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女帝师一(49)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十三节 达观所举】
并非高曜“藏拙”,高显既“见解完备”,偏要高曜再说些新意来,着实是强人所难。良久,方听高曜道:“儿臣以为,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比如汉将冯奉世[84]集西域诸国兵万五千人,一举攻下莎车国,不费大汉一兵一卒,此功尚在甘延寿与陈汤之上。更不用说大汉首任西域都护府郑吉[124]和后世投笔从戎的定远侯班超[85]了。不战而攻城略地,此方是功业盖世、折冲万里之将。”
沉默片刻,皇帝道:“说得好。还有呢?”
高曜只得又道:“其实不但在对外用兵,附循蛮夷上可用此策。于国中的豪强奸猾,也是一样的道理。汉京兆尹赵广汉[86]做颍川太守时,郡中大姓豪吏,横行乡里,为祸一方,赵广汉令他们相互攻讦,家家结仇,一举奸党散落,风俗大改。”
皇帝嘿的一声:“倘若朕给你一郡让你去治理,你就预备这样管么?”
忽觉脑中一麻,高曜的声音愈发空冷:“儿臣不敢。赵广汉走后,韩延寿为颍川太守,发现郡中吏民相构,父子相讦,民多仇怨。于是延寿教以礼让,更化改俗,民方和睦亲爱。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87]。攘外用奇不用正,安内用正不用奇。安民之本在于宣化德教。若父皇给儿臣一郡治理,儿臣当学韩延寿,略取赵广汉,审时度势,缓缓而治。”
沉默良久,皇帝方问道:“小小年纪竟懂这些,都是太傅教的?”
高曜道:“儿臣闲来读书,不懂之处,全问朱女史。”
心头一紧,周身一热复又一冷。只听皇帝道:“朱女史常常教你这些么?”
高曜道:“朱女史并不常说这些,只是教儿臣写字作画之余,才将史书上的故事略说两句。”
皇帝道:“很好。朕要好好褒赏她。”又问侍从,“朱大人和于大人来了么?”
李演道:“朱大人和于大人都在书房外候旨。”
皇帝道:“传。”李演躬身退出书房,我和锦素连忙站了起来。李演悄悄道:“二位大人的时运来了,圣上很高兴呢。请吧。”
我和锦素进了御书房,立刻向帝后下拜行礼,伏地不起。皇帝道了平身,我和锦素方站起身来,垂目不语。袅袅茶香腾起细雾,皇帝端坐在书案之后,笑意隐约:“女巡于氏教导皇太子有功,皇后必得重赏。”
皇后微微一笑:“是,臣妾记下了。”
皇帝接着道:“至于朱氏……”皇帝的目光穿过飘散的茶雾,如两道利剑在我身上扫过,“擢为正六品女校。”我身子一跳,垂首更深。
高曜上前悄声道:“姐姐当跪下谢恩才是。”我这才醒过神来,伏地谢恩。靛蓝地毯涨满视野,呼吸抑制到近似于无。五体投地的姿态最适于卑微惊惧之人,只有尘土气息能掩埋一切狂妄的臆想。教他藏拙,已近于术,年少轻狂,不在锋芒。
是我失策了。
从定乾宫出来,高曜兴奋地向乳母李氏等人说道:“父皇升玉机姐姐做正六品女校了!”众人听了纷纷道喜。锦素笑道:“恭喜姐姐又高升了。这会儿不能好好道喜。不知女校大人晚上能不能赏下官点儿空,下官有要事禀告。”
我笑道:“灵修殿中,扫榻以待。”
回到灵修殿,芳馨忙领众人向我磕头道喜。待众人散去,芳馨一面帮红芯摆膳,一面笑道:“从前还感叹不知几时才能升做正六品女校,可以到外宫去看戏,如今这就来了。”见我坐在榻上一言不发,不禁奇怪,“姑娘一举升做正六品女校,是大喜事才是,怎的……”
我闭目叹了一声:“姑姑……”
芳馨迟疑道:“姑娘有何疑虑?”
我缓缓踱出。正午阳光正烈,洒在脸上热辣辣地痛。我越想越惊,右手于袖中颤抖不已:“陛下已对我起了疑忌,要将我调离长宁宫。”
芳馨倒吸一口凉气:“这是怎么说?”
“前几日,我还让殿下藏拙。今日才知,终究藏不住。殿下虽聪明,但毕竟年幼,一举一动如何能逃过圣上的耳目?恐怕连藏拙的心思,都被看透了。升我做女校,便是要将我从殿下的身边调离,随意给个闲差。”
芳馨想了想,宽慰道:“就算不再服侍殿下,那也没什么。”
我心中烦乱,汗如雨下:“离开长宁宫并不可怕,就怕从此被陛下看住,稍有不妥,便——”
芳馨一面为我擦汗,一面柔声道:“姑娘多心了。姑娘将殿下教得太好,陛下有些不放心是有的。但只要姑娘离了皇子公主的这片是非之地,也就没什么了。再怎样也只是后宫女官,并不是特别要紧之人。况且帝后一向宽和明理,只要姑娘循规蹈矩,便不会有祸事。不管怎样,升做女校都是好事。如今姑娘品级最高,又领着皇后的差事,可说是名副其实的女官之首了。”
我心中一宽:“果真么?”
芳馨微笑道:“这是自然。”
晚间高曜闲来无事,依旧在灵修殿看书。他忽然放下书来笑盈盈地问我:“玉机姐姐,孤今日答父皇的问话,答得可好?”
我搁笔道:“引经据典的,答得甚好。只不知陛下究竟问了殿下什么?”
高曜道:“父皇问,胡虏部族繁盛,人多势众,当怎样克敌制胜?”
我想了想,故意道:“皇太子殿下也答得很好。可殿下不是说要在父皇面前装糊涂的么?怎么答得和皇太子殿下一样好?”
高曜撇撇嘴道:“孤本来是不想说的,可父皇好似看穿了孤的心思,晓得孤要说些什么似的。后来父皇不是还赞孤说得好,这才升姐姐做女校么?”
我笑道:“殿下答得好,臣女才能升做女校。可是若因升了官,便不能在长宁宫陪伴殿下,那该如何是好?”
高曜笑道:“姐姐不在长宁宫还能去哪?便是换了一个女巡女史来,母亲和孤也是不认的。在孤心里,只有玉机姐姐,就像在太子哥哥眼里,也只有一个于大人。”我甚是感动,不禁语塞。
待高曜回了启祥殿,芳馨上前来整理书册,一面笑道:“殿下也真是实心,究竟还是舍不得姑娘。”
我抛下书卷,淡淡道:“舍不得又如何?这一次为青阳公主选女官,说不好还要为长宁宫加选一位。”
芳馨道:“圣旨未下,姑娘怎么这样肯定?”
绿萼递上芸儿的功课,我一面翻看一面道:“皇子的侍读女官专心侍读就好,旁的可一概不理。皇后却忽然将选女巡的差事交给我。本以为只是主持殿选,谁知道连文章才学也要我来判定,姑姑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芳馨茫然摇头。我支开窗户,只见新服侍高曜的两个小丫头躬身立在殿门外,芸儿跟着高曜有说有笑地进了启祥殿。“太后和周贵妃都没有荐人进宫,如此我就仔细了解小姐们的家世如何,品格如何,才情如何。后宫女官本不当与外臣有一丝往来,可照这个情形,也难免那些刺史夫人、侯府太太,都会来宫里走动。不是前几日,连樱桃都送来了么?重用一个人,也是将他架在火上、放在油中。即使没有今天这件事,想来我也很难在长宁宫住下去了。”
芳馨道:“原来姑娘早就知道!”
我一笑:“我从前只是怀疑罢了,今天方始确认。”
雨后,四处荡漾着淡淡的泥土气息。眼前并不明亮,外面也并非暗沉。李氏带了宫女们来来往往,轻快的笑声清晰可闻。正自无聊,锦素果然来了,一见面便施礼下拜。我忙扶起她:“快别行礼了。”
锦素笑道:“姐姐是圣上亲自提拔的正六品女校,不可不拜。”
我笑道:“什么女校,我和妹妹是一样的人。”
锦素笑道:“姐姐此言差矣。我听琼芳姑姑说,宫中妃嫔分五等,皇后以下,贵妃居一品之位,位比亲王,妃居三品,位比公侯,嫔居五品,媛居六品,姝为七品。姐姐身为正六品,已经和当年的慎媛比肩了。若是来年新进些位分低微的妃嫔,见了姐姐都要行礼呢。”
我摇头道:“咱们是女官,何必与妃嫔比?”
锦素道:“总是在一处过日子,哪里能不比?倘若做到女典和女参,就只比妃位低一些。若能掌管后宫大权,就更是炙手可热了。这也不是没有先例。姐姐年纪轻轻,已是正六品,又领着皇后的差事,依我看,也只一步之遥了。”
我随手将榻上散乱的书籍拾掇整齐:“我可不敢想这些。安安分分地将差事办好,也就是了。”
若兰捧了一只锦盒上来,锦素亲自揭开盖子,只见木盒中盛了四锭黑沉沉的墨块。锦素道:“妹妹身无长物,仓促之间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贺姐姐高升。唯有前两日我亲自做的几锭墨,还可以拿出来奉送。这些墨锭都是掺了香料的,姐姐拿来写字作画,独有一点幽香。还请姐姐笑纳。”
我亲自接了。果然一缕幽香,袅袅渗出。“多谢妹妹。用了这样多的宫墨,哪有一锭能及得上妹妹的心思。”说罢命绿萼收了。
忽见锦素红了脸,低头摆弄腰间的白玉扣,好一会儿方对若兰道:“你出去和绿萼她们逛逛再来。”待若兰出去,锦素依旧低眉不语。
我忍不住问道:“今天见你特意从永和宫来长宁宫寻我一起到前面去,就知道事情不寻常,究竟是什么事?”
锦素顾左右而言他:“也没什么……原本是我一个人来的,谁知临出门碰上了封姐姐,见我要往长宁宫来,便也跟了来……”说着吞下一大口茶,又道,“今天早晨太子殿下上学去了,贵妃娘娘便对我说,待她出征归来,便要给我赐婚……”
我吃了一惊,一口茶险些喷了出来。只听锦素又道:“我还没到十五岁,不想这样快嫁人。不过才做了三年女巡。可是贵妃娘娘一定让我嫁人去,我苦求不果。姐姐快帮我想想,怎样才能留在宫中?”
我脑中一片茫然,竟不知怎样作答,良久方道:“贵妃娘娘一向疼你,你去求她,她怎能不允?”
锦素叹道:“娘娘看起来柔顺,实则执拗。只说这次出征的事,陛下本是不准的。可娘娘坚持要去,陛下也无可奈何。连天子都没法子的事,我又能怎样?”
我想了想道:“妹妹知道贵妃赐婚的缘由么?”
锦素道:“娘娘说,女孩子终究是要嫁人的。趁她还在圣上心中有点分量的时候,早日寻一门好亲事,她也就放心了。”
我笑道:“娘娘把你当女儿看,才将你的终身大事放在心上。”
锦素低低道:“我知道,娘娘是待我好。可是赐婚也就罢了,何必这样早便嫁?再等两年不好么?”
“你可知道娘娘要将你嫁给谁?”
锦素道:“娘娘说,是庐州刺史之子。”说着又急道,“我连他长得什么模样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嫁给他!”说着赌气似的转过身去。
我心中了然:“庐州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想来这位刺史之子定有不凡之处,既是贵妃娘娘亲自指定的夫婿,定然错不了。你早些嫁过去也不亏。”
锦素怒道:“姐姐为何这样说?难道姐姐愿意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姐姐自以为和那位信亲王世子已定了姻缘,就这样取笑妹妹!”
锦素又有些怒不择言了。我也不恼,只是柔声道:“我并不是取笑你,而是真心实意为你高兴。早些出宫嫁人,实是一种福气。我不懂你为何这样生气。”
锦素沉默半晌,方歉然道:“姐姐所言甚是。只是那刺史之子再好,我也不喜欢。”
我心念一动,问道:“妹妹是认定了什么人了么?”
锦素顿时双颊绯红,嗔道:“姐姐怎么这样问?我……我哪里有认定什么人!”
我淡淡道:“你不肯说,也无妨。只是我有一句话要劝你。贵妃娘娘是真心疼爱你,你还是依了她为好。自然,你若抵死不嫁,谁也无法勉强。可你又何必伤她的心?若失了娘娘的庇护……妹妹请细想。”
锦素默然片刻,忽长叹道:“难道姐姐甘心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
我拈起一枚银针,慢慢拨下淋漓的烛泪:“不甘心又如何?不过是身如柳絮,风向哪儿吹,我便去哪儿。连一己之身都无法顾全,其余的也不做多想。喜欢这两个字,更是奢谈。”
锦素道:“姐姐向来达观,为何在婚姻之事上这样悲观?”
我一笑。这一回,是真的无言可答。高曜已然无缘太子之位,我的未来应可预见。然而,想到高旸,想到熙平长公主,我便满心不安,只觉有一道难以预测的暗流正向我袭来。生死尚且是未知之数,何况婚姻之事?若有人安排我嫁去南方,远离宫廷是非,我不胜感激,哪里会有一丝的不甘?
锦素走后,芳馨见我愁眉不展,遂问道:“姑娘在想什么?这样出神?”
我起身往寝殿走去,一面拔下束发的玉簪:“姑姑的消息这样灵通,可听说了于大人的事么?”
芳馨接过玉簪,道:“姑娘说的是周贵妃给于大人赐婚的事情么?”
我停步:“姑姑知道?是几时知道的?”
芳馨道:“也是晚膳后才知道的。因殿下在这里看书,便没来得及回。谁知于大人就自己来了。”
我一笑:“你们口耳相接,传得当真是快。”
芳馨道:“于大人是皇太子殿下和周贵妃面前第一等要紧的人,关于她的讯息自然传得快。”
我在镜前卸下钗环,散下长发。烛光幽幽,一张脸半明半暗。“贵妃是真心待她,这样早便为她谋定了出路。”
芳馨在镜中笑道:“论理,贵妃该多留她两年才是,怎么如今就要放出宫去?”
我叹道:“锦素不似史易珠,她虽在高位,却没有太多机心。当初贵妃驱逐了史易珠却保全她,本来就是偏心。早些出宫也好,免得登高跌重,倒不好了。”
芳馨道:“想来于大人是很高兴的了。”
我摇头道:“锦素有些女儿家的心思,十分不情愿。”
芳馨道:“于大人还小,乍听到要嫁人,有些害羞也是有的。”我不置可否,只盘起长发,预备沐浴就寝。
第二日,待高曜去上学,我携了一本书往益园中去。春夏之际,益园郁郁葱葱,姹紫嫣红。小池北岸的鹅卵石小路上,众内监正忙忙碌碌地扎竹架子。阳光倾泻而下,空荡荡的小道上,重新布满了横七竖八的暗影。红芯寻了一个年轻内监,笑问道:“公公好。这架子是拿来做什么的?”
那内监回道:“姑娘安好。这是奉了花总管的令,搭好架子,好种葡萄的。”
红芯道:“怎么想起来要种葡萄?”
那内监笑道:“皇后娘娘畏热,种了葡萄好遮阳。且宫里有一半人都爱吃,到了秋天结了串子,请圣上和皇后亲自摘下品尝,也是一乐。”
原来是葡萄,不是紫藤。白鹄游弋,紫英飘飞,我坐在花架下捧着一册《新语》。那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
忽听芳馨在身后轻声道:“那紫藤经了好些年才长成那般模样,可惜一朝拔去,就再没有了。如今不用皇后说一句话,下面的总管便桩桩件件都打点好了。”
我淡淡道:“姑姑这话留在长宁宫说便好了,何必在这里说。”
芳馨红了脸道:“奴婢鲁莽。”
我也无心再去逛花园,于是从东南角门慢慢回去:“内阜院的总管们都是皇后亲自提拔的,他们自然感恩,所以忠心卖命。说起来,当年慎嫔哪有这番心思?”
【第三十三节 达观所举】
并非高曜“藏拙”,高显既“见解完备”,偏要高曜再说些新意来,着实是强人所难。良久,方听高曜道:“儿臣以为,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比如汉将冯奉世[84]集西域诸国兵万五千人,一举攻下莎车国,不费大汉一兵一卒,此功尚在甘延寿与陈汤之上。更不用说大汉首任西域都护府郑吉[124]和后世投笔从戎的定远侯班超[85]了。不战而攻城略地,此方是功业盖世、折冲万里之将。”
沉默片刻,皇帝道:“说得好。还有呢?”
高曜只得又道:“其实不但在对外用兵,附循蛮夷上可用此策。于国中的豪强奸猾,也是一样的道理。汉京兆尹赵广汉[86]做颍川太守时,郡中大姓豪吏,横行乡里,为祸一方,赵广汉令他们相互攻讦,家家结仇,一举奸党散落,风俗大改。”
皇帝嘿的一声:“倘若朕给你一郡让你去治理,你就预备这样管么?”
忽觉脑中一麻,高曜的声音愈发空冷:“儿臣不敢。赵广汉走后,韩延寿为颍川太守,发现郡中吏民相构,父子相讦,民多仇怨。于是延寿教以礼让,更化改俗,民方和睦亲爱。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87]。攘外用奇不用正,安内用正不用奇。安民之本在于宣化德教。若父皇给儿臣一郡治理,儿臣当学韩延寿,略取赵广汉,审时度势,缓缓而治。”
沉默良久,皇帝方问道:“小小年纪竟懂这些,都是太傅教的?”
高曜道:“儿臣闲来读书,不懂之处,全问朱女史。”
心头一紧,周身一热复又一冷。只听皇帝道:“朱女史常常教你这些么?”
高曜道:“朱女史并不常说这些,只是教儿臣写字作画之余,才将史书上的故事略说两句。”
皇帝道:“很好。朕要好好褒赏她。”又问侍从,“朱大人和于大人来了么?”
李演道:“朱大人和于大人都在书房外候旨。”
皇帝道:“传。”李演躬身退出书房,我和锦素连忙站了起来。李演悄悄道:“二位大人的时运来了,圣上很高兴呢。请吧。”
我和锦素进了御书房,立刻向帝后下拜行礼,伏地不起。皇帝道了平身,我和锦素方站起身来,垂目不语。袅袅茶香腾起细雾,皇帝端坐在书案之后,笑意隐约:“女巡于氏教导皇太子有功,皇后必得重赏。”
皇后微微一笑:“是,臣妾记下了。”
皇帝接着道:“至于朱氏……”皇帝的目光穿过飘散的茶雾,如两道利剑在我身上扫过,“擢为正六品女校。”我身子一跳,垂首更深。
高曜上前悄声道:“姐姐当跪下谢恩才是。”我这才醒过神来,伏地谢恩。靛蓝地毯涨满视野,呼吸抑制到近似于无。五体投地的姿态最适于卑微惊惧之人,只有尘土气息能掩埋一切狂妄的臆想。教他藏拙,已近于术,年少轻狂,不在锋芒。
是我失策了。
从定乾宫出来,高曜兴奋地向乳母李氏等人说道:“父皇升玉机姐姐做正六品女校了!”众人听了纷纷道喜。锦素笑道:“恭喜姐姐又高升了。这会儿不能好好道喜。不知女校大人晚上能不能赏下官点儿空,下官有要事禀告。”
我笑道:“灵修殿中,扫榻以待。”
回到灵修殿,芳馨忙领众人向我磕头道喜。待众人散去,芳馨一面帮红芯摆膳,一面笑道:“从前还感叹不知几时才能升做正六品女校,可以到外宫去看戏,如今这就来了。”见我坐在榻上一言不发,不禁奇怪,“姑娘一举升做正六品女校,是大喜事才是,怎的……”
我闭目叹了一声:“姑姑……”
芳馨迟疑道:“姑娘有何疑虑?”
我缓缓踱出。正午阳光正烈,洒在脸上热辣辣地痛。我越想越惊,右手于袖中颤抖不已:“陛下已对我起了疑忌,要将我调离长宁宫。”
芳馨倒吸一口凉气:“这是怎么说?”
“前几日,我还让殿下藏拙。今日才知,终究藏不住。殿下虽聪明,但毕竟年幼,一举一动如何能逃过圣上的耳目?恐怕连藏拙的心思,都被看透了。升我做女校,便是要将我从殿下的身边调离,随意给个闲差。”
芳馨想了想,宽慰道:“就算不再服侍殿下,那也没什么。”
我心中烦乱,汗如雨下:“离开长宁宫并不可怕,就怕从此被陛下看住,稍有不妥,便——”
芳馨一面为我擦汗,一面柔声道:“姑娘多心了。姑娘将殿下教得太好,陛下有些不放心是有的。但只要姑娘离了皇子公主的这片是非之地,也就没什么了。再怎样也只是后宫女官,并不是特别要紧之人。况且帝后一向宽和明理,只要姑娘循规蹈矩,便不会有祸事。不管怎样,升做女校都是好事。如今姑娘品级最高,又领着皇后的差事,可说是名副其实的女官之首了。”
我心中一宽:“果真么?”
芳馨微笑道:“这是自然。”
晚间高曜闲来无事,依旧在灵修殿看书。他忽然放下书来笑盈盈地问我:“玉机姐姐,孤今日答父皇的问话,答得可好?”
我搁笔道:“引经据典的,答得甚好。只不知陛下究竟问了殿下什么?”
高曜道:“父皇问,胡虏部族繁盛,人多势众,当怎样克敌制胜?”
我想了想,故意道:“皇太子殿下也答得很好。可殿下不是说要在父皇面前装糊涂的么?怎么答得和皇太子殿下一样好?”
高曜撇撇嘴道:“孤本来是不想说的,可父皇好似看穿了孤的心思,晓得孤要说些什么似的。后来父皇不是还赞孤说得好,这才升姐姐做女校么?”
我笑道:“殿下答得好,臣女才能升做女校。可是若因升了官,便不能在长宁宫陪伴殿下,那该如何是好?”
高曜笑道:“姐姐不在长宁宫还能去哪?便是换了一个女巡女史来,母亲和孤也是不认的。在孤心里,只有玉机姐姐,就像在太子哥哥眼里,也只有一个于大人。”我甚是感动,不禁语塞。
待高曜回了启祥殿,芳馨上前来整理书册,一面笑道:“殿下也真是实心,究竟还是舍不得姑娘。”
我抛下书卷,淡淡道:“舍不得又如何?这一次为青阳公主选女官,说不好还要为长宁宫加选一位。”
芳馨道:“圣旨未下,姑娘怎么这样肯定?”
绿萼递上芸儿的功课,我一面翻看一面道:“皇子的侍读女官专心侍读就好,旁的可一概不理。皇后却忽然将选女巡的差事交给我。本以为只是主持殿选,谁知道连文章才学也要我来判定,姑姑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芳馨茫然摇头。我支开窗户,只见新服侍高曜的两个小丫头躬身立在殿门外,芸儿跟着高曜有说有笑地进了启祥殿。“太后和周贵妃都没有荐人进宫,如此我就仔细了解小姐们的家世如何,品格如何,才情如何。后宫女官本不当与外臣有一丝往来,可照这个情形,也难免那些刺史夫人、侯府太太,都会来宫里走动。不是前几日,连樱桃都送来了么?重用一个人,也是将他架在火上、放在油中。即使没有今天这件事,想来我也很难在长宁宫住下去了。”
芳馨道:“原来姑娘早就知道!”
我一笑:“我从前只是怀疑罢了,今天方始确认。”
雨后,四处荡漾着淡淡的泥土气息。眼前并不明亮,外面也并非暗沉。李氏带了宫女们来来往往,轻快的笑声清晰可闻。正自无聊,锦素果然来了,一见面便施礼下拜。我忙扶起她:“快别行礼了。”
锦素笑道:“姐姐是圣上亲自提拔的正六品女校,不可不拜。”
我笑道:“什么女校,我和妹妹是一样的人。”
锦素笑道:“姐姐此言差矣。我听琼芳姑姑说,宫中妃嫔分五等,皇后以下,贵妃居一品之位,位比亲王,妃居三品,位比公侯,嫔居五品,媛居六品,姝为七品。姐姐身为正六品,已经和当年的慎媛比肩了。若是来年新进些位分低微的妃嫔,见了姐姐都要行礼呢。”
我摇头道:“咱们是女官,何必与妃嫔比?”
锦素道:“总是在一处过日子,哪里能不比?倘若做到女典和女参,就只比妃位低一些。若能掌管后宫大权,就更是炙手可热了。这也不是没有先例。姐姐年纪轻轻,已是正六品,又领着皇后的差事,依我看,也只一步之遥了。”
我随手将榻上散乱的书籍拾掇整齐:“我可不敢想这些。安安分分地将差事办好,也就是了。”
若兰捧了一只锦盒上来,锦素亲自揭开盖子,只见木盒中盛了四锭黑沉沉的墨块。锦素道:“妹妹身无长物,仓促之间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贺姐姐高升。唯有前两日我亲自做的几锭墨,还可以拿出来奉送。这些墨锭都是掺了香料的,姐姐拿来写字作画,独有一点幽香。还请姐姐笑纳。”
我亲自接了。果然一缕幽香,袅袅渗出。“多谢妹妹。用了这样多的宫墨,哪有一锭能及得上妹妹的心思。”说罢命绿萼收了。
忽见锦素红了脸,低头摆弄腰间的白玉扣,好一会儿方对若兰道:“你出去和绿萼她们逛逛再来。”待若兰出去,锦素依旧低眉不语。
我忍不住问道:“今天见你特意从永和宫来长宁宫寻我一起到前面去,就知道事情不寻常,究竟是什么事?”
锦素顾左右而言他:“也没什么……原本是我一个人来的,谁知临出门碰上了封姐姐,见我要往长宁宫来,便也跟了来……”说着吞下一大口茶,又道,“今天早晨太子殿下上学去了,贵妃娘娘便对我说,待她出征归来,便要给我赐婚……”
我吃了一惊,一口茶险些喷了出来。只听锦素又道:“我还没到十五岁,不想这样快嫁人。不过才做了三年女巡。可是贵妃娘娘一定让我嫁人去,我苦求不果。姐姐快帮我想想,怎样才能留在宫中?”
我脑中一片茫然,竟不知怎样作答,良久方道:“贵妃娘娘一向疼你,你去求她,她怎能不允?”
锦素叹道:“娘娘看起来柔顺,实则执拗。只说这次出征的事,陛下本是不准的。可娘娘坚持要去,陛下也无可奈何。连天子都没法子的事,我又能怎样?”
我想了想道:“妹妹知道贵妃赐婚的缘由么?”
锦素道:“娘娘说,女孩子终究是要嫁人的。趁她还在圣上心中有点分量的时候,早日寻一门好亲事,她也就放心了。”
我笑道:“娘娘把你当女儿看,才将你的终身大事放在心上。”
锦素低低道:“我知道,娘娘是待我好。可是赐婚也就罢了,何必这样早便嫁?再等两年不好么?”
“你可知道娘娘要将你嫁给谁?”
锦素道:“娘娘说,是庐州刺史之子。”说着又急道,“我连他长得什么模样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嫁给他!”说着赌气似的转过身去。
我心中了然:“庐州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想来这位刺史之子定有不凡之处,既是贵妃娘娘亲自指定的夫婿,定然错不了。你早些嫁过去也不亏。”
锦素怒道:“姐姐为何这样说?难道姐姐愿意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姐姐自以为和那位信亲王世子已定了姻缘,就这样取笑妹妹!”
锦素又有些怒不择言了。我也不恼,只是柔声道:“我并不是取笑你,而是真心实意为你高兴。早些出宫嫁人,实是一种福气。我不懂你为何这样生气。”
锦素沉默半晌,方歉然道:“姐姐所言甚是。只是那刺史之子再好,我也不喜欢。”
我心念一动,问道:“妹妹是认定了什么人了么?”
锦素顿时双颊绯红,嗔道:“姐姐怎么这样问?我……我哪里有认定什么人!”
我淡淡道:“你不肯说,也无妨。只是我有一句话要劝你。贵妃娘娘是真心疼爱你,你还是依了她为好。自然,你若抵死不嫁,谁也无法勉强。可你又何必伤她的心?若失了娘娘的庇护……妹妹请细想。”
锦素默然片刻,忽长叹道:“难道姐姐甘心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
我拈起一枚银针,慢慢拨下淋漓的烛泪:“不甘心又如何?不过是身如柳絮,风向哪儿吹,我便去哪儿。连一己之身都无法顾全,其余的也不做多想。喜欢这两个字,更是奢谈。”
锦素道:“姐姐向来达观,为何在婚姻之事上这样悲观?”
我一笑。这一回,是真的无言可答。高曜已然无缘太子之位,我的未来应可预见。然而,想到高旸,想到熙平长公主,我便满心不安,只觉有一道难以预测的暗流正向我袭来。生死尚且是未知之数,何况婚姻之事?若有人安排我嫁去南方,远离宫廷是非,我不胜感激,哪里会有一丝的不甘?
锦素走后,芳馨见我愁眉不展,遂问道:“姑娘在想什么?这样出神?”
我起身往寝殿走去,一面拔下束发的玉簪:“姑姑的消息这样灵通,可听说了于大人的事么?”
芳馨接过玉簪,道:“姑娘说的是周贵妃给于大人赐婚的事情么?”
我停步:“姑姑知道?是几时知道的?”
芳馨道:“也是晚膳后才知道的。因殿下在这里看书,便没来得及回。谁知于大人就自己来了。”
我一笑:“你们口耳相接,传得当真是快。”
芳馨道:“于大人是皇太子殿下和周贵妃面前第一等要紧的人,关于她的讯息自然传得快。”
我在镜前卸下钗环,散下长发。烛光幽幽,一张脸半明半暗。“贵妃是真心待她,这样早便为她谋定了出路。”
芳馨在镜中笑道:“论理,贵妃该多留她两年才是,怎么如今就要放出宫去?”
我叹道:“锦素不似史易珠,她虽在高位,却没有太多机心。当初贵妃驱逐了史易珠却保全她,本来就是偏心。早些出宫也好,免得登高跌重,倒不好了。”
芳馨道:“想来于大人是很高兴的了。”
我摇头道:“锦素有些女儿家的心思,十分不情愿。”
芳馨道:“于大人还小,乍听到要嫁人,有些害羞也是有的。”我不置可否,只盘起长发,预备沐浴就寝。
第二日,待高曜去上学,我携了一本书往益园中去。春夏之际,益园郁郁葱葱,姹紫嫣红。小池北岸的鹅卵石小路上,众内监正忙忙碌碌地扎竹架子。阳光倾泻而下,空荡荡的小道上,重新布满了横七竖八的暗影。红芯寻了一个年轻内监,笑问道:“公公好。这架子是拿来做什么的?”
那内监回道:“姑娘安好。这是奉了花总管的令,搭好架子,好种葡萄的。”
红芯道:“怎么想起来要种葡萄?”
那内监笑道:“皇后娘娘畏热,种了葡萄好遮阳。且宫里有一半人都爱吃,到了秋天结了串子,请圣上和皇后亲自摘下品尝,也是一乐。”
原来是葡萄,不是紫藤。白鹄游弋,紫英飘飞,我坐在花架下捧着一册《新语》。那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
忽听芳馨在身后轻声道:“那紫藤经了好些年才长成那般模样,可惜一朝拔去,就再没有了。如今不用皇后说一句话,下面的总管便桩桩件件都打点好了。”
我淡淡道:“姑姑这话留在长宁宫说便好了,何必在这里说。”
芳馨红了脸道:“奴婢鲁莽。”
我也无心再去逛花园,于是从东南角门慢慢回去:“内阜院的总管们都是皇后亲自提拔的,他们自然感恩,所以忠心卖命。说起来,当年慎嫔哪有这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