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印象东京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章 印象东京()
许清家没有马,只有一头小毛驴,二柱坐在车辕上正欢快的甩鞭花。
宋朝本身是历代中原最缺少马匹的王朝。燕云十六州被石敬塘卖给了辽国的契丹人,西北又被李元昊分裂了出去,所以宋朝先天不足,缺少适合的养马场,除了朝廷军方有少量和西夏人交易来的马匹外,民间好马极其稀缺,一匹好马卖到了两三百贯,非大富大贵之家用不起。当初许清的父亲“醉驾”的那匹马,也只是川滇那边产的裂马。自从那匹“宝马”出了那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后,早以不敢留下来了。后来还是为了方便许清的母亲出门看病,才转买了一头温顺的小毛驴。
许家在东京城的东南角,从许家出门后,一路沿着大街向北走,细雨初晴,路边的树木翠色欲流,街上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叫卖声不绝于耳;四月的东风掀动着人们薄薄的春衫,整个东京城显得那样生气勃勃。
许清心里也不禁欣欣然起来,这就是张泽端笔下的东京汴梁啊,一付鲜活的清明上河图就展现在自己眼前,只有身临其境,用一千多年后的目光去打量这一切,你才会发现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少爷少爷!汴河到了,哇!河水涨了好多呢,少爷,你都好久好久没带小颜河边放风筝了,明天我们来好不好?”从一出门,小颜这个乐天派便处于兴奋当中,嘴里难得停下来。
“早上一个煎饼都吃不完,蓝婶做的煎饼很难吃吗?瞧你这小样儿,还放风筝呢,小心被风筝带到天上去!”瞧着小颜挤在自己身边一付娇憨的模样,许清忍不住用手指在她额头轻轻弹一下。
“少爷骗人,上次少爷不是带人家来过,不一样没飞到天上去嘛!那时候小颜比现在还轻呢,再说了到时候少爷拉着小颜不就行了。”
憨厚的二柱在车前听了呵直乐,鞭花挽得更响了,小毛驴摇头晃脑的往桥上奋路蹄而去。
看来以前的许清性格应该还是挺随和的,把这小丫头给惯坏了,不过感觉也不错,要是这小丫头在整天在自己面前战战兢兢的,许清觉得自己反而会不适应。
迎面而来的一条六七丈宽内城河,东西贯穿整个东京城,河中百舸争流,樯橹如林,码头边挤满了搬运货物的人流,一派繁忙的景象;东京城共有四大河流穿城而过,分别是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条河道在东京城附近构成了庞大的水利网,使京城的水运交通空前地发展起来,形成了“天下之枢”的有利地位,也极大地满足了东京城的物质供应。太祖赵匡胤曾风趣地将汴河、蔡河、五丈河比喻成为“京都三带”。眼前这条就是东京最重要的漕运河道汴河了。
过了汴河不远,车子往东一拐,再过几个街口后,便到了一座高大的城门前,城门比较拥挤,进出的人流和车马如同一条沸腾的河流,大门两边站着两队禁军,范阳帽、红缨枪,红色军装生动而不失威武,许清好奇的打量着这一切,二柱已跳下车去,挽紧了小毛驴的缰绳,随着人流慢慢牵着走出的城门洞,前面豁然开朗,许清回头向城楼上望去,只见城门正方刻着“新宋门”三个大字。新宋门再往北一不远就是新曹门,这是东京城东面最重要的两座门,每日从这两座城门进出的行人车马不计其数。在这里你可以看出,大宋,此刻正处在一个繁华的时代。
出城后再走十来里,便到了许家的田庄。说是田庄,实际上现在小村里只有四五户人家还在为许家耕种,小村大概有几十来户人家,依山环水,环境倒是很优美,许家余下的二十来亩水田都是附近最好的上田,旁边有一条小河流过,取水灌溉比较容易;毕竟当初不得以卖地补贴家用,肯定不舍先卖那些好地。小颜显然不是第一次来,车刚停稳就迫不及待的跳了下去。
“少爷少爷,我去方大爷家要网兜,河里好多鱼的,我捞回去,在家里的荷花缸里养着。”话没说完小颜便风一般飘进一户人家的院落,小院落由几间土坯房组成,院子的竹篱笆上正盛开着一些牵牛花。紫色的花房上还沾着一些晶莹的小水珠,到是很久没看见牵牛花,许清忍不住走过去仔细看了一下。牵牛花在前世那些高楼大厦的城市里一般是看不见的,这种花应该属于乡村,它闲逸淡雅,自然地散发出一种野趣。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家里的围墙上也长满这牵牛花,现在突然再次看到这种花朵,不禁让许清想起前世小时候的许多事来,少年时故乡的风物,虽然已相隔久远,但总是最难忘记的。
“晨光只开一刻钟,但比千年松,并无甚不同。”想到过去的小时候的种种事情,加上现在这种跨越千年的身份转换,这首清新隽永诗句不禁从许清口中脱口而出。
“少爷,方大爷他家人都在田里忙呢,我们也快点吧,小单说现在河可多鱼了。”许清没来得及有太多的感慨,便看见小颜手里拿着一根五六尺长的竹竿,从院子里再次冲了出来,竹竿一头有个小网兜,刚看见许清嚷嚷道。她后面还跟两个八九岁的小孩,其中一个还抱着一个小陶罐,大概是小颜准备用来装鱼的,见了许清到也不怎么怕生。
“等二柱把毛驴拴好咱们就去。”许清随口答道。
从村口出去,绕一片小竹林,看到一片开阔的缓坡,下面就许清家的田地了,田里禾苗已经插,一片绿意盎然,水边蛙声响成了一片。一路上小颜叽叽喳喳,说东说西,一会问许清会不会编花环,一会又问许清喜欢吃什么鱼,似乎只要是自家少爷喜欢吃,等下就要重点捞回去养。许清也拿这小丫头没办法,开玩笑说自己最喜欢吃鲸鱼,让她捞条回去,呃,鲸鱼是什么鱼?对于小颜好奇的问题,许清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年头估计人们还视鲸鱼为怪物呢,只好随手采了些新开的野花,乱编个花环套在她头,打发了这只嘴巴停不下来的百灵鸟。
“东家来了!”方大爷一家都是许家的佃农,共种了许家六亩田地,看见许清到来急忙从田间跑上来打招呼。方大爷五十来岁,看着身体还很硬朗。还没等许清回答,小颜和方大爷打完招呼便带方家俩个小孩子往河边跑去了。
许清只好在后面对着她们喊道:“小心点,别掉河里去了,不然掉了下去就算平时你吃得再少,也浮不起来。”
“没事的,河水不深,水流也不急,小单爹娘都在田边看着呢。”方大爷在旁边说道。
许清点了点头,和二柱还有方大爷在草坡上坐了下来,便随意的和方大爷聊聊起来:“庄稼长势还成吧?我看着禾苗挺壮的。”
“还成,长势挺好,咱们家田靠着河,不是大旱的年景收成都还过得去。”见东家问起,方大爷笑呵的答道。
“一亩地能收多少?”
“一般能收三石左右。咱们家这田是附近收成最好的了,其它的一般都只能收两石多一点。”见平时只知道背书的许清问起这些,方大爷到不觉得奇怪。
许清四面看了看,看到自己坐着这片近百亩的草坡荒着,便拾起一根可枯枝挖了一下,草皮下的泥土还是挺肥沃的。便问道:“这片草坡是谁家的?”
见少爷问起,二柱在旁边抢着答道:“下面一百多亩田地加上这片坡地还有竹林原来都是咱们家的,这片坡种不了庄稼,没人要,所以原来只好把水田卖掉了。”
许清想想,这种坡地种稻谷或者麦子肯定是不行,别的呢?玉米、花生……得,这些作物北宋应该都还没有,哥伦布还要几百年才出生呢。现在自家经济状况并不好,而这么大片的土地又荒芜着,着实可惜,想了许久,许清突然记起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有人种过的山药。山药可是咱们本土的作物,营养价值高,还可以入药,不正适合这种较干旱的坡地种植嘛,相对于一千多年后,现在种植的作物种类实在是太单一了,现在民间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稻和麦两种,其它的经济作物基本上没有,这应该是个来钱的路子,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到没过什么改变全人类的伟大理想,但搞点创收,让自己口袋里多点银子,那也多一份安全不是,想到这许清心里不禁一乐,转头问二柱:“城里有山药卖吧?多少钱一斤?”
“山药在药铺里常见,在市面上比较少,大概七八文钱一斤吧!”二柱想了想回答道。
只是许清初来乍到,对一文钱的概念模糊不清,于是又道:“那现在一斗米多少钱?”
“现在斗米七十文!”这个方大爷清楚,于是很快回答许清,只是他不知道许清又问山药又问米有什么意思。
许清自己默算了一下,按宋制,一斗等于12斤,一斤16两,如果运算成后世的公斤制的话,那么一斗米相当于8公斤左右。如此算来现在的一文钱就相当于后世5毛钱左右。
“这么说如今市面上一斤山药和一斤米价格基本上持平,好!方大爷,你看能不能找人把这片草坡开出来,咱们就用来种山药,”
“这能行吗?”方大爷对许清这奇怪的想法深表怀疑。
“山药不是都要到山里挖才有的吗?少爷,没见过别人种山药啊?”这是二柱在慷慨发言。
“笨!就是没人种过咱们种才有得赚嘛!呃,这样吧,贪多嚼不烂,方大爷,咱们先开出几亩来试种看看,现在抓紧的话,季节上应该还是勉强跟得上的。”看着方大爷不吭声不表态,许清自然清楚他们心中的顾虑,于是接着说着:“要不大爷你们只管开工,种好下你们只管照料着,到时候多少工钱我来付,这样最后是赚是赔就不关你们的事。这样应该没问题吧。”
“那行,既然东家这么说,那老汉我明天就找人一起打地先开出来,正好现在地里也不算忙,大伙都能抽出时间,至于到时候怎么种还得看东家的。”
“好,没问题。二柱,这两天你就去市面看看能买到多少生的山药。咱们买来要做种子。”
第二章 印象东京()
许清家没有马,只有一头小毛驴,二柱坐在车辕上正欢快的甩鞭花。
宋朝本身是历代中原最缺少马匹的王朝。燕云十六州被石敬塘卖给了辽国的契丹人,西北又被李元昊分裂了出去,所以宋朝先天不足,缺少适合的养马场,除了朝廷军方有少量和西夏人交易来的马匹外,民间好马极其稀缺,一匹好马卖到了两三百贯,非大富大贵之家用不起。当初许清的父亲“醉驾”的那匹马,也只是川滇那边产的裂马。自从那匹“宝马”出了那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后,早以不敢留下来了。后来还是为了方便许清的母亲出门看病,才转买了一头温顺的小毛驴。
许家在东京城的东南角,从许家出门后,一路沿着大街向北走,细雨初晴,路边的树木翠色欲流,街上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叫卖声不绝于耳;四月的东风掀动着人们薄薄的春衫,整个东京城显得那样生气勃勃。
许清心里也不禁欣欣然起来,这就是张泽端笔下的东京汴梁啊,一付鲜活的清明上河图就展现在自己眼前,只有身临其境,用一千多年后的目光去打量这一切,你才会发现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少爷少爷!汴河到了,哇!河水涨了好多呢,少爷,你都好久好久没带小颜河边放风筝了,明天我们来好不好?”从一出门,小颜这个乐天派便处于兴奋当中,嘴里难得停下来。
“早上一个煎饼都吃不完,蓝婶做的煎饼很难吃吗?瞧你这小样儿,还放风筝呢,小心被风筝带到天上去!”瞧着小颜挤在自己身边一付娇憨的模样,许清忍不住用手指在她额头轻轻弹一下。
“少爷骗人,上次少爷不是带人家来过,不一样没飞到天上去嘛!那时候小颜比现在还轻呢,再说了到时候少爷拉着小颜不就行了。”
憨厚的二柱在车前听了呵直乐,鞭花挽得更响了,小毛驴摇头晃脑的往桥上奋路蹄而去。
看来以前的许清性格应该还是挺随和的,把这小丫头给惯坏了,不过感觉也不错,要是这小丫头在整天在自己面前战战兢兢的,许清觉得自己反而会不适应。
迎面而来的一条六七丈宽内城河,东西贯穿整个东京城,河中百舸争流,樯橹如林,码头边挤满了搬运货物的人流,一派繁忙的景象;东京城共有四大河流穿城而过,分别是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条河道在东京城附近构成了庞大的水利网,使京城的水运交通空前地发展起来,形成了“天下之枢”的有利地位,也极大地满足了东京城的物质供应。太祖赵匡胤曾风趣地将汴河、蔡河、五丈河比喻成为“京都三带”。眼前这条就是东京最重要的漕运河道汴河了。
过了汴河不远,车子往东一拐,再过几个街口后,便到了一座高大的城门前,城门比较拥挤,进出的人流和车马如同一条沸腾的河流,大门两边站着两队禁军,范阳帽、红缨枪,红色军装生动而不失威武,许清好奇的打量着这一切,二柱已跳下车去,挽紧了小毛驴的缰绳,随着人流慢慢牵着走出的城门洞,前面豁然开朗,许清回头向城楼上望去,只见城门正方刻着“新宋门”三个大字。新宋门再往北一不远就是新曹门,这是东京城东面最重要的两座门,每日从这两座城门进出的行人车马不计其数。在这里你可以看出,大宋,此刻正处在一个繁华的时代。
出城后再走十来里,便到了许家的田庄。说是田庄,实际上现在小村里只有四五户人家还在为许家耕种,小村大概有几十来户人家,依山环水,环境倒是很优美,许家余下的二十来亩水田都是附近最好的上田,旁边有一条小河流过,取水灌溉比较容易;毕竟当初不得以卖地补贴家用,肯定不舍先卖那些好地。小颜显然不是第一次来,车刚停稳就迫不及待的跳了下去。
“少爷少爷,我去方大爷家要网兜,河里好多鱼的,我捞回去,在家里的荷花缸里养着。”话没说完小颜便风一般飘进一户人家的院落,小院落由几间土坯房组成,院子的竹篱笆上正盛开着一些牵牛花。紫色的花房上还沾着一些晶莹的小水珠,到是很久没看见牵牛花,许清忍不住走过去仔细看了一下。牵牛花在前世那些高楼大厦的城市里一般是看不见的,这种花应该属于乡村,它闲逸淡雅,自然地散发出一种野趣。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家里的围墙上也长满这牵牛花,现在突然再次看到这种花朵,不禁让许清想起前世小时候的许多事来,少年时故乡的风物,虽然已相隔久远,但总是最难忘记的。
“晨光只开一刻钟,但比千年松,并无甚不同。”想到过去的小时候的种种事情,加上现在这种跨越千年的身份转换,这首清新隽永诗句不禁从许清口中脱口而出。
“少爷,方大爷他家人都在田里忙呢,我们也快点吧,小单说现在河可多鱼了。”许清没来得及有太多的感慨,便看见小颜手里拿着一根五六尺长的竹竿,从院子里再次冲了出来,竹竿一头有个小网兜,刚看见许清嚷嚷道。她后面还跟两个八九岁的小孩,其中一个还抱着一个小陶罐,大概是小颜准备用来装鱼的,见了许清到也不怎么怕生。
“等二柱把毛驴拴好咱们就去。”许清随口答道。
从村口出去,绕一片小竹林,看到一片开阔的缓坡,下面就许清家的田地了,田里禾苗已经插,一片绿意盎然,水边蛙声响成了一片。一路上小颜叽叽喳喳,说东说西,一会问许清会不会编花环,一会又问许清喜欢吃什么鱼,似乎只要是自家少爷喜欢吃,等下就要重点捞回去养。许清也拿这小丫头没办法,开玩笑说自己最喜欢吃鲸鱼,让她捞条回去,呃,鲸鱼是什么鱼?对于小颜好奇的问题,许清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年头估计人们还视鲸鱼为怪物呢,只好随手采了些新开的野花,乱编个花环套在她头,打发了这只嘴巴停不下来的百灵鸟。
“东家来了!”方大爷一家都是许家的佃农,共种了许家六亩田地,看见许清到来急忙从田间跑上来打招呼。方大爷五十来岁,看着身体还很硬朗。还没等许清回答,小颜和方大爷打完招呼便带方家俩个小孩子往河边跑去了。
许清只好在后面对着她们喊道:“小心点,别掉河里去了,不然掉了下去就算平时你吃得再少,也浮不起来。”
“没事的,河水不深,水流也不急,小单爹娘都在田边看着呢。”方大爷在旁边说道。
许清点了点头,和二柱还有方大爷在草坡上坐了下来,便随意的和方大爷聊聊起来:“庄稼长势还成吧?我看着禾苗挺壮的。”
“还成,长势挺好,咱们家田靠着河,不是大旱的年景收成都还过得去。”见东家问起,方大爷笑呵的答道。
“一亩地能收多少?”
“一般能收三石左右。咱们家这田是附近收成最好的了,其它的一般都只能收两石多一点。”见平时只知道背书的许清问起这些,方大爷到不觉得奇怪。
许清四面看了看,看到自己坐着这片近百亩的草坡荒着,便拾起一根可枯枝挖了一下,草皮下的泥土还是挺肥沃的。便问道:“这片草坡是谁家的?”
见少爷问起,二柱在旁边抢着答道:“下面一百多亩田地加上这片坡地还有竹林原来都是咱们家的,这片坡种不了庄稼,没人要,所以原来只好把水田卖掉了。”
许清想想,这种坡地种稻谷或者麦子肯定是不行,别的呢?玉米、花生……得,这些作物北宋应该都还没有,哥伦布还要几百年才出生呢。现在自家经济状况并不好,而这么大片的土地又荒芜着,着实可惜,想了许久,许清突然记起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有人种过的山药。山药可是咱们本土的作物,营养价值高,还可以入药,不正适合这种较干旱的坡地种植嘛,相对于一千多年后,现在种植的作物种类实在是太单一了,现在民间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稻和麦两种,其它的经济作物基本上没有,这应该是个来钱的路子,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到没过什么改变全人类的伟大理想,但搞点创收,让自己口袋里多点银子,那也多一份安全不是,想到这许清心里不禁一乐,转头问二柱:“城里有山药卖吧?多少钱一斤?”
“山药在药铺里常见,在市面上比较少,大概七八文钱一斤吧!”二柱想了想回答道。
只是许清初来乍到,对一文钱的概念模糊不清,于是又道:“那现在一斗米多少钱?”
“现在斗米七十文!”这个方大爷清楚,于是很快回答许清,只是他不知道许清又问山药又问米有什么意思。
许清自己默算了一下,按宋制,一斗等于12斤,一斤16两,如果运算成后世的公斤制的话,那么一斗米相当于8公斤左右。如此算来现在的一文钱就相当于后世5毛钱左右。
“这么说如今市面上一斤山药和一斤米价格基本上持平,好!方大爷,你看能不能找人把这片草坡开出来,咱们就用来种山药,”
“这能行吗?”方大爷对许清这奇怪的想法深表怀疑。
“山药不是都要到山里挖才有的吗?少爷,没见过别人种山药啊?”这是二柱在慷慨发言。
“笨!就是没人种过咱们种才有得赚嘛!呃,这样吧,贪多嚼不烂,方大爷,咱们先开出几亩来试种看看,现在抓紧的话,季节上应该还是勉强跟得上的。”看着方大爷不吭声不表态,许清自然清楚他们心中的顾虑,于是接着说着:“要不大爷你们只管开工,种好下你们只管照料着,到时候多少工钱我来付,这样最后是赚是赔就不关你们的事。这样应该没问题吧。”
“那行,既然东家这么说,那老汉我明天就找人一起打地先开出来,正好现在地里也不算忙,大伙都能抽出时间,至于到时候怎么种还得看东家的。”
“好,没问题。二柱,这两天你就去市面看看能买到多少生的山药。咱们买来要做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