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民富而邦兴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水渠修好了。围绕水闸站满了人群,百姓们等待着荀县公主持放水的仪式,兴奋地期盼着开闸放水的难忘一刻。
有人远远看见荀子的马车,喊了一声“荀县公来了!”众人一片欢腾。
荀子谦逊地向众人招手,走到了水闸旁边,手抉水闸高兴地向百姓们说:“诸位!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我们的水渠修好了。那年祭天求雨的时候,我说过,人世间的贫穷与富贵,国家的安定与混乱不是天意,而是人为。如今,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把水渠开挖好了。以后,我们兰陵的土地,旱可以浇水,涝可以排水。从此,兰陵就不怕旱涝天灾。诸位,你们是人与天较量的勇士,是人与天争斗的英雄!你们为兰陵百姓立下了大功劳,我替兰陵的百姓谢谢你们了!”
闸门提起,水从闸门下滚滚流出,翻着浪花,顺着新开的渠道流向远方,众人欢呼雀跃。阿季跑到水闸旁边,接了一碗清水,恭敬地送给荀子:“荀县公,请您饮下新渠的第一碗水!”
荀子满心欢喜地接过碗,向众人说:“诸位,这一碗水,应该大家同饮!’’
阿仲等百姓说:“应该荀县公先喝!”
“好!”荀子喝了一口,送给身边的一个百姓,这个人喝完,又往下传。远处的人急不可捺,跑到水闸边,用双手捧起水品尝,高兴地喊叫:“啊,好甜呀!”
回县衙的路上,陈嚣说:“老师,您刚才在阿仲家里说,要他们拿自己家酿的酒去发财取利,开始他们不赞成,而后全家人都高兴坏了。”
荀子说:“义和利都是人所向往的。即便是尧舜也不能除掉百姓取利的愿望。”
“我知道老师这是在推行您的新政。我看老师的新政比起孔子与孟子只谈义,耻于谈利,让老百姓欢迎多了。”陈嚣谈得兴致勃勃。
“义和利,并不是如水火之不可相容,而是可以兼顾。”荀子进一步对陈嚣解释,“民富而邦兴。百姓之大利,国家之大利,其中就含有天下之大义。”①
荀子的文章《富国》是一篇非常精辟的经典著作。可以看作是荀子将儒学推向社会实践的总结。它从分析认识人的本xing欲望为起点,论述了国家的富足之道,提出了一系列组织社会、发展经济、使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政治原则和方计策略。
荀子把富民提高到富国的高度来看。他认为“下富则上富”③,民富与国富相辅相成,让老百姓发财致富的过程,也就是富国兴邦的过程。
荀子说,实行王道的君主能够使全国人都富足;实行霸道的君主能够让知识分子以上的阶层富足;仅仅能够保存自身的君主只能使当官的富足;亡国的君主则是把自己的筐筐篓篓都装得满满的,把自己的仓库都塞得足足的,而老百姓却被搜刮一空。这样的结果是,老百姓怨声载道,外敌来了不能自卫,出外征伐不能战斗,那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
所以,荀子说,昏聩的君主因为搜刮民财而灭亡,敌人得到这些物资而富强。肆意搜刮民财的人,所走的是招引盗贼、养肥敌人、灭亡本国、危及自身的道路。贤明的君主是不走这条路的。“忠信、调和、均辨〈公平厂①是统治国家的君主成就功业的最好办法。
荀子详细研究百家学说,提出了他的富国的基本原则:“节其流,开其源”。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开源节流”。
开源和节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开辟财源是富裕的基础。但是,源头再多,假如让水无节制地流淌,也会使一条水量充足的河水变成干涸。
国家富裕的源泉在哪里?荀子认为,源泉在人民之中。所以后人说,荀子经济思想的基本立足点,就是富民,鼓励人民创造财富。
荀子说,田野和农村是国家的财源之本,官府的货仓和粮仓是国家的财源之末。百姓把土地种好了,田地丰收了,老百姓富足了,官府的粮仓才会丰满。所以,国家不要只把眼睛盯着自己的仓库,要把力量放在富民上,鼓励人民创造财富。
如何富民?荀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政策方计。第一,以农为本。农业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基础。第二,以工商为贵。充分估计工商业对社会的作用。传统儒家的经济思想是重农抑商,而荀子从富民和利民的思想出发,主张给工商业者许多优惠待遇。比如开放关卡,让商品自由流通。在关卡和市场上,只检査不收税,给商人更大的利润。并且还要改善交通,设立宾馆,让工商业者行路和住宿方便。
因为荀子对工商业者的如此态度,所以,后人评价荀子不像传统儒家那样主张重农抑商,荀子的主张是“重农贵商”。
荀子在阐述他经济思想的同时,对那些危害经济发展的现象给予了尖锐的抨击。
他说,现在有些在上位的人加重对金钱的搜刮来掠夺百姓,加重对田地的税收来抢夺百姓的粮食,加重对关卡和集市的收税来为难贸易活动。而且并不至此罢休,他们还伺机欺诈、玩弄权术、阴谋倾轧陷害,用这种手段来摧残百姓。百姓明明知道这种人污秽肮脏残**乱而将导致极大的危难与灭亡。因此就有了臣子杀死君主,下级杀死上司,出卖城池、违反节操而不为君主卖命。
为何产生这样的事情?没有其他缘故,这是君主自作自受。是“伐其本,竭其源,而并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恶也”①。把树砍了,让源泉枯竭了,把老百姓的钱财搜刮完了,而君主和丞相还不知道会产生严重的恶果。
总之,荀子的经济思想在批判吸收百家学说的基础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高峰。荀子不愧是一个当过多年县令的思想家。仅仅坐在书斋里,没有深入的社会实践,决不会写出这等既有理论又有具体实用政策措施的好文章。荀子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仍然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水渠修好了。围绕水闸站满了人群,百姓们等待着荀县公主持放水的仪式,兴奋地期盼着开闸放水的难忘一刻。
有人远远看见荀子的马车,喊了一声“荀县公来了!”众人一片欢腾。
荀子谦逊地向众人招手,走到了水闸旁边,手抉水闸高兴地向百姓们说:“诸位!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我们的水渠修好了。那年祭天求雨的时候,我说过,人世间的贫穷与富贵,国家的安定与混乱不是天意,而是人为。如今,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把水渠开挖好了。以后,我们兰陵的土地,旱可以浇水,涝可以排水。从此,兰陵就不怕旱涝天灾。诸位,你们是人与天较量的勇士,是人与天争斗的英雄!你们为兰陵百姓立下了大功劳,我替兰陵的百姓谢谢你们了!”
闸门提起,水从闸门下滚滚流出,翻着浪花,顺着新开的渠道流向远方,众人欢呼雀跃。阿季跑到水闸旁边,接了一碗清水,恭敬地送给荀子:“荀县公,请您饮下新渠的第一碗水!”
荀子满心欢喜地接过碗,向众人说:“诸位,这一碗水,应该大家同饮!’’
阿仲等百姓说:“应该荀县公先喝!”
“好!”荀子喝了一口,送给身边的一个百姓,这个人喝完,又往下传。远处的人急不可捺,跑到水闸边,用双手捧起水品尝,高兴地喊叫:“啊,好甜呀!”
回县衙的路上,陈嚣说:“老师,您刚才在阿仲家里说,要他们拿自己家酿的酒去发财取利,开始他们不赞成,而后全家人都高兴坏了。”
荀子说:“义和利都是人所向往的。即便是尧舜也不能除掉百姓取利的愿望。”
“我知道老师这是在推行您的新政。我看老师的新政比起孔子与孟子只谈义,耻于谈利,让老百姓欢迎多了。”陈嚣谈得兴致勃勃。
“义和利,并不是如水火之不可相容,而是可以兼顾。”荀子进一步对陈嚣解释,“民富而邦兴。百姓之大利,国家之大利,其中就含有天下之大义。”①
荀子的文章《富国》是一篇非常精辟的经典著作。可以看作是荀子将儒学推向社会实践的总结。它从分析认识人的本xing欲望为起点,论述了国家的富足之道,提出了一系列组织社会、发展经济、使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政治原则和方计策略。
荀子把富民提高到富国的高度来看。他认为“下富则上富”③,民富与国富相辅相成,让老百姓发财致富的过程,也就是富国兴邦的过程。
荀子说,实行王道的君主能够使全国人都富足;实行霸道的君主能够让知识分子以上的阶层富足;仅仅能够保存自身的君主只能使当官的富足;亡国的君主则是把自己的筐筐篓篓都装得满满的,把自己的仓库都塞得足足的,而老百姓却被搜刮一空。这样的结果是,老百姓怨声载道,外敌来了不能自卫,出外征伐不能战斗,那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
所以,荀子说,昏聩的君主因为搜刮民财而灭亡,敌人得到这些物资而富强。肆意搜刮民财的人,所走的是招引盗贼、养肥敌人、灭亡本国、危及自身的道路。贤明的君主是不走这条路的。“忠信、调和、均辨〈公平厂①是统治国家的君主成就功业的最好办法。
荀子详细研究百家学说,提出了他的富国的基本原则:“节其流,开其源”。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开源节流”。
开源和节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开辟财源是富裕的基础。但是,源头再多,假如让水无节制地流淌,也会使一条水量充足的河水变成干涸。
国家富裕的源泉在哪里?荀子认为,源泉在人民之中。所以后人说,荀子经济思想的基本立足点,就是富民,鼓励人民创造财富。
荀子说,田野和农村是国家的财源之本,官府的货仓和粮仓是国家的财源之末。百姓把土地种好了,田地丰收了,老百姓富足了,官府的粮仓才会丰满。所以,国家不要只把眼睛盯着自己的仓库,要把力量放在富民上,鼓励人民创造财富。
如何富民?荀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政策方计。第一,以农为本。农业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基础。第二,以工商为贵。充分估计工商业对社会的作用。传统儒家的经济思想是重农抑商,而荀子从富民和利民的思想出发,主张给工商业者许多优惠待遇。比如开放关卡,让商品自由流通。在关卡和市场上,只检査不收税,给商人更大的利润。并且还要改善交通,设立宾馆,让工商业者行路和住宿方便。
因为荀子对工商业者的如此态度,所以,后人评价荀子不像传统儒家那样主张重农抑商,荀子的主张是“重农贵商”。
荀子在阐述他经济思想的同时,对那些危害经济发展的现象给予了尖锐的抨击。
他说,现在有些在上位的人加重对金钱的搜刮来掠夺百姓,加重对田地的税收来抢夺百姓的粮食,加重对关卡和集市的收税来为难贸易活动。而且并不至此罢休,他们还伺机欺诈、玩弄权术、阴谋倾轧陷害,用这种手段来摧残百姓。百姓明明知道这种人污秽肮脏残**乱而将导致极大的危难与灭亡。因此就有了臣子杀死君主,下级杀死上司,出卖城池、违反节操而不为君主卖命。
为何产生这样的事情?没有其他缘故,这是君主自作自受。是“伐其本,竭其源,而并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恶也”①。把树砍了,让源泉枯竭了,把老百姓的钱财搜刮完了,而君主和丞相还不知道会产生严重的恶果。
总之,荀子的经济思想在批判吸收百家学说的基础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高峰。荀子不愧是一个当过多年县令的思想家。仅仅坐在书斋里,没有深入的社会实践,决不会写出这等既有理论又有具体实用政策措施的好文章。荀子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仍然有积极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