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君昏臣佞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潼关告急,高仙芝的求援奏疏递进长安时已是深夜,李隆基披衣而起,睁着通红的睡眼,抿唇看着奏疏,冷肃的脸庞一言不发。
“短短半月,为何潼关的六万守军便折损了两万余?”李隆基脸色难看地喃喃道。
高力士是递奏疏的人,此时站在李隆基身后一脸的瞌睡,但仍强打着精神。
自安禄山起兵造反后,李隆基终于恢复了一代明君气象,早就吩咐过高力士,平叛前线的任何军情必须马上禀奏,无论任何时辰,任何地点。
高力士记住了,于是今天半夜仍壮着胆子叫醒了李隆基。
“陛下,老奴以为……是否召杨相陈相郭老将军他们来商议一下?”高力士小心翼翼地谏道。
李隆基面无表情,冷着脸仍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奏疏,良久,从鼻孔里轻轻嗯了一声。
高力士会意,马上出殿命人宣召杨国忠,陈希烈和郭子仪。
天子半夜召见必有大事,三位重臣在自家府邸里被人叫醒后丝毫不敢耽搁,立马穿戴整齐入宫。
兴庆宫内灯火通明,三位重臣已没了睡意,将高仙芝的求援奏疏轮流看了一遍后,君臣陷入沉默。
李隆基眼皮耷拉,似乎睡意未醒,但急促的呼吸和老人特有的喉咙里发出的痰音显示他并非在打瞌睡,而是整个人处于紧张状态。
陈希烈神情焦急,欲言又止,郭子仪表情沉稳,捋须沉思,唯独杨国忠目光闪动,神情很严肃,却不知在想着什么。
半晌后,李隆基叹道:“潼关告急,长安已无兵马可援,诸卿议一议,此事当如何处之?”
陈希烈看了看杨国忠,见他没有说话的意思,于是首先道:“陛下,老臣以为,无论如何还是要驰援潼关的,不如从长安戍卫中再调拨一两万赶赴潼关,解高大将军燃眉之急。”
杨国忠摇头道:“陈相此言差矣,长安城如今只剩了三万守军,南方各州县的驻军仍在进京勤王的路上,论脚程至少要一个月才能赶到长安,长安城无论如何不可再外调兵马了,否则天子国都便成了一座空城,教陛下如何自处?”
陈希烈不满地道:“那依杨相之意,该如何处置?”
杨国忠先看了看李隆基的脸色,见他并无生气的意思,这才缓缓道:“陛下,臣以为可临时在长安城内招募新兵,再调拨几位将领送新兵去潼关,在去潼关的路上,将领不停操练新兵,操练几日后,约莫勉强能用得上了,如此既不必动用长安守军,也能驰援高仙芝……”
郭子仪白眉一皱,沉声道:“杨相此话简直是胡说八道,临时招募的新兵,几乎与市井百姓无异,指望这些人抄起兵器守潼关,战事一起他们便会扔了兵器抱头鼠窜,一人逃跑,全军士气皆被影响,潼关反而会更危急,陛下,杨相此言万不可取。”
杨国忠不慌不忙道:“郭老将军或许不知,长安城人口超百万,市井中大量青壮男子,从贩夫走卒到商贾衙差,国难之时臣民皆须为国分忧,戍关征战之事从来不仅仅是军队将士的责任,举凡大唐臣民皆有抗敌之责,若能募集长安城青壮,数日内便可多出十万大军,这十万大军纵然再不济,以十当一总不难吧?”
李隆基皱了皱眉,他在登基之前也是掌过兵的人,自然很清楚杨国忠这番话不可取。
普通百姓跟军队将士是两个概念,纯粹以数量来做比较完全没意义。
但是如今潼关和长安皆在万分危急关头,南方的勤王军队迟迟不至,各地军镇节度使的军队有的还在路上,有的已陷入战争泥沼难以动弹,李隆基骤然发觉自己能调动的军队已只剩下长安的三万守军了。
如此危急的时刻,杨国忠的谏言就算再荒谬,李隆基也不得不认真思考起来。因为他已没有别的选择了。
“征募长安市井百姓为兵,赶赴潼关救急,似乎……嗯,郭老将军认为不可取?”李隆基侧头望向郭子仪。
郭子仪见李隆基似有意动之色,心中不由大急,起身道:“陛下,万万不可取!百姓临时募兵,短短几日操练便让他们上战场,非但对守潼关无益,反而会影响潼关守军的士气,一名百姓扔下兵器逃跑,马上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最后成百上千,大家都跑了,就连真正的守关将士也会跟着跑,老臣一生领兵,此话绝无虚妄,还请陛下三思。”
李隆基叹道:“然则,潼关告急,眼看要被安禄山破了,朕拿不出军队驰援潼关,长安城迟早保不住,郭老将军可有办法?”
郭子仪顿时沉默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厉害的将军,手中无兵可用也是徒劳。
杨国忠眼珠转了转,又道:“陛下,臣以为不但可募长安市井百姓为兵,守潼关的将领也当仔细参详一番。高仙芝固为国朝名将,可他凭借潼关易守难攻的天险,守关半月便折损两万多人马,臣以为高仙芝可能不适合继续领兵守关了。”
要说杨国忠明明没什么本事,却颇受李隆基的重用,不仅仅是杨贵妃的原因,而是这个没本事的人说话却特别有技巧,往往能够一言道出李隆基的心思。
李隆基刚接到高仙芝的求援奏疏时,内心就对高仙芝造成如此大的伤亡颇为不满,只是国朝大将为君上征战,李隆基不好说出伤人的话。
结果此刻伤人的话却被杨国忠说了出来。
李隆基眉梢一挑,饶有兴致地道:“国忠有何高见,朕愿闻其详。”
杨国忠道:“高仙芝曾经是安西节度使,安西荒蛮之地,万里黄沙,高仙芝领兵习惯了平原大漠交战,但守关却是城池攻防战,高仙芝之长处并不在此,从潼关折损如此严重的情势可以看得出,高仙芝此人并不擅长守关,臣以为不如换将。”
李隆基愈发有兴趣了,笑道:“哦?国忠觉得可换何人为守关之将?”
杨国忠毫不犹豫地道:“臣以为,可换哥舒翰。”
哥舒翰这个人选,是杨国忠深思熟虑过的。
长安朝堂向来有党系,哥舒翰就是杨国忠一党。当年为了对付李林甫,李隆基刻意培植杨国忠的朝堂势力,不但让杨国忠身兼二十余职,而且有意无意地鼓励杨国忠多与朝臣来往。
这便是李隆基另一个昏聩的表现了。当年的韦坚案,时任河西节度使的皇甫惟明只不过跟当时的刑部尚书韦坚逛过一次夜市,就被李隆基借题发挥搞成了大案,韦坚和皇甫惟明皆被赐死。
没别的原因,就因为韦坚和皇甫惟明是东宫太子一党,李隆基要打压太子,于是拿这二人开刀立威。
而到了杨国忠这里,李隆基却对杨国忠结交边将哥舒翰睁只眼闭只眼,以默许的态度任由二人来往亲密。
因为李隆基需要杨国忠快速成长起来,在朝堂里占据一定的势力,将李林甫取而代之,也给太子造成一定的威胁。
于是在李隆基的默许下,杨国忠刻意结交朝臣边将,包括顾青和哥舒翰,杨国忠结交边将的目的其实没那么不可告人,他并无造反的心思,笼络边将纯粹是为了对付安禄山。
事到如今,潼关告急,杨国忠作为右相,此时却丝毫没有为大唐社稷国运打算,第一反应就是换掉与他关系一般的高仙芝,换上自己一党的哥舒翰。
其实若非顾青的安西军正深陷洛阳无暇他顾,杨国忠的本意更倾向让顾青去守潼关。
毕竟顾青出手比哥舒翰大方多了。
守潼关固然艰险,可一旦守住了,收益也是极高的,将来若平叛后论功,谁守住潼关必然会被李隆基列为功劳簿第一,不但升官晋爵,哪怕图列凌烟阁功臣像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如此肥美的差事不能交给顾青,只能退而求次,交给第二号杨党亲信哥舒翰,也算没流外人田了。
说来或许没人相信,直到大唐危在旦夕的此时,连李隆基都焦急忧虑不已,杨国忠却仍无任何慌张的情绪。
在他看来,安禄山叛乱只是大唐的小风波,不足为虑,区区十五万叛军,从北打到南已折损了几万,如今只剩十来万了,怎么可能推倒盛世坚墙?不可能的,朝廷一旦回过神来,反手便可轻松平定,所以杨国忠现在要做的是在这场战争里捞足政治资本,将他的同党捧上去。
不仅杨国忠是这般想法,此时包括长安朝堂的大部分朝臣都是这般想法,哪怕安禄山兵临潼关了,朝臣们仍不相信大唐盛世会如此轻易推翻。
“哥舒翰患有风疾,恐怕……”李隆基迟疑地摇头。
当初他派去的太医已回到长安,李隆基终于相信哥舒翰是真患了风疾。
杨国忠急忙道:“陛下,哥舒翰虽患风疾,但守潼关不需他亲自上阵厮杀,只需坐在后方运筹帷幄便可,国难当头,陛下可拟旨一道,哥舒翰久沐皇恩,必识大体,纵然沉疴病疾,亦会为吾皇鞠躬尽瘁。”
“相比高仙芝,哥舒翰亦是百战老将,生平未尝一败,在大唐素有‘常胜将军’之美誉,陛下若任哥舒翰守潼关,他定不会辜负陛下厚望的。”
潼关告急,高仙芝的求援奏疏递进长安时已是深夜,李隆基披衣而起,睁着通红的睡眼,抿唇看着奏疏,冷肃的脸庞一言不发。
“短短半月,为何潼关的六万守军便折损了两万余?”李隆基脸色难看地喃喃道。
高力士是递奏疏的人,此时站在李隆基身后一脸的瞌睡,但仍强打着精神。
自安禄山起兵造反后,李隆基终于恢复了一代明君气象,早就吩咐过高力士,平叛前线的任何军情必须马上禀奏,无论任何时辰,任何地点。
高力士记住了,于是今天半夜仍壮着胆子叫醒了李隆基。
“陛下,老奴以为……是否召杨相陈相郭老将军他们来商议一下?”高力士小心翼翼地谏道。
李隆基面无表情,冷着脸仍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奏疏,良久,从鼻孔里轻轻嗯了一声。
高力士会意,马上出殿命人宣召杨国忠,陈希烈和郭子仪。
天子半夜召见必有大事,三位重臣在自家府邸里被人叫醒后丝毫不敢耽搁,立马穿戴整齐入宫。
兴庆宫内灯火通明,三位重臣已没了睡意,将高仙芝的求援奏疏轮流看了一遍后,君臣陷入沉默。
李隆基眼皮耷拉,似乎睡意未醒,但急促的呼吸和老人特有的喉咙里发出的痰音显示他并非在打瞌睡,而是整个人处于紧张状态。
陈希烈神情焦急,欲言又止,郭子仪表情沉稳,捋须沉思,唯独杨国忠目光闪动,神情很严肃,却不知在想着什么。
半晌后,李隆基叹道:“潼关告急,长安已无兵马可援,诸卿议一议,此事当如何处之?”
陈希烈看了看杨国忠,见他没有说话的意思,于是首先道:“陛下,老臣以为,无论如何还是要驰援潼关的,不如从长安戍卫中再调拨一两万赶赴潼关,解高大将军燃眉之急。”
杨国忠摇头道:“陈相此言差矣,长安城如今只剩了三万守军,南方各州县的驻军仍在进京勤王的路上,论脚程至少要一个月才能赶到长安,长安城无论如何不可再外调兵马了,否则天子国都便成了一座空城,教陛下如何自处?”
陈希烈不满地道:“那依杨相之意,该如何处置?”
杨国忠先看了看李隆基的脸色,见他并无生气的意思,这才缓缓道:“陛下,臣以为可临时在长安城内招募新兵,再调拨几位将领送新兵去潼关,在去潼关的路上,将领不停操练新兵,操练几日后,约莫勉强能用得上了,如此既不必动用长安守军,也能驰援高仙芝……”
郭子仪白眉一皱,沉声道:“杨相此话简直是胡说八道,临时招募的新兵,几乎与市井百姓无异,指望这些人抄起兵器守潼关,战事一起他们便会扔了兵器抱头鼠窜,一人逃跑,全军士气皆被影响,潼关反而会更危急,陛下,杨相此言万不可取。”
杨国忠不慌不忙道:“郭老将军或许不知,长安城人口超百万,市井中大量青壮男子,从贩夫走卒到商贾衙差,国难之时臣民皆须为国分忧,戍关征战之事从来不仅仅是军队将士的责任,举凡大唐臣民皆有抗敌之责,若能募集长安城青壮,数日内便可多出十万大军,这十万大军纵然再不济,以十当一总不难吧?”
李隆基皱了皱眉,他在登基之前也是掌过兵的人,自然很清楚杨国忠这番话不可取。
普通百姓跟军队将士是两个概念,纯粹以数量来做比较完全没意义。
但是如今潼关和长安皆在万分危急关头,南方的勤王军队迟迟不至,各地军镇节度使的军队有的还在路上,有的已陷入战争泥沼难以动弹,李隆基骤然发觉自己能调动的军队已只剩下长安的三万守军了。
如此危急的时刻,杨国忠的谏言就算再荒谬,李隆基也不得不认真思考起来。因为他已没有别的选择了。
“征募长安市井百姓为兵,赶赴潼关救急,似乎……嗯,郭老将军认为不可取?”李隆基侧头望向郭子仪。
郭子仪见李隆基似有意动之色,心中不由大急,起身道:“陛下,万万不可取!百姓临时募兵,短短几日操练便让他们上战场,非但对守潼关无益,反而会影响潼关守军的士气,一名百姓扔下兵器逃跑,马上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最后成百上千,大家都跑了,就连真正的守关将士也会跟着跑,老臣一生领兵,此话绝无虚妄,还请陛下三思。”
李隆基叹道:“然则,潼关告急,眼看要被安禄山破了,朕拿不出军队驰援潼关,长安城迟早保不住,郭老将军可有办法?”
郭子仪顿时沉默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厉害的将军,手中无兵可用也是徒劳。
杨国忠眼珠转了转,又道:“陛下,臣以为不但可募长安市井百姓为兵,守潼关的将领也当仔细参详一番。高仙芝固为国朝名将,可他凭借潼关易守难攻的天险,守关半月便折损两万多人马,臣以为高仙芝可能不适合继续领兵守关了。”
要说杨国忠明明没什么本事,却颇受李隆基的重用,不仅仅是杨贵妃的原因,而是这个没本事的人说话却特别有技巧,往往能够一言道出李隆基的心思。
李隆基刚接到高仙芝的求援奏疏时,内心就对高仙芝造成如此大的伤亡颇为不满,只是国朝大将为君上征战,李隆基不好说出伤人的话。
结果此刻伤人的话却被杨国忠说了出来。
李隆基眉梢一挑,饶有兴致地道:“国忠有何高见,朕愿闻其详。”
杨国忠道:“高仙芝曾经是安西节度使,安西荒蛮之地,万里黄沙,高仙芝领兵习惯了平原大漠交战,但守关却是城池攻防战,高仙芝之长处并不在此,从潼关折损如此严重的情势可以看得出,高仙芝此人并不擅长守关,臣以为不如换将。”
李隆基愈发有兴趣了,笑道:“哦?国忠觉得可换何人为守关之将?”
杨国忠毫不犹豫地道:“臣以为,可换哥舒翰。”
哥舒翰这个人选,是杨国忠深思熟虑过的。
长安朝堂向来有党系,哥舒翰就是杨国忠一党。当年为了对付李林甫,李隆基刻意培植杨国忠的朝堂势力,不但让杨国忠身兼二十余职,而且有意无意地鼓励杨国忠多与朝臣来往。
这便是李隆基另一个昏聩的表现了。当年的韦坚案,时任河西节度使的皇甫惟明只不过跟当时的刑部尚书韦坚逛过一次夜市,就被李隆基借题发挥搞成了大案,韦坚和皇甫惟明皆被赐死。
没别的原因,就因为韦坚和皇甫惟明是东宫太子一党,李隆基要打压太子,于是拿这二人开刀立威。
而到了杨国忠这里,李隆基却对杨国忠结交边将哥舒翰睁只眼闭只眼,以默许的态度任由二人来往亲密。
因为李隆基需要杨国忠快速成长起来,在朝堂里占据一定的势力,将李林甫取而代之,也给太子造成一定的威胁。
于是在李隆基的默许下,杨国忠刻意结交朝臣边将,包括顾青和哥舒翰,杨国忠结交边将的目的其实没那么不可告人,他并无造反的心思,笼络边将纯粹是为了对付安禄山。
事到如今,潼关告急,杨国忠作为右相,此时却丝毫没有为大唐社稷国运打算,第一反应就是换掉与他关系一般的高仙芝,换上自己一党的哥舒翰。
其实若非顾青的安西军正深陷洛阳无暇他顾,杨国忠的本意更倾向让顾青去守潼关。
毕竟顾青出手比哥舒翰大方多了。
守潼关固然艰险,可一旦守住了,收益也是极高的,将来若平叛后论功,谁守住潼关必然会被李隆基列为功劳簿第一,不但升官晋爵,哪怕图列凌烟阁功臣像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如此肥美的差事不能交给顾青,只能退而求次,交给第二号杨党亲信哥舒翰,也算没流外人田了。
说来或许没人相信,直到大唐危在旦夕的此时,连李隆基都焦急忧虑不已,杨国忠却仍无任何慌张的情绪。
在他看来,安禄山叛乱只是大唐的小风波,不足为虑,区区十五万叛军,从北打到南已折损了几万,如今只剩十来万了,怎么可能推倒盛世坚墙?不可能的,朝廷一旦回过神来,反手便可轻松平定,所以杨国忠现在要做的是在这场战争里捞足政治资本,将他的同党捧上去。
不仅杨国忠是这般想法,此时包括长安朝堂的大部分朝臣都是这般想法,哪怕安禄山兵临潼关了,朝臣们仍不相信大唐盛世会如此轻易推翻。
“哥舒翰患有风疾,恐怕……”李隆基迟疑地摇头。
当初他派去的太医已回到长安,李隆基终于相信哥舒翰是真患了风疾。
杨国忠急忙道:“陛下,哥舒翰虽患风疾,但守潼关不需他亲自上阵厮杀,只需坐在后方运筹帷幄便可,国难当头,陛下可拟旨一道,哥舒翰久沐皇恩,必识大体,纵然沉疴病疾,亦会为吾皇鞠躬尽瘁。”
“相比高仙芝,哥舒翰亦是百战老将,生平未尝一败,在大唐素有‘常胜将军’之美誉,陛下若任哥舒翰守潼关,他定不会辜负陛下厚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