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秦楚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让少将军把车马兵带走,就是想让李由觉得这仗还是能打一下的,”军事会议上,刘邦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希望他出来和我们野战,荥阳天下雄关,我可不想在这里死上一大半士卒。”
跟随刘邦前来的楚国军队,都对荥阳没有任何印象,只有之前刘邦经过三川时见过这雄关一次,对它的险要有很深的印象。
“我甚至觉得这里比函谷还要险要,”刘邦对与会的众人说道:“荥阳若在山东手中,那秦军就再也没法踏出关中一步,而如果荥阳在关中手中,群雄也休想攻灭秦国。”
“所以三川在魏则魏强秦弱,在秦则秦强魏弱?”夏侯婴问道,他已经听刘邦说过这话无数遍了。
“是的。”刘邦点点头。
“那当年秦国为了攻下三川死了多少人?”周苛饶有兴致地问道。
“几乎没损失,”刘邦说道,他也是做了功课的:“魏公子印是魏的三川守,也是商鞅的同学,商鞅招呼同学来叙旧,将其劫持,然后袭击三川魏军。”
“是的,”刘邦见众人都有些茫然之色,就又用力点点头:“雄关可以用计削弱,如果不想在关前血流成河,我们就要用些计谋去削弱李由。我们还劝他出来决战,若是可能的话再削弱他的军队一下。”
“怎么削弱?”曹参追问道。
刘邦犹豫了一会儿。
“你还没主意吗?”曹参又问道。
“不,”刘邦飞快地答道:“我早就想好了,可首要是让李由出来决战,若是他不肯出来了,那就弄巧成拙了——我们还是要先派使者,观察一下他的求战决心,如果他已经被秦廷逼得走投无路了,那自然就可以用计了。”
“关键,还是要看秦廷到底有多想逼死他。”刘邦最后总结道。
……
“少君,敖仓的兵马到了。”
荥阳的关门之上,门客对全身披挂的李由报告道。
现在李由身边总是围着一圈李家的门客,见咸阳使者的时候也不会让他们散去,李由难免担心使者会不会奉有郎中令的密令、甚至是皇帝的密旨要取自己性命。现在要是不带着几个门客,李由甚至不敢孤身去手下军官的营中,谁知道有没有人收到了什么密令、手书之类的东西。李由知道自己现在是全族最后的希望,如果自己今天一个不小心身死,那在明天就是全族覆灭的下场。
“嗯。”李由点点头,仍俯视着徐徐向关门而来的数千楚军,他们打着刘邦的旗号,就在荥阳的南面开始安营扎寨。
“来了多少?”片刻后,李由头也不回地问了一声。
那个门客露出些恼恨之色,低声答道:“来了五百。”
之前李由在敖仓驻扎了八百甲士,从敖仓到荥阳没有多远,居然就跑了一小半。
门客脸上的恼色更重,但说话的声音却低了很多:“少君将令一下,就有谣言流传,说少君是要集中全军到荥阳来投降,所以……所以……”
李由长叹口气没说什么,不光是谣言,还有他的威信也受到了咸阳的不停削弱,之前手下就生怕被咸阳使者看到和自己走近,现在脑袋灵活的都看得分明,咸阳恶意深深,三川守已经是岌岌可危;若是之前还有些人担心军法森严,或是把宝压在老丞相还能翻盘上的话,现在这种没眼光的人已经是越来越罕见了,逃跑的三百人显然也不再相信李由还能让后方官吏服从他的命令文书把自己当逃兵抓起来。
这种人,这荥阳之内还有多少呢?
“去楚军营地,”李由对门客说道:“替我去向刘邦下战书。”
“诺。”门客用力地抱了抱拳,向李由铿锵有力地大声应了一声。
李由站在关门之上,看着脚下的城门缓缓打开,看着那个门客一骑绝尘,向着楚军营地疾驰而去。
“不知道有多少人,此刻会想我是派人去议和、请降?”李由自言自语道,他并没有克制自己的声音,他虽然目视前方但声音还是飘向四周。
不少李由附近的秦军军官都听到了三川守的话,他们脸色都微微发白。
“他们都看错了我李由。”李由高声说道。
就这样一直在关门上等着,李由终于看到自己派去的使者离开楚军营地,用比去时更快的速度赶回。
“少君。”奔上城头后,门客对李由大声说道:“刘邦说三日后决战。”
“三日后吗?”李由脸颊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他精挑细选了几个死士带着少量人在敖仓虚张声势,不过这么一点儿布置骗不了楚军几天,等项羽攻下敖仓肯定就会回来和刘邦会师,那样秦军就连决战的机会都没有了。
“怎么办,少君?”门客有些焦急地问道:“刘邦无论如何都不肯答应明日决战。”
李由反复思量,最后艰难地点点头:“那就麻烦先生再去一趟,便三日后决战。”
要是三日后敖仓的楚军从北面过来,那也无法可想,李由只能默默祈祷自己的障眼法能多撑两天,或是楚军的行动不要太快,最后还有就是刘邦不要毁约。
再次目送使者全速赶去楚军营地,然后看到他比上次早得多地赶回。
“少君。”这次门客赶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气喘吁吁:“刘邦说他改主意了。”
“不打了?”李由心里猛地一紧。
“不是,他说若是少君肯出城十里,他就肯后日决战。”门客答道。
门客的回答没有让李由长出口气,反倒有种落入圈套的感觉。
在城头上踱了几步,李由又看看城南楚军的营寨:“后日?”
听到李由的确认问题后,门客用力点点头:“是,刘邦说无论如何他明日都要让全军休息一天,所以后日是最早的。”
“嗯。”李由点点头,轻声说道:“可以。”
“还有,少君。”门客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
“刘邦说,若是少君许可,就要臣立刻去回复他,他明日就后退十里扎营;如果少君明日再回他,他就只能后日后扎营,再过一天才能决战了。”
“去答复他。”李由不假思索地说道。
“少君。”门客深吸一口气:“这不是显得我们太急了吗?臣想便是明日回复也可,他难道真想强攻荥阳不成?”
李由苦笑了一声:“去吧,回复他可以——两日后决战,挺好,他想野战,我想速战,本来就是各有算盘,不然怎么打得起来?”
“不过,”在门客离开前,李由也提出了一个新要求:“我出城十里作战,他也要离营十里。”
第三次回来的时候,门客告诉李由对方同意了他的条件。
“刘邦没有车马兵,”门客三次去楚营,进一步确认了李由的战前侦查结论:“少君,等开战后,臣就帅全部车马直冲刘邦大麾,斩下他的首级献给少君。”
“等一会儿再说,”李由不置可否,但从神色上颇有赞同之意。
在门客的簇拥下,李由召集了手下军官发布任务,在会议的最后,李由对门客们说道:“此战大胜后,报捷朝廷,皇帝必会赦免老父,吾家荣辱,在此一举。”
门客轰然响应。
军官们都默默听着,李由扫了这些人一眼,他的话明是说给门客,其实也是说给这些军官听的,他需要将士们重新竖立起对自己的信心,还有对自己权威的敬畏之心:“吾父执掌朝廷权柄数十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岂是能轻易撼动的?皇帝又岂会不顾念吾父数十年辅佐苦劳?”
听到这话后军官们脸上表情变幻,还有人偷眼向旁听的咸阳监军使者看去——使者代表天子而来,三川守不管有什么想法,只要不公开投敌叛乱就没法不让使者旁听。
使者面无表情,对三川守的话不置可否。
……
“这他都答应了,还真是急于求战啊。”
使者走后,夏侯婴评价道。
“他们也让我们离营十里了,”刘邦说道:“他也想一举将我们击溃杀散。”
“那就要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了。”曹氏兄弟一起大笑起来。
“都准备好了吗?”刘邦转头看着周苛。
“都准备好了。”周苛点点头,又问道:“沛公,这么喊真的没问题?”
“当然没有了。”刘邦轻松地笑了一声:“三川守现在最忧患的肯定是部下对他的前途不安,你们看,他派来与我们议谈的都是他的门客而不是手下,要是他还能压得住军心,何至于此?我猜他就是动员全军的时候,都会说这是要为了恢复他们李家的权势而战。”
曹无伤摇了摇头。
“这么了?”刘邦问道。
“他一个楚人,何必如此?”曹无伤有些不解地说道。
“人各有志。”刘邦想了一下,然后简单地说道。
……
“少君。”
刚刚睡下的李由听到门外传来门客的声音:“楚军在城下骂阵。”
“为什么?”李由有些糊涂,自己同意决战了,他甚至还是那个更为积极的一方,时间、地点都定好了,楚军还来骂什么阵?难道楚军改主意要明日决战了?即使如此,楚军也可以派使者来请战啊,完全没有必要开骂啊。
“他们在骂什么?”李由高声问道。
门外的声音显得有些阴沉:“少君最好来听一下。”
李由匆匆起床,走出门外,看到已经围满了自己的门客,大家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带着门客,李由走到城楼上,还没到墙边他就已经听到南面传来的呼喊声。漆黑的夜空里,这声音传得很远、很远。
“秦人,不要替李斯打仗——”
“秦人,不要替李斯打仗——”
听了片刻,李由就听清了其中的一句。
其他的还有:
“秦人,不要陪着李斯死。”
听到这里,李由只感到手脚冰凉,他抬起头环顾四周,守卫在城墙上的官兵都有意无意地与他拉开了距离,火光里看不清人的面容,但李由感觉他们好像在躲闪着自己的目光。
若是放在吴广来攻荥阳的时候,这种喊声只会让秦军莫名其妙,但放在这个节骨眼,却会引起无穷的联想。现在紧紧围在李由身边的,只有他的门客了。
李由怔怔地呆在城楼上,听着楚军的喊声,一直等到天色将明。
当太阳再次照亮大地的时候,楚军就走出营外,整整齐齐地拔营向南而去,和约定的一样,刘邦会在距离荥阳更远的地方等着李由前去挑战。
李由转过身,大步走下城楼,回到自己的房间。
“少君。”门客中主降派领袖把其他人留在外面,自己跟了进来。
“少君,”匆匆坐下后,这个人压低了声音,急切地说道:“跟随少君作战的秦军,为什么要服从少君的军令呢?之前要不就是畏惧军法,或是担心故乡的家人,或是希望朝廷的赏赐——现在,谁还畏惧军法,或是担心少君能威胁他们的家人,或是认为能从少君这里得到朝廷的恩赏呢?”
“我知道先生忠心耿耿,”李由斩钉截铁地说道:“只是,不忠不义之事,我断然做不出来。”
门客深吸了一口气:“既然如此,那明日决战的时候,臣请为少君直冲刘邦大麾。”
“不!”李由再次否决了门客的谏言:“我亲自带队,去斩下刘邦的首级,我李家,还有三川乃至关中的安危,都在此一举。”
……
再过了一天,刘邦在夏侯婴、曹氏兄弟、周氏兄弟的簇拥下,带着三千楚军浩浩荡荡地开进战场,在他的对面,不到两千秦军正在整队。
刘邦把手一挥,就有一个骑兵冲上前去,对着秦阵大叫:“楚将刘邦,请三川守对话。”
喊了三遍了,对面的秦阵正中央分开,一个大将装束的秦将乘着辆兵车,没有带卫士和驭夫而是自己驾着车驶出了秦阵。
“三川守自己驾车吗?”
望台附近,看到这景象的刘邦部将无不目瞪口呆,曹无伤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他急忙对刘邦叫道:“沛公,臣去部置弓箭手!”
“胡说!”刘邦喝住了曹无伤:“是我请他出来对答的,岂能暗箭伤人?”
“机会难得啊,沛公!”曹无伤还是有些不甘。
“不许。”刘邦说完后,就快步走下望台,夏侯婴扔下长朔拿着一面大盾,跳上刘邦的战车在边上护卫着他。
驭手载着刘邦和夏侯婴,一直来到秦将对面几步远才停下。
“三川守?”刘邦举起手,向着对面的人遥遥行了一礼。
对面的人也抬起手,还了一礼:“麾下。”
以往秦军称呼楚军都是直呼其名,似乎根本不承认他们是对等的诸侯臣子,而今天对面的人却用敬语相称。
但这让刘邦心里一沉,他本还想做最后的劝降尝试,毕竟如果李由这等身份的秦将要是投降楚国,对天下人心可是会有不小的震撼效果。要是今天李由见面就切齿痛骂的话,刘邦的把握反而会比现在大很多。
但既然来了,刘邦也就开始了:“三川守,你一个楚人,何必如此?”
这是曹无伤两天前感到不解的问题,也正是这个疑问让刘邦最后一次生出劝降的念头来,虽然刘邦能感到对方对秦国的忠诚,他的每一步计划也都是按照这个前提来设计的,但刘邦同样不解这种忠诚为何还会如此坚固。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对面秦将飞快地答道。
这个回答倒是让刘邦又生出些期望来,他急忙说道:“可若不是我帅兵来此,三川守恐怕早就被咸阳使者抓起来了吧?”
“麾下说的不错。”李由居然承认了,接着说道:“这也是报应吧,我父亲一个楚人,辅佐始皇帝攻灭楚国;我一个楚人,为朝廷坚守三川抵抗吴广大军,杀的楚人也是满山满谷了,我家合该有此报。”
这话听得刘邦顿时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了。
而李由还在继续:“我父子楚人,为什么要攻灭父母之邦,屠戮本国父老呢?自然是为了尽忠王事[王室还是王事?],不然还能是为了什么?如果不是为了忠义本份,还有什么理由能为我父子这般行径辩解?”
“没有。”刘邦缓缓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那忠义当然是要有始有终。”李由说道。
“那三川守来见我干什么?”刘邦问道,刚才李由说完后一半话后,他已经死了劝降之心了,现在刘邦只是不解,既然李由死志已决,还来和自己对答干什么?难道他认为自己能被劝降吗?
“久闻麾下大名,来看看麾下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能把我逼入这样的境地。”李由答道。
“嗯。”刘邦忍不住问道:“现在三川守看完有何感想?”
“果然是英雄人物,听说麾下以前是个黔首,还去过关中?”李由问道。
“是。”刘邦答道:“曾经被征发去骊山,竟然活着回乡了。”
“真英雄自有天佑,”李由叹息道:“可恨当时麾下路过三川时,没能结识一番。”
说到这里李由停顿了一下,又道:“一会儿战阵之上,可能要得罪麾下了。”
“三川守尽管放马过来。”刘邦豪情万丈地说道。
“好,”李由大声说道:“还有一事,可能要麻烦麾下。”
“三川守请讲。”
“要是吾战死了,请给吾留给全尸。”李由说道。
刘邦沉吟了一下,点点头:“诺。”
“多谢,”李由放下缰绳,向刘邦抱了个拳:“若是麾下被我杀了,我也会把麾下的尸体好好送还沛县。”
说完李由就拨转车头,要返回自己的军阵。
“三川守稍等。”刘邦大声喝止。
“麾下还有什么吩咐?”李由朗声问道。
“三川守的尸体,送到哪里去呢?”刘邦问道:“是故乡还是关中?”
“当然不能送关中,”李由不假思索地答道:“我若战死,全族都会是叛贼,送回关中只会被枭首示众。”
停了一下,李由继续说道:“身为楚人,为秦尽忠,家乡也没有容我之地了吧?麾下可把我埋在荥阳边上,我职守在此,埋骨在此,正好——嗯,碑上可刻字:楚人李由,秦三川守。”
“诺。”刘邦再次答道。
听到刘邦的许诺后,李由就转过身,驾着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真是一点儿防备都没有啊。”看着李由的背影,夏侯婴也忍不住说道:“要是我不是拿这大盾而是带了张强弓来。”
“我也不会允许你射箭的,”刘邦眯着眼,看着远去的背影:“一个垂死的人来向我托付后事,还称我为英雄!我可不想让他觉得自己看走眼了。”
回到自己的军中后,刘邦当即下令:“传令全军,给三川守李由留全尸,不许切割他的首级、肢体。”
曹参等人听到后,先是愕然,然后看着刘邦严肃的表情,齐声应道:“是。”
这个命令传达下去的时候,站在望台上的刘邦看到北方突然腾起了一股烟尘,看上去好像是有一支军队正从北方向着荥阳的方向疾行而来。
“少将军来的真准时。”刘邦看了那股烟尘两眼,就回过头继续盯着对面的秦军,等着李由的下一步反应。
这支楚军的最前方,正是骑在马上的项羽,他的行动比李由想像得要迅速得多,昨天赶来荥阳的路上接到刘邦的书信后,更是日夜兼程的赶来,现在项羽从北而来,正好和刘邦一起将秦军夹在了中间。
“居然还真是他看的准。”项羽自言自语着,紧紧地盯着远方的战场上秦军大概的方向:“别着急送死啊,你的人头是我的。”
而在秦军军中,此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股烟尘,不少秦军军官都脸色惨白。
之前李由对大家说的计划是:先击败刘邦,然后迫使后路被断的项羽退兵,如果项羽退兵的时候有什么疏漏,说不定秦军还可以乘胜追击。
虽然士气不高,但秦军中还是有些侥幸思想,而且总觉得真的打胜仗了,朝廷就算为难李由也不至于为难将士吧?
但现在另外一路楚军已经出现了,还正在向战场开来,眼前严阵以待的楚军本来就比秦军多,就算真能打败他们,也不可能有时间撤退回荥阳了,更不用说像李由盼望的那样追杀败军。
就是现在立刻退兵,恐怕也没有几个能安全逃回荥阳,绝大部分步卒肯定会被对面的楚军追上,然后被另外一支楚军切断回荥阳的退路。
而失去了这些步卒,也就使得荥阳不可能坚守下去了。
“敖仓已经丢了吗?”李由眺望着远方的烟尘,感叹一声:“一个黄口小儿,一个黔首,怎么会这么厉害?难道真是天命要亡秦吗?”
李由的门客此时也都面无人色,只有李由一个人显得十分轻松,好像比最近一段时间来还要轻松得多。
“诸位,杀贼的时候到了。”李由说完,就挥舞着长槊,引领着门客和近卫杀出:“全军突袭,杀刘邦啊!”
随着秦军鼓声大作,李家剩下的门客都嗷嗷叫着,紧跟在李由身后奋勇冲向楚阵。
“应鼓。”与此同时,刘邦站在望台上大声下令道,他看了看秦军的两翼和后卫,有些秦军士兵好像没有跟着战鼓杀出而是丢下兵器跑了,而跟着逃走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然后刘邦转过头,气定神闲地看着那些向着自己位置冲过来的秦军,还有领头的三川守以及李家门客。
……
等项羽赶到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很久了。
“谁杀了李由?”才一见到刘邦,项羽就急不可待地问道。
刘邦向着身边的一人指了指。
“唉,”项羽顿足长叹,对曹参叫道:“你手脚也太快了。”
抱怨完后,项羽又上下打量这曹参:“他的首级呢?我倒要看看这个鼠辈长得一副什么嘴脸。”
曹参把手一摊。
“没有首级吗?”项羽大吃一惊。
“只有他给我留下的这个,”曹参指了指腰间的一道伤口,然后又指了指大腿上的一道:“还有这个。”
两处创口处都有甲胄,所以都不算深。
项羽转头看向刘邦。
“我给他留了一个全尸。”刘邦答道。
“哦?”
“他求恳于我,而我许诺于他。”刘邦简要解释了一下。
“把他的尸体送还秦国。”项羽突然一拍手道。
“不可。”刘邦刚才说得简短,只提了李由的最后要求,现在就替他说道:“李由说他的尸体若是送还关中,就会被车裂分尸。”
“当然会,”项羽一点儿也不意外:“要是不会我为什么要送回去呢?秦廷郎中令正在立威,李由是李斯之子,当然会被车裂分尸;可李由为秦国死战全节,你我这种楚将都钦佩不已,还把他的尸体好端端地送了回去,结果被赵高分尸了。”项羽笑着说道:“那沛公觉得,秦人心里会怎么想?哈哈,哈哈哈哈。”
“不。”刘邦坚决地摇了摇头。
项羽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本来还是欢乐的庆功祝捷气氛,一下子就烟消云散。本来项羽就不怒自威,现在他脸色一变,就连曹参这样的勇将都心下不安。
“沛公。”曹无伤脸上已经有了惧意,对刘邦说道:“要不……”
“不。”刘邦打断了曹无伤,对项羽说道:“我许诺了。”
项羽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走回自己的军中后,项羽突然对身后的项声说道:“刘邦左司马斩了一个郡守,今天他右司马又杀了一个,他手下的勇将可真是不少啊。”
想了想,项羽摇了摇头又道:“我得赶快杀个秦国的大将、君侯、公卿,不然我岂不是和他的部将一般了。”
“我让少将军把车马兵带走,就是想让李由觉得这仗还是能打一下的,”军事会议上,刘邦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希望他出来和我们野战,荥阳天下雄关,我可不想在这里死上一大半士卒。”
跟随刘邦前来的楚国军队,都对荥阳没有任何印象,只有之前刘邦经过三川时见过这雄关一次,对它的险要有很深的印象。
“我甚至觉得这里比函谷还要险要,”刘邦对与会的众人说道:“荥阳若在山东手中,那秦军就再也没法踏出关中一步,而如果荥阳在关中手中,群雄也休想攻灭秦国。”
“所以三川在魏则魏强秦弱,在秦则秦强魏弱?”夏侯婴问道,他已经听刘邦说过这话无数遍了。
“是的。”刘邦点点头。
“那当年秦国为了攻下三川死了多少人?”周苛饶有兴致地问道。
“几乎没损失,”刘邦说道,他也是做了功课的:“魏公子印是魏的三川守,也是商鞅的同学,商鞅招呼同学来叙旧,将其劫持,然后袭击三川魏军。”
“是的,”刘邦见众人都有些茫然之色,就又用力点点头:“雄关可以用计削弱,如果不想在关前血流成河,我们就要用些计谋去削弱李由。我们还劝他出来决战,若是可能的话再削弱他的军队一下。”
“怎么削弱?”曹参追问道。
刘邦犹豫了一会儿。
“你还没主意吗?”曹参又问道。
“不,”刘邦飞快地答道:“我早就想好了,可首要是让李由出来决战,若是他不肯出来了,那就弄巧成拙了——我们还是要先派使者,观察一下他的求战决心,如果他已经被秦廷逼得走投无路了,那自然就可以用计了。”
“关键,还是要看秦廷到底有多想逼死他。”刘邦最后总结道。
……
“少君,敖仓的兵马到了。”
荥阳的关门之上,门客对全身披挂的李由报告道。
现在李由身边总是围着一圈李家的门客,见咸阳使者的时候也不会让他们散去,李由难免担心使者会不会奉有郎中令的密令、甚至是皇帝的密旨要取自己性命。现在要是不带着几个门客,李由甚至不敢孤身去手下军官的营中,谁知道有没有人收到了什么密令、手书之类的东西。李由知道自己现在是全族最后的希望,如果自己今天一个不小心身死,那在明天就是全族覆灭的下场。
“嗯。”李由点点头,仍俯视着徐徐向关门而来的数千楚军,他们打着刘邦的旗号,就在荥阳的南面开始安营扎寨。
“来了多少?”片刻后,李由头也不回地问了一声。
那个门客露出些恼恨之色,低声答道:“来了五百。”
之前李由在敖仓驻扎了八百甲士,从敖仓到荥阳没有多远,居然就跑了一小半。
门客脸上的恼色更重,但说话的声音却低了很多:“少君将令一下,就有谣言流传,说少君是要集中全军到荥阳来投降,所以……所以……”
李由长叹口气没说什么,不光是谣言,还有他的威信也受到了咸阳的不停削弱,之前手下就生怕被咸阳使者看到和自己走近,现在脑袋灵活的都看得分明,咸阳恶意深深,三川守已经是岌岌可危;若是之前还有些人担心军法森严,或是把宝压在老丞相还能翻盘上的话,现在这种没眼光的人已经是越来越罕见了,逃跑的三百人显然也不再相信李由还能让后方官吏服从他的命令文书把自己当逃兵抓起来。
这种人,这荥阳之内还有多少呢?
“去楚军营地,”李由对门客说道:“替我去向刘邦下战书。”
“诺。”门客用力地抱了抱拳,向李由铿锵有力地大声应了一声。
李由站在关门之上,看着脚下的城门缓缓打开,看着那个门客一骑绝尘,向着楚军营地疾驰而去。
“不知道有多少人,此刻会想我是派人去议和、请降?”李由自言自语道,他并没有克制自己的声音,他虽然目视前方但声音还是飘向四周。
不少李由附近的秦军军官都听到了三川守的话,他们脸色都微微发白。
“他们都看错了我李由。”李由高声说道。
就这样一直在关门上等着,李由终于看到自己派去的使者离开楚军营地,用比去时更快的速度赶回。
“少君。”奔上城头后,门客对李由大声说道:“刘邦说三日后决战。”
“三日后吗?”李由脸颊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他精挑细选了几个死士带着少量人在敖仓虚张声势,不过这么一点儿布置骗不了楚军几天,等项羽攻下敖仓肯定就会回来和刘邦会师,那样秦军就连决战的机会都没有了。
“怎么办,少君?”门客有些焦急地问道:“刘邦无论如何都不肯答应明日决战。”
李由反复思量,最后艰难地点点头:“那就麻烦先生再去一趟,便三日后决战。”
要是三日后敖仓的楚军从北面过来,那也无法可想,李由只能默默祈祷自己的障眼法能多撑两天,或是楚军的行动不要太快,最后还有就是刘邦不要毁约。
再次目送使者全速赶去楚军营地,然后看到他比上次早得多地赶回。
“少君。”这次门客赶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气喘吁吁:“刘邦说他改主意了。”
“不打了?”李由心里猛地一紧。
“不是,他说若是少君肯出城十里,他就肯后日决战。”门客答道。
门客的回答没有让李由长出口气,反倒有种落入圈套的感觉。
在城头上踱了几步,李由又看看城南楚军的营寨:“后日?”
听到李由的确认问题后,门客用力点点头:“是,刘邦说无论如何他明日都要让全军休息一天,所以后日是最早的。”
“嗯。”李由点点头,轻声说道:“可以。”
“还有,少君。”门客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
“刘邦说,若是少君许可,就要臣立刻去回复他,他明日就后退十里扎营;如果少君明日再回他,他就只能后日后扎营,再过一天才能决战了。”
“去答复他。”李由不假思索地说道。
“少君。”门客深吸一口气:“这不是显得我们太急了吗?臣想便是明日回复也可,他难道真想强攻荥阳不成?”
李由苦笑了一声:“去吧,回复他可以——两日后决战,挺好,他想野战,我想速战,本来就是各有算盘,不然怎么打得起来?”
“不过,”在门客离开前,李由也提出了一个新要求:“我出城十里作战,他也要离营十里。”
第三次回来的时候,门客告诉李由对方同意了他的条件。
“刘邦没有车马兵,”门客三次去楚营,进一步确认了李由的战前侦查结论:“少君,等开战后,臣就帅全部车马直冲刘邦大麾,斩下他的首级献给少君。”
“等一会儿再说,”李由不置可否,但从神色上颇有赞同之意。
在门客的簇拥下,李由召集了手下军官发布任务,在会议的最后,李由对门客们说道:“此战大胜后,报捷朝廷,皇帝必会赦免老父,吾家荣辱,在此一举。”
门客轰然响应。
军官们都默默听着,李由扫了这些人一眼,他的话明是说给门客,其实也是说给这些军官听的,他需要将士们重新竖立起对自己的信心,还有对自己权威的敬畏之心:“吾父执掌朝廷权柄数十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岂是能轻易撼动的?皇帝又岂会不顾念吾父数十年辅佐苦劳?”
听到这话后军官们脸上表情变幻,还有人偷眼向旁听的咸阳监军使者看去——使者代表天子而来,三川守不管有什么想法,只要不公开投敌叛乱就没法不让使者旁听。
使者面无表情,对三川守的话不置可否。
……
“这他都答应了,还真是急于求战啊。”
使者走后,夏侯婴评价道。
“他们也让我们离营十里了,”刘邦说道:“他也想一举将我们击溃杀散。”
“那就要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了。”曹氏兄弟一起大笑起来。
“都准备好了吗?”刘邦转头看着周苛。
“都准备好了。”周苛点点头,又问道:“沛公,这么喊真的没问题?”
“当然没有了。”刘邦轻松地笑了一声:“三川守现在最忧患的肯定是部下对他的前途不安,你们看,他派来与我们议谈的都是他的门客而不是手下,要是他还能压得住军心,何至于此?我猜他就是动员全军的时候,都会说这是要为了恢复他们李家的权势而战。”
曹无伤摇了摇头。
“这么了?”刘邦问道。
“他一个楚人,何必如此?”曹无伤有些不解地说道。
“人各有志。”刘邦想了一下,然后简单地说道。
……
“少君。”
刚刚睡下的李由听到门外传来门客的声音:“楚军在城下骂阵。”
“为什么?”李由有些糊涂,自己同意决战了,他甚至还是那个更为积极的一方,时间、地点都定好了,楚军还来骂什么阵?难道楚军改主意要明日决战了?即使如此,楚军也可以派使者来请战啊,完全没有必要开骂啊。
“他们在骂什么?”李由高声问道。
门外的声音显得有些阴沉:“少君最好来听一下。”
李由匆匆起床,走出门外,看到已经围满了自己的门客,大家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带着门客,李由走到城楼上,还没到墙边他就已经听到南面传来的呼喊声。漆黑的夜空里,这声音传得很远、很远。
“秦人,不要替李斯打仗——”
“秦人,不要替李斯打仗——”
听了片刻,李由就听清了其中的一句。
其他的还有:
“秦人,不要陪着李斯死。”
听到这里,李由只感到手脚冰凉,他抬起头环顾四周,守卫在城墙上的官兵都有意无意地与他拉开了距离,火光里看不清人的面容,但李由感觉他们好像在躲闪着自己的目光。
若是放在吴广来攻荥阳的时候,这种喊声只会让秦军莫名其妙,但放在这个节骨眼,却会引起无穷的联想。现在紧紧围在李由身边的,只有他的门客了。
李由怔怔地呆在城楼上,听着楚军的喊声,一直等到天色将明。
当太阳再次照亮大地的时候,楚军就走出营外,整整齐齐地拔营向南而去,和约定的一样,刘邦会在距离荥阳更远的地方等着李由前去挑战。
李由转过身,大步走下城楼,回到自己的房间。
“少君。”门客中主降派领袖把其他人留在外面,自己跟了进来。
“少君,”匆匆坐下后,这个人压低了声音,急切地说道:“跟随少君作战的秦军,为什么要服从少君的军令呢?之前要不就是畏惧军法,或是担心故乡的家人,或是希望朝廷的赏赐——现在,谁还畏惧军法,或是担心少君能威胁他们的家人,或是认为能从少君这里得到朝廷的恩赏呢?”
“我知道先生忠心耿耿,”李由斩钉截铁地说道:“只是,不忠不义之事,我断然做不出来。”
门客深吸了一口气:“既然如此,那明日决战的时候,臣请为少君直冲刘邦大麾。”
“不!”李由再次否决了门客的谏言:“我亲自带队,去斩下刘邦的首级,我李家,还有三川乃至关中的安危,都在此一举。”
……
再过了一天,刘邦在夏侯婴、曹氏兄弟、周氏兄弟的簇拥下,带着三千楚军浩浩荡荡地开进战场,在他的对面,不到两千秦军正在整队。
刘邦把手一挥,就有一个骑兵冲上前去,对着秦阵大叫:“楚将刘邦,请三川守对话。”
喊了三遍了,对面的秦阵正中央分开,一个大将装束的秦将乘着辆兵车,没有带卫士和驭夫而是自己驾着车驶出了秦阵。
“三川守自己驾车吗?”
望台附近,看到这景象的刘邦部将无不目瞪口呆,曹无伤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他急忙对刘邦叫道:“沛公,臣去部置弓箭手!”
“胡说!”刘邦喝住了曹无伤:“是我请他出来对答的,岂能暗箭伤人?”
“机会难得啊,沛公!”曹无伤还是有些不甘。
“不许。”刘邦说完后,就快步走下望台,夏侯婴扔下长朔拿着一面大盾,跳上刘邦的战车在边上护卫着他。
驭手载着刘邦和夏侯婴,一直来到秦将对面几步远才停下。
“三川守?”刘邦举起手,向着对面的人遥遥行了一礼。
对面的人也抬起手,还了一礼:“麾下。”
以往秦军称呼楚军都是直呼其名,似乎根本不承认他们是对等的诸侯臣子,而今天对面的人却用敬语相称。
但这让刘邦心里一沉,他本还想做最后的劝降尝试,毕竟如果李由这等身份的秦将要是投降楚国,对天下人心可是会有不小的震撼效果。要是今天李由见面就切齿痛骂的话,刘邦的把握反而会比现在大很多。
但既然来了,刘邦也就开始了:“三川守,你一个楚人,何必如此?”
这是曹无伤两天前感到不解的问题,也正是这个疑问让刘邦最后一次生出劝降的念头来,虽然刘邦能感到对方对秦国的忠诚,他的每一步计划也都是按照这个前提来设计的,但刘邦同样不解这种忠诚为何还会如此坚固。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对面秦将飞快地答道。
这个回答倒是让刘邦又生出些期望来,他急忙说道:“可若不是我帅兵来此,三川守恐怕早就被咸阳使者抓起来了吧?”
“麾下说的不错。”李由居然承认了,接着说道:“这也是报应吧,我父亲一个楚人,辅佐始皇帝攻灭楚国;我一个楚人,为朝廷坚守三川抵抗吴广大军,杀的楚人也是满山满谷了,我家合该有此报。”
这话听得刘邦顿时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了。
而李由还在继续:“我父子楚人,为什么要攻灭父母之邦,屠戮本国父老呢?自然是为了尽忠王事[王室还是王事?],不然还能是为了什么?如果不是为了忠义本份,还有什么理由能为我父子这般行径辩解?”
“没有。”刘邦缓缓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那忠义当然是要有始有终。”李由说道。
“那三川守来见我干什么?”刘邦问道,刚才李由说完后一半话后,他已经死了劝降之心了,现在刘邦只是不解,既然李由死志已决,还来和自己对答干什么?难道他认为自己能被劝降吗?
“久闻麾下大名,来看看麾下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能把我逼入这样的境地。”李由答道。
“嗯。”刘邦忍不住问道:“现在三川守看完有何感想?”
“果然是英雄人物,听说麾下以前是个黔首,还去过关中?”李由问道。
“是。”刘邦答道:“曾经被征发去骊山,竟然活着回乡了。”
“真英雄自有天佑,”李由叹息道:“可恨当时麾下路过三川时,没能结识一番。”
说到这里李由停顿了一下,又道:“一会儿战阵之上,可能要得罪麾下了。”
“三川守尽管放马过来。”刘邦豪情万丈地说道。
“好,”李由大声说道:“还有一事,可能要麻烦麾下。”
“三川守请讲。”
“要是吾战死了,请给吾留给全尸。”李由说道。
刘邦沉吟了一下,点点头:“诺。”
“多谢,”李由放下缰绳,向刘邦抱了个拳:“若是麾下被我杀了,我也会把麾下的尸体好好送还沛县。”
说完李由就拨转车头,要返回自己的军阵。
“三川守稍等。”刘邦大声喝止。
“麾下还有什么吩咐?”李由朗声问道。
“三川守的尸体,送到哪里去呢?”刘邦问道:“是故乡还是关中?”
“当然不能送关中,”李由不假思索地答道:“我若战死,全族都会是叛贼,送回关中只会被枭首示众。”
停了一下,李由继续说道:“身为楚人,为秦尽忠,家乡也没有容我之地了吧?麾下可把我埋在荥阳边上,我职守在此,埋骨在此,正好——嗯,碑上可刻字:楚人李由,秦三川守。”
“诺。”刘邦再次答道。
听到刘邦的许诺后,李由就转过身,驾着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真是一点儿防备都没有啊。”看着李由的背影,夏侯婴也忍不住说道:“要是我不是拿这大盾而是带了张强弓来。”
“我也不会允许你射箭的,”刘邦眯着眼,看着远去的背影:“一个垂死的人来向我托付后事,还称我为英雄!我可不想让他觉得自己看走眼了。”
回到自己的军中后,刘邦当即下令:“传令全军,给三川守李由留全尸,不许切割他的首级、肢体。”
曹参等人听到后,先是愕然,然后看着刘邦严肃的表情,齐声应道:“是。”
这个命令传达下去的时候,站在望台上的刘邦看到北方突然腾起了一股烟尘,看上去好像是有一支军队正从北方向着荥阳的方向疾行而来。
“少将军来的真准时。”刘邦看了那股烟尘两眼,就回过头继续盯着对面的秦军,等着李由的下一步反应。
这支楚军的最前方,正是骑在马上的项羽,他的行动比李由想像得要迅速得多,昨天赶来荥阳的路上接到刘邦的书信后,更是日夜兼程的赶来,现在项羽从北而来,正好和刘邦一起将秦军夹在了中间。
“居然还真是他看的准。”项羽自言自语着,紧紧地盯着远方的战场上秦军大概的方向:“别着急送死啊,你的人头是我的。”
而在秦军军中,此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股烟尘,不少秦军军官都脸色惨白。
之前李由对大家说的计划是:先击败刘邦,然后迫使后路被断的项羽退兵,如果项羽退兵的时候有什么疏漏,说不定秦军还可以乘胜追击。
虽然士气不高,但秦军中还是有些侥幸思想,而且总觉得真的打胜仗了,朝廷就算为难李由也不至于为难将士吧?
但现在另外一路楚军已经出现了,还正在向战场开来,眼前严阵以待的楚军本来就比秦军多,就算真能打败他们,也不可能有时间撤退回荥阳了,更不用说像李由盼望的那样追杀败军。
就是现在立刻退兵,恐怕也没有几个能安全逃回荥阳,绝大部分步卒肯定会被对面的楚军追上,然后被另外一支楚军切断回荥阳的退路。
而失去了这些步卒,也就使得荥阳不可能坚守下去了。
“敖仓已经丢了吗?”李由眺望着远方的烟尘,感叹一声:“一个黄口小儿,一个黔首,怎么会这么厉害?难道真是天命要亡秦吗?”
李由的门客此时也都面无人色,只有李由一个人显得十分轻松,好像比最近一段时间来还要轻松得多。
“诸位,杀贼的时候到了。”李由说完,就挥舞着长槊,引领着门客和近卫杀出:“全军突袭,杀刘邦啊!”
随着秦军鼓声大作,李家剩下的门客都嗷嗷叫着,紧跟在李由身后奋勇冲向楚阵。
“应鼓。”与此同时,刘邦站在望台上大声下令道,他看了看秦军的两翼和后卫,有些秦军士兵好像没有跟着战鼓杀出而是丢下兵器跑了,而跟着逃走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然后刘邦转过头,气定神闲地看着那些向着自己位置冲过来的秦军,还有领头的三川守以及李家门客。
……
等项羽赶到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很久了。
“谁杀了李由?”才一见到刘邦,项羽就急不可待地问道。
刘邦向着身边的一人指了指。
“唉,”项羽顿足长叹,对曹参叫道:“你手脚也太快了。”
抱怨完后,项羽又上下打量这曹参:“他的首级呢?我倒要看看这个鼠辈长得一副什么嘴脸。”
曹参把手一摊。
“没有首级吗?”项羽大吃一惊。
“只有他给我留下的这个,”曹参指了指腰间的一道伤口,然后又指了指大腿上的一道:“还有这个。”
两处创口处都有甲胄,所以都不算深。
项羽转头看向刘邦。
“我给他留了一个全尸。”刘邦答道。
“哦?”
“他求恳于我,而我许诺于他。”刘邦简要解释了一下。
“把他的尸体送还秦国。”项羽突然一拍手道。
“不可。”刘邦刚才说得简短,只提了李由的最后要求,现在就替他说道:“李由说他的尸体若是送还关中,就会被车裂分尸。”
“当然会,”项羽一点儿也不意外:“要是不会我为什么要送回去呢?秦廷郎中令正在立威,李由是李斯之子,当然会被车裂分尸;可李由为秦国死战全节,你我这种楚将都钦佩不已,还把他的尸体好端端地送了回去,结果被赵高分尸了。”项羽笑着说道:“那沛公觉得,秦人心里会怎么想?哈哈,哈哈哈哈。”
“不。”刘邦坚决地摇了摇头。
项羽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本来还是欢乐的庆功祝捷气氛,一下子就烟消云散。本来项羽就不怒自威,现在他脸色一变,就连曹参这样的勇将都心下不安。
“沛公。”曹无伤脸上已经有了惧意,对刘邦说道:“要不……”
“不。”刘邦打断了曹无伤,对项羽说道:“我许诺了。”
项羽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走回自己的军中后,项羽突然对身后的项声说道:“刘邦左司马斩了一个郡守,今天他右司马又杀了一个,他手下的勇将可真是不少啊。”
想了想,项羽摇了摇头又道:“我得赶快杀个秦国的大将、君侯、公卿,不然我岂不是和他的部将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