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宁可自己多冒险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0114 宁可自己多冒险
“老兵王亮?”
“哦,我知道,就是最近那个挺火的老兵,上过寻人节目《找到你》,这几天好像在微博上搞直播呢。”
“一个老兵,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直播?喊麦?天佐?”
“狗屁,老爷子是在部队里面做直播,直播部队训练,直播战士的日常生活,从炊事员到作战员,从士兵到基层干部,还讲一些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是那些喊麦的妖艳贱货能比的吗?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对!他的直播我也看了,真的特别感人,我是一边看一边哭。赵超,你刚刚不是问我眼睛咋肿了吗?我没好意思说,现在可以告诉你,就是昨天晚上被老首长给弄的。哭死!哭晕过去!”
赵超和思文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下,原来他们的媒人是王亮啊!
得好好感谢一下!
听到同事们的议论,周勇涛只感觉自己浑身躁动了起来,来自部队的召唤。
周勇涛:“直播在哪?帮我找出来。”
“好哩,主任。”
直播,还在继续。
————————
画面里出现的还是王亮。
“之前那位网友的问题还没有回答完,咱们继续,战争年代的排雷兵讲完了,接下来咱们唠唠和平年代的排雷兵。”
只间王亮讲道:“和平年代也需要排雷啊,实弹演习中遗留下来的哑弹、中越边遗留下来的那些触目惊心花样百出的地雷。这些都得去排啊。”
评论区。
“老首长,说好了不煽情,刚刚又让你搞哭了,忠诚和他的战友们我都记下了,等我忙完年底的事情,就到云省去看看,给他们烧点纸钱,陪他们喝点酒。”
“以前感觉内心挺浮躁的,无意间看了您的直播,心一下子就沉了下来,我好像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谢谢您带给我的感动!”
“拥军!拥军!”
“老首长长命百岁!”
“不,是万岁万岁!”
“祖国万岁!中国军人万岁!老首长万岁!”
“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看到评论区正能量爆棚,王亮很是欣慰,干劲更足了。
“咱们先来讲中越边境遗留下来的雷。中越边境雷区附近不但有人居住,还有群众栽种的经济林和耕种的田地。人民的利益为重,这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应该付诸于行动之中。我们解放军就是这样,宁可自己多冒点险,也不让群众损半点利。”
“我们国家已经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排雷活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一次是1992年至1994年,第二次是1997年至1999年。当然,直到现在,小规模的排雷行动仍旧在继续,从未中止过。”
“我旁边的这位少校曾经就参加过边境的排雷行动。”
少校立正,并向网友们敬了一个军礼。
王亮边回忆边开始了讲述。
排雷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是确保边境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清理出安全土地,开通边贸通道和边境贸易点。
开辟可耕种的数百万亩良田土地。
如何确保雷场的地雷已经彻底排净?
把土地交给政府使用的标准是什么?
每完成200平方米区域的排雷工作,扫雷官兵都要手拉手,在清扫出的安全区域走一遍,确保100%安全后才移交给地方政府。
二零一五年,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在中越边境云省段展开了排雷行动。省军区抽选的400余名扫雷官兵,用青春与担当、热血与奉献,在边陲雷场续写着和平使命。
五十一片雷区、九十五个雷场,全都分布在群山连绵、植被茂密的边界一线。
在坡陡林密的山岳丛林地排雷,大型机械排雷设备根本就没有办法派上用场,人工搜排又难以清除泥土中被根藤缠绕的爆炸物,所以爆破排雷与人工搜排相结合的方式成了最佳选择。
爆破排雷所使用的爆破筒,每节装有两公斤的炸药。
爆破排雷装药量越多,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越大,引爆排除的地雷就越多。
少校:“在那一带排雷,扫雷爆破筒最多只能用三节。”
王亮:“爆破作业增加一次,危险就增多一份。低装药量在雷场实施多次爆破作业,排雷官兵们要面临的危险是可想而知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原来,雷场在山顶上,与山下边民房屋直线距离仅仅两里远。如果爆破筒装药量太多,爆破时不仅声响大,而且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就会将边民门窗上的玻璃击碎。
没办法,排雷官兵们只得采取分段划片、小面积小装药爆破的方法,在雷场先实施爆破排雷,随后再进行人工搜排。
这样的排雷方法,外行人都只得,难度更大,危险系数更高。
626.6雷场位于老山雷区,必须要经过一段八十度的陡坡。
每次途经这段陡坡,身背几十公斤的排雷装具和运送扫雷爆破筒的官兵除了手脚并用,还不得不借助绳索上下坡。
曾经,有战士不慎摔倒,导致左手骨折。
其实,陡坡两边的山梁坡度较缓,完全可以走那边,更完全,更省力。
为什么不走呢?
少校云淡风轻地回答道:“陡坡两边山梁全是老百姓种植的竹子,如果从那走,就必须砍伐竹子才能通行。只要不给老百姓造成损失,我们就算是走走险路也没关系。”
王亮叹了口气,道:“对,官兵宁愿顶着烈日背着沉重的爆破筒多走几公里山路,也不愿踏着群众的庄稼地走近路。官兵们宁愿成倍增加作业量,也不愿意让群众受半点损失。因为,他们来排雷,为的就是保护好群众的利益。”
遗留在中越边境雷区的地雷种类多、数量大,稍有不慎就会触雷受伤或身亡。
排雷作业中,官兵把危险揽在自己身上。
只要群众不再受伤害我们哪怕牺牲在雷场都值得。
搜排出来的未爆弹,虽锈蚀不堪,但仍有杀伤力。
高强度的排雷作业,许多战士们穿坏靴子两三双,鞋垫大多是千疮百孔,脚底也磨出来不少血泡。
在四十度的高温下,身穿密不透风且几十公斤重的防护装具走下作业雷场,大汗淋漓,筋疲力尽。
脱水严重,口干舌燥,没有携带水的战士们只能就近喝山泉水解渴。
高温炎热,甚至很多战士的身体出现了溃烂……
0114 宁可自己多冒险
“老兵王亮?”
“哦,我知道,就是最近那个挺火的老兵,上过寻人节目《找到你》,这几天好像在微博上搞直播呢。”
“一个老兵,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直播?喊麦?天佐?”
“狗屁,老爷子是在部队里面做直播,直播部队训练,直播战士的日常生活,从炊事员到作战员,从士兵到基层干部,还讲一些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是那些喊麦的妖艳贱货能比的吗?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对!他的直播我也看了,真的特别感人,我是一边看一边哭。赵超,你刚刚不是问我眼睛咋肿了吗?我没好意思说,现在可以告诉你,就是昨天晚上被老首长给弄的。哭死!哭晕过去!”
赵超和思文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下,原来他们的媒人是王亮啊!
得好好感谢一下!
听到同事们的议论,周勇涛只感觉自己浑身躁动了起来,来自部队的召唤。
周勇涛:“直播在哪?帮我找出来。”
“好哩,主任。”
直播,还在继续。
————————
画面里出现的还是王亮。
“之前那位网友的问题还没有回答完,咱们继续,战争年代的排雷兵讲完了,接下来咱们唠唠和平年代的排雷兵。”
只间王亮讲道:“和平年代也需要排雷啊,实弹演习中遗留下来的哑弹、中越边遗留下来的那些触目惊心花样百出的地雷。这些都得去排啊。”
评论区。
“老首长,说好了不煽情,刚刚又让你搞哭了,忠诚和他的战友们我都记下了,等我忙完年底的事情,就到云省去看看,给他们烧点纸钱,陪他们喝点酒。”
“以前感觉内心挺浮躁的,无意间看了您的直播,心一下子就沉了下来,我好像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谢谢您带给我的感动!”
“拥军!拥军!”
“老首长长命百岁!”
“不,是万岁万岁!”
“祖国万岁!中国军人万岁!老首长万岁!”
“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看到评论区正能量爆棚,王亮很是欣慰,干劲更足了。
“咱们先来讲中越边境遗留下来的雷。中越边境雷区附近不但有人居住,还有群众栽种的经济林和耕种的田地。人民的利益为重,这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应该付诸于行动之中。我们解放军就是这样,宁可自己多冒点险,也不让群众损半点利。”
“我们国家已经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排雷活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一次是1992年至1994年,第二次是1997年至1999年。当然,直到现在,小规模的排雷行动仍旧在继续,从未中止过。”
“我旁边的这位少校曾经就参加过边境的排雷行动。”
少校立正,并向网友们敬了一个军礼。
王亮边回忆边开始了讲述。
排雷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是确保边境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清理出安全土地,开通边贸通道和边境贸易点。
开辟可耕种的数百万亩良田土地。
如何确保雷场的地雷已经彻底排净?
把土地交给政府使用的标准是什么?
每完成200平方米区域的排雷工作,扫雷官兵都要手拉手,在清扫出的安全区域走一遍,确保100%安全后才移交给地方政府。
二零一五年,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在中越边境云省段展开了排雷行动。省军区抽选的400余名扫雷官兵,用青春与担当、热血与奉献,在边陲雷场续写着和平使命。
五十一片雷区、九十五个雷场,全都分布在群山连绵、植被茂密的边界一线。
在坡陡林密的山岳丛林地排雷,大型机械排雷设备根本就没有办法派上用场,人工搜排又难以清除泥土中被根藤缠绕的爆炸物,所以爆破排雷与人工搜排相结合的方式成了最佳选择。
爆破排雷所使用的爆破筒,每节装有两公斤的炸药。
爆破排雷装药量越多,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越大,引爆排除的地雷就越多。
少校:“在那一带排雷,扫雷爆破筒最多只能用三节。”
王亮:“爆破作业增加一次,危险就增多一份。低装药量在雷场实施多次爆破作业,排雷官兵们要面临的危险是可想而知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原来,雷场在山顶上,与山下边民房屋直线距离仅仅两里远。如果爆破筒装药量太多,爆破时不仅声响大,而且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就会将边民门窗上的玻璃击碎。
没办法,排雷官兵们只得采取分段划片、小面积小装药爆破的方法,在雷场先实施爆破排雷,随后再进行人工搜排。
这样的排雷方法,外行人都只得,难度更大,危险系数更高。
626.6雷场位于老山雷区,必须要经过一段八十度的陡坡。
每次途经这段陡坡,身背几十公斤的排雷装具和运送扫雷爆破筒的官兵除了手脚并用,还不得不借助绳索上下坡。
曾经,有战士不慎摔倒,导致左手骨折。
其实,陡坡两边的山梁坡度较缓,完全可以走那边,更完全,更省力。
为什么不走呢?
少校云淡风轻地回答道:“陡坡两边山梁全是老百姓种植的竹子,如果从那走,就必须砍伐竹子才能通行。只要不给老百姓造成损失,我们就算是走走险路也没关系。”
王亮叹了口气,道:“对,官兵宁愿顶着烈日背着沉重的爆破筒多走几公里山路,也不愿踏着群众的庄稼地走近路。官兵们宁愿成倍增加作业量,也不愿意让群众受半点损失。因为,他们来排雷,为的就是保护好群众的利益。”
遗留在中越边境雷区的地雷种类多、数量大,稍有不慎就会触雷受伤或身亡。
排雷作业中,官兵把危险揽在自己身上。
只要群众不再受伤害我们哪怕牺牲在雷场都值得。
搜排出来的未爆弹,虽锈蚀不堪,但仍有杀伤力。
高强度的排雷作业,许多战士们穿坏靴子两三双,鞋垫大多是千疮百孔,脚底也磨出来不少血泡。
在四十度的高温下,身穿密不透风且几十公斤重的防护装具走下作业雷场,大汗淋漓,筋疲力尽。
脱水严重,口干舌燥,没有携带水的战士们只能就近喝山泉水解渴。
高温炎热,甚至很多战士的身体出现了溃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