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卅三章 前途未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按制,平时常朝只需要部院首长大臣来面圣即刻,每隔五日则百官朝会一次,称之为“百官大朝会”也叫“五日起居”。
五日起居之期一到,百官在京釐务者,浩浩荡荡都入宫朝参,群臣过天成门、神极门、龙宙门,方入皇徽门,左楼大鼓三通,右楼又撞钟三巡。百官在首辅宰相之后,遥遥望北肃拜。又入紫宸门,门左右有两只大象守护,气势极雄。
中常侍邱大功携内官太监持节立于紫宸门口,旌旗蔽空,宰相又率百官请旨入宫,中常侍于是回紫宸殿请旨。皇帝允旨,派邱大功宣旨于紫宸门前。
邱大功挺立门前,大声传旨:“准一切在京厘务之官朝参。”一声令下以后,太常寺乐官班首率乐官四百八十六人奏丹陛大乐《地平天成之曲》,乐声雄洪,传遍整个皇宫,宰相领旨,率百官入紫宸门,公卿百官分列两旁,以蛾眉两班登阼阶,东班为文官、西班为武官,分立而定,乐声骤止。
是时,有四对宦官出列,拿着大黄丝鞭,狠狠朝地上甩去,二人一组,各响净鞭三下,该响十二下。众官霎时安静下来,整个皇宫一片阒寂,几能听见针落之声。
忽然,赞乐官响板,四百八十六人奏《表正万方之曲》,皇上御驾款款而来,登阶,升座,众官肃立,其时,乐官改奏《遐迩宾服之曲》,待主上坐定,太监降帘,百官在丹陛之前行再拜稽首之礼。
乐声止,首辅大学士转向面对群臣,大声下令:“山呼——”一切公卿大臣在京大小厘务官员等面对紫宸殿山呼万岁三次:“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震如雷,地动山摇。
次后,各部院公卿大臣启奏,其余官员在外等候,若主上垂问,点及大臣官职,则该大臣进殿,在内回答主上之问即可。
今日朝会,今上只盯着郑器远说话,今上乃道:“理王借住吴王府已有一段时日,朕想让他就近改封封地,以免舟车劳顿之苦。”
郑器远听这话苗头不对,便问道:“皇上,改封封地都要宗人府许可,先要由宗人府审理,然后宗册变更,若是封地不同,玉牒也要更改,牵一发而动全身,望皇上三思啊。”
今上眉头一蹙道:“不过就是改个地名,有什么困难的,宗人府没人了吗?做这点事也做不来?朕这道旨意发了多久,你们内阁连道圣旨也拟不出来。”
这时杨继庸挺身上前道:“皇上,这是皇室宗亲之事,本非内阁所能管,内阁不敢擅权做主。”
今上越发不高兴,道:“杨阁老此言未免过迂。”
郑器远又忙道:“皇上,改封之地在何处?可否已兴建王府?”
今上答之不出,不肯发话,默默朝郑器远瞪了一眼,郑器远见主上无话,也不敢再问下去以免惹恼今上。不料今上忽然说道:“朕以为宗人府总要有个亲王在京城做个臂膀,朕也常思几个兄弟的好处,想调许王入京帮忙,不知郑阁老意下如何?”
郑器远看了一眼杨继庸,杨继庸便说:“许王先帝时已命就藩,覆水难收,又无大功,况且资历尚且在宗室之中也不过是小辈,怎么能主持宗人府呢?”
今上一听又吃了闭门羹,气得翻白眼,可是就是说不过两个大臣。
这时候新任的太常寺卿杨兆符忽然出来说了一句:“许王为皇上至亲,嘉王丧事未能周祥,事发突然王陵尚未竣工,草草安置并非皇上本意,皇上日理万机也不免分身乏术,难以在此处尽善尽美。若能由许王出面料理嘉王丧事,既能一全亲亲之义又能料理好丧事,岂非两全其美?”
今上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定睛一看,眼前说话的竟是一个面目清秀的官员,看样子年岁也不大,三四十的人却已做了三品官。看这面相似乎有些眼熟,以前在哪里见过,但又想不起来了。于是问道:“你就是新上任的太常卿?”
杨兆符忙躬身一笑道:“微臣太常寺卿杨兆符,叩见圣上。”
看他点头哈腰的动作,今上忽然想起这个人来了:曾经在吉英府上见过这个人,当时还是个四品光禄寺少卿,现在他当了皇帝,吉英也是扬眉吐气,暗示之下把这个杨兆符调到太常寺当太常卿,所以今上看着眼熟。
“杨兆符所奏甚是有理。”今上说罢,杨继庸就朝杨兆符怒斥道:“太常寺是管礼仪教化的,你是什么出身?光禄寺管做饭的罢了,皇上天恩升你做太常卿,如今做了太常卿还是一个管饭的脑子吗?”
杨继庸这一番话把杨兆符说得低头噤声,倒是礼部尚书吉英忙说:“他讲得也没什么大错,许王料理嘉王丧事……”
杨继庸忙道:“吉老也犯糊涂了?”
不想今上呵斥道:“就依吉礼部和杨兆符所奏去办!内阁不必拟旨,此是朕的家事,教翰林院拟旨就是了。”
杨继庸望向郑器远,希望他再多说一句话,不想郑器远一缩脖子也闷然应承下来,他心中已觉失望之极:郑器远一味小心谨慎想保住首辅之位,越是如此越是容易丢了官位啊。
随后百官又奏报了一些公务,待众官徐徐退出大殿,杨兆符朝郑器远盯了一眼,心中不知在想什么。
过不两日,许王就从封地被调入京城,说是料理嘉王丧事,实际上刚入京今上就叫他署理宗人府之事,赐左宗人之职。
说是署理宗人府,实则因为有了这个官位,许多朝廷大臣也得巴结他起来了。朝廷风气一转,过不了几天,礼部尚书吉英终于完成夙愿,入阁参政了。
此时此刻,南边的理王也已接获了消息,正是怀孕辛苦的时候,琴袖已预感不妙,先教理王把财产一部分偷偷转出交给李沛,然后做好迎接噩耗的准备。
夏日最热的时候,琴袖怀胎也最辛苦,忽然有一日吴王府外头来了个什么什么太监,带了两句话:“皇上旨意,理王改封到衢州。宗人府消息,理王一家暂居衢州知府衙门之中,王府待户部批出银两另造。”
闻知此讯,琴袖依然觉出不对了:户部另造?恐怕是没有下文的事了!
王妃陈氏为此哭哭啼啼,难过伤心。可是理王担忧的不是这个,而是琴袖的身子。
她肚子才大起来没几日,衢州又地在山陬,行路不便,叫她一个有孕之人如何承当,便向宁波镇守太监请求缓行。
话放了没两日,琴袖当时正在炎天暑热中用冰水敷脸解暑,忽然外头一队人马破门而入,吓得上下仆人都不敢动。
众人都很错愕,理王便从房中走出大声喝问:“你们是做什么的?”
来人也不避讳,只道:“我们是锦衣卫的人,皇上有旨,理王一家即刻去衢州就藩,我们是来送王爷的!”
还没等理王反应,那群人都推推搡搡将理王强推出了门,又把王妃陈氏和琴袖拉出房外,拉上马背,不顾琴袖身体,催马快走。
理王来不及发火,只见那些人个个手持刀枪棍棒,面露凶色,着实不好对付。自己几个管家和下人都像是罪人一样被许多军士挤在当中,低头连前路都不敢看。
宁波府内大小百姓前来观看,他们因受理王恩惠,免去提心吊胆假充倭寇之苦,一见理王被这样一群人夹带着走了,都大为不平,纷纷呵斥那些锦衣卫番子。这个说:“把理王害成这样真不是人。”那个道:“王爷此去不知何时回来,今上不知听信谁的谗言,要把理王爷赶走了……”
这些话早被耳朵尖的锦衣卫听去了,飞马回报京城。今上闻后大怒,下令宁波全府百姓今年赋税加重一倍,交不出来重刑打死,理王当时已去衢州,也无计可施。
那些锦衣卫根本不让理王休息,日夜不停地赶去,才过了五日理王就到了衢州。
衢州知府并不来迎,只是旨意上说要他们住在知府衙门里,可是琴袖他们竟连衢州城都进不去,徘徊在外许久好容易找了一座看起来还算整洁的府邸,把理王一家赶进去住。
这座府邸原是衢州知府在乡下的别墅,理王与琴袖做贼一般日日在内叫人看管,不许出门一步,与外面断了消息,理王甚是担忧。
琴袖身子也不太好,来时中了暑气,三两日吐个没完,急得理王团团转,可是外头连个医生也不派进来,根本看不了病。
理王几次想出去跟这帮人拼命,好歹被琴袖劝回来,看见他为自己这样担心,咬着牙也把病熬了熬,幸好王妃陈氏身边的明珠稍稍懂些医药之术,自己写了个方子找人抓了把药,琴袖吃了倒也略好一些。
可是,看着外头的锦衣卫越来越多,琴袖不祥的预感也越来越重,日后前路如何,真是难以预测,只盼李沛那边能有些作用了。
不出她所料,之后几个月间,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按制,平时常朝只需要部院首长大臣来面圣即刻,每隔五日则百官朝会一次,称之为“百官大朝会”也叫“五日起居”。
五日起居之期一到,百官在京釐务者,浩浩荡荡都入宫朝参,群臣过天成门、神极门、龙宙门,方入皇徽门,左楼大鼓三通,右楼又撞钟三巡。百官在首辅宰相之后,遥遥望北肃拜。又入紫宸门,门左右有两只大象守护,气势极雄。
中常侍邱大功携内官太监持节立于紫宸门口,旌旗蔽空,宰相又率百官请旨入宫,中常侍于是回紫宸殿请旨。皇帝允旨,派邱大功宣旨于紫宸门前。
邱大功挺立门前,大声传旨:“准一切在京厘务之官朝参。”一声令下以后,太常寺乐官班首率乐官四百八十六人奏丹陛大乐《地平天成之曲》,乐声雄洪,传遍整个皇宫,宰相领旨,率百官入紫宸门,公卿百官分列两旁,以蛾眉两班登阼阶,东班为文官、西班为武官,分立而定,乐声骤止。
是时,有四对宦官出列,拿着大黄丝鞭,狠狠朝地上甩去,二人一组,各响净鞭三下,该响十二下。众官霎时安静下来,整个皇宫一片阒寂,几能听见针落之声。
忽然,赞乐官响板,四百八十六人奏《表正万方之曲》,皇上御驾款款而来,登阶,升座,众官肃立,其时,乐官改奏《遐迩宾服之曲》,待主上坐定,太监降帘,百官在丹陛之前行再拜稽首之礼。
乐声止,首辅大学士转向面对群臣,大声下令:“山呼——”一切公卿大臣在京大小厘务官员等面对紫宸殿山呼万岁三次:“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震如雷,地动山摇。
次后,各部院公卿大臣启奏,其余官员在外等候,若主上垂问,点及大臣官职,则该大臣进殿,在内回答主上之问即可。
今日朝会,今上只盯着郑器远说话,今上乃道:“理王借住吴王府已有一段时日,朕想让他就近改封封地,以免舟车劳顿之苦。”
郑器远听这话苗头不对,便问道:“皇上,改封封地都要宗人府许可,先要由宗人府审理,然后宗册变更,若是封地不同,玉牒也要更改,牵一发而动全身,望皇上三思啊。”
今上眉头一蹙道:“不过就是改个地名,有什么困难的,宗人府没人了吗?做这点事也做不来?朕这道旨意发了多久,你们内阁连道圣旨也拟不出来。”
这时杨继庸挺身上前道:“皇上,这是皇室宗亲之事,本非内阁所能管,内阁不敢擅权做主。”
今上越发不高兴,道:“杨阁老此言未免过迂。”
郑器远又忙道:“皇上,改封之地在何处?可否已兴建王府?”
今上答之不出,不肯发话,默默朝郑器远瞪了一眼,郑器远见主上无话,也不敢再问下去以免惹恼今上。不料今上忽然说道:“朕以为宗人府总要有个亲王在京城做个臂膀,朕也常思几个兄弟的好处,想调许王入京帮忙,不知郑阁老意下如何?”
郑器远看了一眼杨继庸,杨继庸便说:“许王先帝时已命就藩,覆水难收,又无大功,况且资历尚且在宗室之中也不过是小辈,怎么能主持宗人府呢?”
今上一听又吃了闭门羹,气得翻白眼,可是就是说不过两个大臣。
这时候新任的太常寺卿杨兆符忽然出来说了一句:“许王为皇上至亲,嘉王丧事未能周祥,事发突然王陵尚未竣工,草草安置并非皇上本意,皇上日理万机也不免分身乏术,难以在此处尽善尽美。若能由许王出面料理嘉王丧事,既能一全亲亲之义又能料理好丧事,岂非两全其美?”
今上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定睛一看,眼前说话的竟是一个面目清秀的官员,看样子年岁也不大,三四十的人却已做了三品官。看这面相似乎有些眼熟,以前在哪里见过,但又想不起来了。于是问道:“你就是新上任的太常卿?”
杨兆符忙躬身一笑道:“微臣太常寺卿杨兆符,叩见圣上。”
看他点头哈腰的动作,今上忽然想起这个人来了:曾经在吉英府上见过这个人,当时还是个四品光禄寺少卿,现在他当了皇帝,吉英也是扬眉吐气,暗示之下把这个杨兆符调到太常寺当太常卿,所以今上看着眼熟。
“杨兆符所奏甚是有理。”今上说罢,杨继庸就朝杨兆符怒斥道:“太常寺是管礼仪教化的,你是什么出身?光禄寺管做饭的罢了,皇上天恩升你做太常卿,如今做了太常卿还是一个管饭的脑子吗?”
杨继庸这一番话把杨兆符说得低头噤声,倒是礼部尚书吉英忙说:“他讲得也没什么大错,许王料理嘉王丧事……”
杨继庸忙道:“吉老也犯糊涂了?”
不想今上呵斥道:“就依吉礼部和杨兆符所奏去办!内阁不必拟旨,此是朕的家事,教翰林院拟旨就是了。”
杨继庸望向郑器远,希望他再多说一句话,不想郑器远一缩脖子也闷然应承下来,他心中已觉失望之极:郑器远一味小心谨慎想保住首辅之位,越是如此越是容易丢了官位啊。
随后百官又奏报了一些公务,待众官徐徐退出大殿,杨兆符朝郑器远盯了一眼,心中不知在想什么。
过不两日,许王就从封地被调入京城,说是料理嘉王丧事,实际上刚入京今上就叫他署理宗人府之事,赐左宗人之职。
说是署理宗人府,实则因为有了这个官位,许多朝廷大臣也得巴结他起来了。朝廷风气一转,过不了几天,礼部尚书吉英终于完成夙愿,入阁参政了。
此时此刻,南边的理王也已接获了消息,正是怀孕辛苦的时候,琴袖已预感不妙,先教理王把财产一部分偷偷转出交给李沛,然后做好迎接噩耗的准备。
夏日最热的时候,琴袖怀胎也最辛苦,忽然有一日吴王府外头来了个什么什么太监,带了两句话:“皇上旨意,理王改封到衢州。宗人府消息,理王一家暂居衢州知府衙门之中,王府待户部批出银两另造。”
闻知此讯,琴袖依然觉出不对了:户部另造?恐怕是没有下文的事了!
王妃陈氏为此哭哭啼啼,难过伤心。可是理王担忧的不是这个,而是琴袖的身子。
她肚子才大起来没几日,衢州又地在山陬,行路不便,叫她一个有孕之人如何承当,便向宁波镇守太监请求缓行。
话放了没两日,琴袖当时正在炎天暑热中用冰水敷脸解暑,忽然外头一队人马破门而入,吓得上下仆人都不敢动。
众人都很错愕,理王便从房中走出大声喝问:“你们是做什么的?”
来人也不避讳,只道:“我们是锦衣卫的人,皇上有旨,理王一家即刻去衢州就藩,我们是来送王爷的!”
还没等理王反应,那群人都推推搡搡将理王强推出了门,又把王妃陈氏和琴袖拉出房外,拉上马背,不顾琴袖身体,催马快走。
理王来不及发火,只见那些人个个手持刀枪棍棒,面露凶色,着实不好对付。自己几个管家和下人都像是罪人一样被许多军士挤在当中,低头连前路都不敢看。
宁波府内大小百姓前来观看,他们因受理王恩惠,免去提心吊胆假充倭寇之苦,一见理王被这样一群人夹带着走了,都大为不平,纷纷呵斥那些锦衣卫番子。这个说:“把理王害成这样真不是人。”那个道:“王爷此去不知何时回来,今上不知听信谁的谗言,要把理王爷赶走了……”
这些话早被耳朵尖的锦衣卫听去了,飞马回报京城。今上闻后大怒,下令宁波全府百姓今年赋税加重一倍,交不出来重刑打死,理王当时已去衢州,也无计可施。
那些锦衣卫根本不让理王休息,日夜不停地赶去,才过了五日理王就到了衢州。
衢州知府并不来迎,只是旨意上说要他们住在知府衙门里,可是琴袖他们竟连衢州城都进不去,徘徊在外许久好容易找了一座看起来还算整洁的府邸,把理王一家赶进去住。
这座府邸原是衢州知府在乡下的别墅,理王与琴袖做贼一般日日在内叫人看管,不许出门一步,与外面断了消息,理王甚是担忧。
琴袖身子也不太好,来时中了暑气,三两日吐个没完,急得理王团团转,可是外头连个医生也不派进来,根本看不了病。
理王几次想出去跟这帮人拼命,好歹被琴袖劝回来,看见他为自己这样担心,咬着牙也把病熬了熬,幸好王妃陈氏身边的明珠稍稍懂些医药之术,自己写了个方子找人抓了把药,琴袖吃了倒也略好一些。
可是,看着外头的锦衣卫越来越多,琴袖不祥的预感也越来越重,日后前路如何,真是难以预测,只盼李沛那边能有些作用了。
不出她所料,之后几个月间,事情变得越来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