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开中法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风起龙城、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星门、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更新时间:2013-09-29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王承恩自觉的去把大殿内的灯点亮了,没有让别人插手。
钟进卫没有等王承恩,他呵呵一笑,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臣在之前已经说过,就是用市场手段来做,降低官盐价格即可。”
王承恩在一边听到,不由得对钟进卫说道:“中兴伯,您可能不知道,经袁世振革新盐政之后,两淮一代盐业已全部由商人经营,即不再由官府售卖。中兴伯的意思是让那些商人强行降低价格?”
崇祯皇帝在上面接道:“朕看可以,他们富的流油,让他们降低价格,让利一点给大明百姓,也算是一件功德。”
钟进卫却摇摇头,道:“陛下,强行压价不好,他们必然不甘心利润减少,肯定会想出其他招数来把利润赚回去,只要他们的垄断地位不变,这种现象就不会改变。”
“那钟师傅的意思,朝廷也要卖盐来打破垄断?”崇祯皇帝只好求教钟进卫了。
“这样也不好,朝廷最好当裁判,当规则制定者,让商人去卖。按照惯例,有什么办法能增加卖盐的商人?”钟进卫先否决了崇祯皇帝的想法,然后又问了一个问题,他对明朝的盐政并不是很了解。
崇祯皇帝拿眼睛看看王承恩,王承恩知道皇上是让他来讲,于是,他答钟进卫道:“朝廷除正常渠道之外,还用过开中法,开中法又分为两个阶段。孝宗弘治前,是以粮换盐引;孝宗弘治后,叶淇为户部尚书﹐改旧制为商人以银代米。”
王承恩简略的说了明朝特有的开中制度。
“为什么要分为两个阶段,用粮换盐引不是很好么?”听王承恩这么一说,钟进卫也想起开中法这个东西,只是了解一点而已,并不清楚这个演变。
“因为用粮运到所需之地换盐引,所换到的盐引又可能换不到盐,常要排队等候,运粮之人等不起,常亏损,所以此法日渐少人运粮,迫不得已,只好让他们直接用银买盐引,朝廷收到银两之后,再拨给所需之地自己买粮。”王承恩细心的解释道。
“我晕,你们是怎么想出来这招的,这些脑子都有病。”钟进卫对这些明人的行为感到有点无法想象。
“钟师傅,何出此言?”崇祯皇帝不解的问道。
“陛下,我敢断定,这个户部尚书叶淇,肯定是盐商代理人,他是哪里人?”钟进卫转身问了王承恩一个问题。
“山阳人氏。”王承恩答道。
“山阳?没听过,是两淮的么?”
“是的,在江苏北部,江淮平原东部。”
“这就是了,他是为他家乡的人谋福利,良心大大的坏。”也许是抗日电视剧看多了,钟进卫不小心用上了一句鬼子的台词。
崇祯皇帝已经问了好多问题,都不想再开口了,用眼睛示意钟进卫解释。
”陛下,这个户部尚书只是因为盐引积压,就改了法子,这个法子明显有问题。他完全可以增加食盐产量来消化这些盐引,但却没有这么做,而是折成现银直接买。这对朝廷其实一点好处都没有,对他们这些当官的,那些盐商却都有好处。”
“有何好处?”王承恩主动接过配合钟进卫的角色,问钟进卫道。
“第一,盐商少了收粮运粮的不可控风险,直接用盐买,让他们节约了成本。”
“第二,粮食变成银两之后,有关负责的官员可以伸手贪点,大家都有好处。”
“第三,朝廷收到银两后,拨到所需之地去买粮的时候,有关官员又可以漂没一点。”
“第四,银两到了所需之地后,到底会用多少银两去买粮,又是一个问题。”
钟进卫最后总结道:“所以,看似国库银两多了,但其实对于朝廷来说,用银换粮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
崇祯皇帝震惊于钟进卫的分析,这么一说,便宜了盐商和所接触的官员,最后百姓,或者军队与朝廷当了冤大头。难怪那些官员对于此次革新个个称颂不已。
“钟师傅,你快快把你的想法都说出来吧,朕等不及了。”崇祯皇帝眼睛泛着红光,就像盯住了一个将要开采的金矿一样期待着。
“陛下,臣听了王公公的话之后,是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想法,臣说出来,陛下看看是否合理。”钟进卫谦虚的道。
“钟师傅,你再拖延,朕扣你俸禄。”崇祯皇帝假装吓钟进卫道。
钟进卫呵呵一笑道:“陛下,可别啊,臣和陛下一样也是穷鬼,手头就几百两银子了。”说到这里的时候,脑中冒出是不是也要想点法子赚赚小钱的想法。
不过不敢让崇祯皇帝等太久,直接说道:“陛下,臣以为,加大食盐产量,重新启用以物换盐的开中法,把价格定低点,让商人有利可图,对了,东北不是有战事,西北有灾情么,就让商人往这些地方运粮,然后换取低价盐引,要让小本钱商人也能用粮换盐,这个度可以具体衡量,反正就是要打破目前那些大盐商垄断就成。当然,价格不能一下放开,要慢慢的冲击现在的售盐格局,直到没有私盐的空间为止就差不多了。”
“中兴伯,您可能不知道,现在灶户经常逃亡,盐量提升不上来。”王承恩偷眼看看崇祯皇帝,见他没有一丝对自己说的话有责怪的意思,就又说道:“以山西解州盐池为例,盐丁最多时为两万余人,可现在差不多只有四百来人了。”
崇祯皇帝知道一点情况,不但灶户有逃亡,还有军户,民户都有这个现象,但没想,逃亡的情况如此严重,不禁大吸一口冷气。
谁知钟进卫却呵呵一笑道:“这个没关系,他们逃亡肯定是活不下去了。只要我们改变政策,不但让他们活下去,还能让他们富起来,看他们还逃不逃,到时,都会争着抢着来当这个盐丁。”
“钟师傅快接着说。”崇祯皇帝听了忙急着吩咐钟进卫快点说。
“就是调动盐丁的生产积极性,不用管盐丁怎么做,只要交上盐就成。朝廷可以这么规定:盐丁一天要交多少基础盐,交了这些盐后,再交上来的盐,可以换额外奖励,交的越多,奖励的越多。而且谁交的盐好,就奖励他一笔银子,然后把那人的制盐方法教给其他人,这样质量也会上去。盐丁干得多,做得好,有额外赏钱,收入就多。朝廷也不愁产量和质量了。”
崇祯皇帝听了钟进卫的话,细细想了一会,不由道:“果然是个好方法。”其实盐丁之所以逃亡,有部分原因是朝廷规定了盐丁制盐的方法,比如,制作海盐,一定要让盐丁用煮盐的方法来做,以便控制产量,防止盐丁藏留私盐。
“当然,陛下,要做事之前,怕是要先整顿现在盐政的那些人。否则好事都能让他们变成坏事。”钟进卫说到这里,看了下王承恩,然后又道:“好在现在厂卫都已重新出山,陛下一边派得力之人去整顿盐政,一边让东厂和锦衣卫分别监督,这样应该会好点。”
“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朕是知道的。”崇祯皇帝连忙表态道。
钟进卫却还在那边说好处:“陛下,盐价下来后,不但没有私盐的运作空间,产量上去后,每年的盐税会大有收入,而且让盐价在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中所占比例大为降低,可以腾出银子来购买其他东西改善生活,比如买点肉,做几件衣服,都是陛下的德政!臣那个世界,衣服是随便穿,旧一点就扔了都没人要,哪像现在这样,义捐里面,就没多少旧衣服能捐出来的。”
“什么,老百姓能有这么多衣服?你那个世界的衣服这么不值钱?”崇祯皇帝和王承恩一听,都有点不信。
更新时间:2013-09-29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王承恩自觉的去把大殿内的灯点亮了,没有让别人插手。
钟进卫没有等王承恩,他呵呵一笑,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臣在之前已经说过,就是用市场手段来做,降低官盐价格即可。”
王承恩在一边听到,不由得对钟进卫说道:“中兴伯,您可能不知道,经袁世振革新盐政之后,两淮一代盐业已全部由商人经营,即不再由官府售卖。中兴伯的意思是让那些商人强行降低价格?”
崇祯皇帝在上面接道:“朕看可以,他们富的流油,让他们降低价格,让利一点给大明百姓,也算是一件功德。”
钟进卫却摇摇头,道:“陛下,强行压价不好,他们必然不甘心利润减少,肯定会想出其他招数来把利润赚回去,只要他们的垄断地位不变,这种现象就不会改变。”
“那钟师傅的意思,朝廷也要卖盐来打破垄断?”崇祯皇帝只好求教钟进卫了。
“这样也不好,朝廷最好当裁判,当规则制定者,让商人去卖。按照惯例,有什么办法能增加卖盐的商人?”钟进卫先否决了崇祯皇帝的想法,然后又问了一个问题,他对明朝的盐政并不是很了解。
崇祯皇帝拿眼睛看看王承恩,王承恩知道皇上是让他来讲,于是,他答钟进卫道:“朝廷除正常渠道之外,还用过开中法,开中法又分为两个阶段。孝宗弘治前,是以粮换盐引;孝宗弘治后,叶淇为户部尚书﹐改旧制为商人以银代米。”
王承恩简略的说了明朝特有的开中制度。
“为什么要分为两个阶段,用粮换盐引不是很好么?”听王承恩这么一说,钟进卫也想起开中法这个东西,只是了解一点而已,并不清楚这个演变。
“因为用粮运到所需之地换盐引,所换到的盐引又可能换不到盐,常要排队等候,运粮之人等不起,常亏损,所以此法日渐少人运粮,迫不得已,只好让他们直接用银买盐引,朝廷收到银两之后,再拨给所需之地自己买粮。”王承恩细心的解释道。
“我晕,你们是怎么想出来这招的,这些脑子都有病。”钟进卫对这些明人的行为感到有点无法想象。
“钟师傅,何出此言?”崇祯皇帝不解的问道。
“陛下,我敢断定,这个户部尚书叶淇,肯定是盐商代理人,他是哪里人?”钟进卫转身问了王承恩一个问题。
“山阳人氏。”王承恩答道。
“山阳?没听过,是两淮的么?”
“是的,在江苏北部,江淮平原东部。”
“这就是了,他是为他家乡的人谋福利,良心大大的坏。”也许是抗日电视剧看多了,钟进卫不小心用上了一句鬼子的台词。
崇祯皇帝已经问了好多问题,都不想再开口了,用眼睛示意钟进卫解释。
”陛下,这个户部尚书只是因为盐引积压,就改了法子,这个法子明显有问题。他完全可以增加食盐产量来消化这些盐引,但却没有这么做,而是折成现银直接买。这对朝廷其实一点好处都没有,对他们这些当官的,那些盐商却都有好处。”
“有何好处?”王承恩主动接过配合钟进卫的角色,问钟进卫道。
“第一,盐商少了收粮运粮的不可控风险,直接用盐买,让他们节约了成本。”
“第二,粮食变成银两之后,有关负责的官员可以伸手贪点,大家都有好处。”
“第三,朝廷收到银两后,拨到所需之地去买粮的时候,有关官员又可以漂没一点。”
“第四,银两到了所需之地后,到底会用多少银两去买粮,又是一个问题。”
钟进卫最后总结道:“所以,看似国库银两多了,但其实对于朝廷来说,用银换粮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
崇祯皇帝震惊于钟进卫的分析,这么一说,便宜了盐商和所接触的官员,最后百姓,或者军队与朝廷当了冤大头。难怪那些官员对于此次革新个个称颂不已。
“钟师傅,你快快把你的想法都说出来吧,朕等不及了。”崇祯皇帝眼睛泛着红光,就像盯住了一个将要开采的金矿一样期待着。
“陛下,臣听了王公公的话之后,是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想法,臣说出来,陛下看看是否合理。”钟进卫谦虚的道。
“钟师傅,你再拖延,朕扣你俸禄。”崇祯皇帝假装吓钟进卫道。
钟进卫呵呵一笑道:“陛下,可别啊,臣和陛下一样也是穷鬼,手头就几百两银子了。”说到这里的时候,脑中冒出是不是也要想点法子赚赚小钱的想法。
不过不敢让崇祯皇帝等太久,直接说道:“陛下,臣以为,加大食盐产量,重新启用以物换盐的开中法,把价格定低点,让商人有利可图,对了,东北不是有战事,西北有灾情么,就让商人往这些地方运粮,然后换取低价盐引,要让小本钱商人也能用粮换盐,这个度可以具体衡量,反正就是要打破目前那些大盐商垄断就成。当然,价格不能一下放开,要慢慢的冲击现在的售盐格局,直到没有私盐的空间为止就差不多了。”
“中兴伯,您可能不知道,现在灶户经常逃亡,盐量提升不上来。”王承恩偷眼看看崇祯皇帝,见他没有一丝对自己说的话有责怪的意思,就又说道:“以山西解州盐池为例,盐丁最多时为两万余人,可现在差不多只有四百来人了。”
崇祯皇帝知道一点情况,不但灶户有逃亡,还有军户,民户都有这个现象,但没想,逃亡的情况如此严重,不禁大吸一口冷气。
谁知钟进卫却呵呵一笑道:“这个没关系,他们逃亡肯定是活不下去了。只要我们改变政策,不但让他们活下去,还能让他们富起来,看他们还逃不逃,到时,都会争着抢着来当这个盐丁。”
“钟师傅快接着说。”崇祯皇帝听了忙急着吩咐钟进卫快点说。
“就是调动盐丁的生产积极性,不用管盐丁怎么做,只要交上盐就成。朝廷可以这么规定:盐丁一天要交多少基础盐,交了这些盐后,再交上来的盐,可以换额外奖励,交的越多,奖励的越多。而且谁交的盐好,就奖励他一笔银子,然后把那人的制盐方法教给其他人,这样质量也会上去。盐丁干得多,做得好,有额外赏钱,收入就多。朝廷也不愁产量和质量了。”
崇祯皇帝听了钟进卫的话,细细想了一会,不由道:“果然是个好方法。”其实盐丁之所以逃亡,有部分原因是朝廷规定了盐丁制盐的方法,比如,制作海盐,一定要让盐丁用煮盐的方法来做,以便控制产量,防止盐丁藏留私盐。
“当然,陛下,要做事之前,怕是要先整顿现在盐政的那些人。否则好事都能让他们变成坏事。”钟进卫说到这里,看了下王承恩,然后又道:“好在现在厂卫都已重新出山,陛下一边派得力之人去整顿盐政,一边让东厂和锦衣卫分别监督,这样应该会好点。”
“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朕是知道的。”崇祯皇帝连忙表态道。
钟进卫却还在那边说好处:“陛下,盐价下来后,不但没有私盐的运作空间,产量上去后,每年的盐税会大有收入,而且让盐价在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中所占比例大为降低,可以腾出银子来购买其他东西改善生活,比如买点肉,做几件衣服,都是陛下的德政!臣那个世界,衣服是随便穿,旧一点就扔了都没人要,哪像现在这样,义捐里面,就没多少旧衣服能捐出来的。”
“什么,老百姓能有这么多衣服?你那个世界的衣服这么不值钱?”崇祯皇帝和王承恩一听,都有点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