呈到皇帝李隆基面前。
皇帝李隆基趁着昨天晚上雨后的清凉,睡了个很安稳的觉,今日起来后自觉精神不错,就到勤政楼处理政务了。却是没想到,刚刚看了一份奏折,杨国忠就心急火类燎地求见了。看杨国忠那着急的样子,对潼关事务稍稍放了点心的李隆基心又提了起来,马上伸手接过,仔细地看了起来。
一看之下马上大怒,“呯”地用力拍了一下桌案,怒不可遏地吼道:“陈玄礼竟然为了一己私利,故意拖延行军速度,不倾全力救援潼关,该死!”
听李隆基如此说,杨国忠原本担着的一点心放了下来,马上作礼奏道:“陛下,潼关前线万分危急,杨晞数次送来急报,要求朝廷督促陈玄礼所部加快行进速度,以免潼关出现危险。窦华、张渐部拼命急进,已经在昨天天黑后抵达潼关,并马上投入战斗,阻了叛军连夜的攻城!”
“郑昂部也在今日一早抵达潼关,马上加入了守城的序列,唯有陈玄礼亲领的人马,至今还在半路上拖延,最快要到午后才能抵达潼关!陛下,陈玄礼对臣有私怨,并将私怨带到朝事上,不顾如今国难当头,潼关危急,在率军救援潼关的路上故意拖延时间,以致比其他几路人马迟了近一天时间才能抵达潼关,他这是想置杨晞及潼关的大唐将士于死地,完全不顾大唐的安然,无视陛下的心忧,陛下一定要严责,万不能姑息,不然会寒了浴血奋战的潼关数万将军的心!”
李隆基听了杨国忠这番话后,反倒冷静了下来,并没马上表态。
见李隆基意外的没有继续表示愤怒,杨国忠有点奇怪,也马上再道:“陛下,陈玄礼这般无视潼关的危机,没一点顾全大局的想法,臣觉得他到了潼关后,也不会听从杨晞的调遣,甚至会与四郎唱反调,这次救援的人马中有不少是陈玄礼的亲信人物,陈玄礼要真是想这样,在其率军抵达潼关后,潼关军队起内乱都不一定!陛下,臣甚是心忧,担心杨晞不能调遣陈玄礼所带的人马,因此在收到杨晞新的奏请后,不敢有任何的耽搁,马上进宫求见陛下了!”
“陛下,国难当头,形势危急,杨晞指挥潼关的万余残兵败将,已经击退了叛军大规模的攻城,他完全能指挥人马将叛军阻挡在潼关城外,陛下千万不能让陈玄礼这样心胸狭窄的人坏了事,让叛军有机可趁!陛下,你不能因为陈玄礼是跟随你多年的老臣就对他姑息迁就,一定要严惩才可啊!陛下!”
杨国忠说着,“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再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杨晞在六百里加急的奏报中也请求治陈玄礼的罪,至少要将其召回京,不让他在潼关插手军务,为了潼关防守的顺利,为了严肃军纪,防止再有领军的将领这样做,为一己私利之故故意延误军机,臣恳请陛下马上下诏将陈玄礼召回京问罪,一定要加以严惩,不然定会寒了前方将士的心,他们再无心御敌!军心一散,即使杨晞能耐再大,也无回天之力了!”
“国忠,你快起来吧!”见杨国忠如此“诚惶诚恐”,李隆基很受触动,亲自离座将杨国忠搀了起来,“国忠,你放心,朕知道潼关形势危急,潼关军队内部万不能起乱,陈玄礼故意拖延行进速度,朕知晓这一点,朕定会严惩其罪的!”
此前已经有杨国忠安插在陈玄礼部内的亲信人物传回来密信,说陈玄礼故意拖延行进速度,想坐收渔翁之利,杨国忠也将此事报告给了李隆基,但那时李隆基并没什么表态,没有要惩处陈玄礼的想法,只是下诏令其加快行进速度。李隆基期望陈玄礼再收到朝廷的数次催促命令后,能全速前进,尽快抵达潼关,以消除其他人的怨言。却是没想到,陈玄礼依然我行我素,至今还没抵达潼关。
原本与陈玄礼部一道行进的郑昂部都在今日晨间抵达了潼关,陈玄礼后续四万人马还要半天多的行程,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来其中的奥妙,李隆基虽然年岁大了,但并没变傻,完全明白这一点,因此在看到杨晞以六百里加急送来的“诉苦”奏折后勃然大怒,连陈玄礼该死的话都说了出来。
但他也知道,杨国忠刚才这般请求,是有落井下石,想置陈玄礼与死地的想法,他也没马上表态要怎么处罚这位一直跟着他,对他忠心耿耿的老将。
只不过在杨国忠的“哭诉”后,他还是下定了主意,要严惩陈玄礼。
听李隆基如此说,杨国忠大喜,但还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陛下英明!陛下,臣这样提议,并不是为了泄私恨,如今国难当头,叛军离长安才数百里路程,我们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将叛军阻挡在潼关外,任何人要是想在其中谋私利,定要严惩,以儆效尤!”
“朕答应了杨晞所请,这就下诏!”李隆基说着,微微地叹了口气,也就马上提笔写了份诏令,写好后盖了皇帝的玉玺,再交给杨国忠,“国忠,马上以六百里加急送到潼关!”
“是,陛下,臣遵旨!”杨国忠有点掩饰不住心中的窃喜,作了一礼后,马上就匆匆跑了出去。
李隆基在写诏令的时候,他站在边上看,写什么内容全落在他眼里,什么意思当然明白,陈玄礼肯定会倒霉,他怎么会不高兴呢?那天陈玄礼在朝会上公然指责他,他心里憋着口气,今日有种恶气将出的感觉,连走路都觉得很轻松,大日头晒下来也没感觉了。
看到杨国忠走出去,李隆基颓然长叹了声后,闭上了眼睛。
这里高力士走了过来,附到李隆基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李隆基听了后沉默不语,但最终还是点点头!
C
“陛下,这是臣刚刚收到的潼关急报!”长安,兴庆宫,勤政楼内,杨国忠正将一份刚刚收到的潼关急报及先前收到的几份杨晞的奏报呈到皇帝李隆基面前。
皇帝李隆基趁着昨天晚上雨后的清凉,睡了个很安稳的觉,今日起来后自觉精神不错,就到勤政楼处理政务了。却是没想到,刚刚看了一份奏折,杨国忠就心急火类燎地求见了。看杨国忠那着急的样子,对潼关事务稍稍放了点心的李隆基心又提了起来,马上伸手接过,仔细地看了起来。
一看之下马上大怒,“呯”地用力拍了一下桌案,怒不可遏地吼道:“陈玄礼竟然为了一己私利,故意拖延行军速度,不倾全力救援潼关,该死!”
听李隆基如此说,杨国忠原本担着的一点心放了下来,马上作礼奏道:“陛下,潼关前线万分危急,杨晞数次送来急报,要求朝廷督促陈玄礼所部加快行进速度,以免潼关出现危险。窦华、张渐部拼命急进,已经在昨天天黑后抵达潼关,并马上投入战斗,阻了叛军连夜的攻城!”
“郑昂部也在今日一早抵达潼关,马上加入了守城的序列,唯有陈玄礼亲领的人马,至今还在半路上拖延,最快要到午后才能抵达潼关!陛下,陈玄礼对臣有私怨,并将私怨带到朝事上,不顾如今国难当头,潼关危急,在率军救援潼关的路上故意拖延时间,以致比其他几路人马迟了近一天时间才能抵达潼关,他这是想置杨晞及潼关的大唐将士于死地,完全不顾大唐的安然,无视陛下的心忧,陛下一定要严责,万不能姑息,不然会寒了浴血奋战的潼关数万将军的心!”
李隆基听了杨国忠这番话后,反倒冷静了下来,并没马上表态。
见李隆基意外的没有继续表示愤怒,杨国忠有点奇怪,也马上再道:“陛下,陈玄礼这般无视潼关的危机,没一点顾全大局的想法,臣觉得他到了潼关后,也不会听从杨晞的调遣,甚至会与四郎唱反调,这次救援的人马中有不少是陈玄礼的亲信人物,陈玄礼要真是想这样,在其率军抵达潼关后,潼关军队起内乱都不一定!陛下,臣甚是心忧,担心杨晞不能调遣陈玄礼所带的人马,因此在收到杨晞新的奏请后,不敢有任何的耽搁,马上进宫求见陛下了!”
“陛下,国难当头,形势危急,杨晞指挥潼关的万余残兵败将,已经击退了叛军大规模的攻城,他完全能指挥人马将叛军阻挡在潼关城外,陛下千万不能让陈玄礼这样心胸狭窄的人坏了事,让叛军有机可趁!陛下,你不能因为陈玄礼是跟随你多年的老臣就对他姑息迁就,一定要严惩才可啊!陛下!”
杨国忠说着,“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再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杨晞在六百里加急的奏报中也请求治陈玄礼的罪,至少要将其召回京,不让他在潼关插手军务,为了潼关防守的顺利,为了严肃军纪,防止再有领军的将领这样做,为一己私利之故故意延误军机,臣恳请陛下马上下诏将陈玄礼召回京问罪,一定要加以严惩,不然定会寒了前方将士的心,他们再无心御敌!军心一散,即使杨晞能耐再大,也无回天之力了!”
“国忠,你快起来吧!”见杨国忠如此“诚惶诚恐”,李隆基很受触动,亲自离座将杨国忠搀了起来,“国忠,你放心,朕知道潼关形势危急,潼关军队内部万不能起乱,陈玄礼故意拖延行进速度,朕知晓这一点,朕定会严惩其罪的!”
此前已经有杨国忠安插在陈玄礼部内的亲信人物传回来密信,说陈玄礼故意拖延行进速度,想坐收渔翁之利,杨国忠也将此事报告给了李隆基,但那时李隆基并没什么表态,没有要惩处陈玄礼的想法,只是下诏令其加快行进速度。李隆基期望陈玄礼再收到朝廷的数次催促命令后,能全速前进,尽快抵达潼关,以消除其他人的怨言。却是没想到,陈玄礼依然我行我素,至今还没抵达潼关。
原本与陈玄礼部一道行进的郑昂部都在今日晨间抵达了潼关,陈玄礼后续四万人马还要半天多的行程,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来其中的奥妙,李隆基虽然年岁大了,但并没变傻,完全明白这一点,因此在看到杨晞以六百里加急送来的“诉苦”奏折后勃然大怒,连陈玄礼该死的话都说了出来。
但他也知道,杨国忠刚才这般请求,是有落井下石,想置陈玄礼与死地的想法,他也没马上表态要怎么处罚这位一直跟着他,对他忠心耿耿的老将。
只不过在杨国忠的“哭诉”后,他还是下定了主意,要严惩陈玄礼。
听李隆基如此说,杨国忠大喜,但还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陛下英明!陛下,臣这样提议,并不是为了泄私恨,如今国难当头,叛军离长安才数百里路程,我们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将叛军阻挡在潼关外,任何人要是想在其中谋私利,定要严惩,以儆效尤!”
“朕答应了杨晞所请,这就下诏!”李隆基说着,微微地叹了口气,也就马上提笔写了份诏令,写好后盖了皇帝的玉玺,再交给杨国忠,“国忠,马上以六百里加急送到潼关!”
“是,陛下,臣遵旨!”杨国忠有点掩饰不住心中的窃喜,作了一礼后,马上就匆匆跑了出去。
李隆基在写诏令的时候,他站在边上看,写什么内容全落在他眼里,什么意思当然明白,陈玄礼肯定会倒霉,他怎么会不高兴呢?那天陈玄礼在朝会上公然指责他,他心里憋着口气,今日有种恶气将出的感觉,连走路都觉得很轻松,大日头晒下来也没感觉了。
看到杨国忠走出去,李隆基颓然长叹了声后,闭上了眼睛。
这里高力士走了过来,附到李隆基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李隆基听了后沉默不语,但最终还是点点头!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