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火器、粮食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处理完赫文兴的事,郑成功回到海澄府衙时。
一个虎卫营的士兵跑过说道:“大将军,门外有一人举人来投靠。”
郑成功听到忙说道:“快快有请!”
现在要处理的事很多,总是感觉人手不够。现在有文臣武将来投靠,郑成功根本不会拒绝,只恨来的人太少。
很快举人就被护卫带进来,郑成功抬头看了下来人。
身穿着的到是大明常见的青布直身的士子服,头戴四方平定巾。但衣服却是有点破旧不堪,而且多泥污。
郑成功皱了下眉头,很快就恢复过来,笑着迎上去说道:“贤士来投,严明不甚感激。敢问先生大名?”
“回大将军,末进生冯澄世、字亨臣,福建南安人!”
“哦,严明也是南安人,算是老乡了。来,冯贤士请坐!”
冯澄世听到忙拱手说道:“谢大将军厚待,只是亨臣惭愧。不曾苦读圣贤书,却是爱观杂书,而立之年才侥幸在隆武元年恩科中举,实在是当不得贤士之名。”
听到冯澄世说自己爱观杂书,郑成功原本不重视的态度立马改变了,坐直问道:“亨臣,请问是那类型的书籍?“
冯澄世惭愧地说道:“徐阁老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曾看过,亨臣过于沉迷于这些旁门左道,才会荒芜学业,以至于在隆武元年恩科才能侥幸中举。”
沉迷于这些学问才好啊!
那些狗屁的八股文,对老子有什么用处。这些旁门左道才是老子最渴望,想找个人帮忙筹备一下火器坊,研制改良一下火器都没有合适的人选。
郑成功亲切地拉着冯澄世坐下,转头喊道:“人都死到哪里去了,这么久都还不上茶。来人,快上茶,记得用老子那包上好的铁观音!”
喊完,郑成功转过头热情地跟冯澄世交谈着。
那热情劲令冯澄世都有些惶恐不安了。
交谈中,郑成功听到冯澄世说《天工开物》的宋应星还活着,顿时吓了一跳。
《天工开物》这本他在读书的时候看过,记得好像是说这本书是华夏17世纪的百科全书。一开始郑成功还以为宋应星跟徐光启都已经死了,没想到宋应星既然还活着。
这等大牛比老子这个二把刀的厉害多,不行,这等人物一定要在自己手里,就算绑也要绑来。
郑成功忙问道:“那请问宋长庚现在在何处?”
冯澄世看郑成功很看重宋长庚,忙回答说:“早前听闻他在隆武遇难后,拒不出仕。一直在家乡归隐。”
郑成功听到很高兴,知道在那里就好。“多谢亨臣告知这么重要的消息。哎,满清鞑子势大,占领华夏过半江山,要想收复大好河山,日后免不了要跟清军攻城作战。但我军火器不足,威力不够,迫切需要像宋长庚这样的人才来帮忙改进。”
冯澄世听到忙拱手说道:“亨臣听闻大将军忠义薄天,心怀匡扶,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末进生愿追随大将军左右,为反清复民进绵薄之力。”
郑成功扶起说道:“有亨臣这等大才相助,何愁不能扫荡鞑子,光复我汉室江山。亨臣,我意委任亨臣为参军,主管武备。你意如何?”
冯澄世忙躬身喝到:“谢大将军看重,愿效犬马之劳!”
宋应星还没有找到,但火器的研究刻不容缓。
郑成功决定让冯澄世搜集工匠铁匠等,然后全部护送去金门,先把火器坊先行搭建起来。
郑成功送走了冯澄世,郑泰就急找上门来。
在海澄府衙大堂,郑成功和郑泰分主客坐好。
郑泰茶都没喝,就开口了,“大将军,粮食已经不多了,只剩几千石了。在这样下去,我怕撑不到年底。”
“这么快就没粮食了,上个月不是还有几万担?而且前些日子,安平可是刚将一批番薯、大米送过来。怎么粮食也那么快没有了。”
“大将军,攻打海澄,虽然胜利了。但我军伤亡惨重,需要安抚的阵亡将士的亲属很多,那粮食的消耗自然也就大了。更加重要的是海澄库房里的粮食都给郑联搜刮走了,我军可什么都没有得到。”
郑成功听到,忙说道:“那派人去广东等地购买粮食啊!”
郑泰说道:“我已经派人去了,可这几年老天爷都不知怎么的,不是旱灾就是洪涝,搞得连湖广都大范围歉收,更加不用说其他地方了。现在米价都蹭蹭地往上涨,我们的钱很多都是用来买粮草去了。年初那些官绅多少还送了些粮食过来,现在大家都缺粮,就没有再送了。现在我们用的就是安平那边送过了,只是那只是杯水之薪,怕是用不了多长是时间。大将军你要赶紧抓个主意,不然我怕到时拿不出钱粮来,人心就散了。”
粮食快没有了,让郑成功很是头疼。
以前做员工的时候总是感觉那老板啥都不干,就会使唤手下的。
等到自己做了“老板”,才终于知道做老板的难处了。
什么琐事都要自己来管,来承担。
一万多兵马的粮食供应,反清复明重这两个重担压下来,郑成功感觉压力真的是很大。
果然打天下不是那么容易的!
郑成功苦想都想不出个办法来。有时,郑成功都想问贼老天,当初重生时,是不是他老人家没有翻看黄历,所以才会让今生这么悲剧。
攻打海澄死伤惨重,郑成功重新招揽了三千新兵。郑成功白天要带领这帮菜鸟去辛苦训练,晚上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后,还要考虑粮草的事。
“粮草快要没有了!”这句话时郑泰这段时间讲的最多一句话,也是郑成功听的最厌烦的一句话。
我知道钱粮见底了,我知道下个月我们就要变成穷光蛋了,我知道到时军心可就散了。
但我他妈的有什么办法,老子又不是神仙,不能点石成金,不能变出粮食。
郑成功将自己的手下都招拢过来,忧色沉声说道。
“诸位,军中粮草已将尽。我已几次谴人前往广东等地筹集粮草,但今年各地大旱,恐怕也筹集不到多少。再如此下去,我军未败于战场,却会败于粮草上。诸位有何妙策可解眼前之危?”
甘辉性子急,他忙站起来喊道,“大将军,我们不如攻打泉州,那是清军粮草囤积的地方。只要攻下来,我们军粮草问题立马就可以解决。”
郑成功苦笑了下,说:“甘将军勇着勇于,但还是要多思考。现在我军的兵马不多,就这样去攻打清军城池,怕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攻打城池的事暂且搁下了。”
黄悟听郑成功这样说,于是说道:“既然这样,将军不妨率军沿海南下,使军就食漳州、潮州等地。现在天下大乱,多有贼寇强盗劫掠州郡、欺压百姓。他们掠夺成性,多有金帛、粮食。这些贼徒,凭我们的实力,可以很容易攻破。攻打他们用他们的粮草来供给我们的大军。将军不但可以渡过眼前的困难,还可以让百姓喜悦,这是两全其美之事也。”
大军沿海南下就食漳州、潮州地带,攻打贼徒,不就是黑白两道通吃嘛!
这个可以有!
既能练兵,让新兵蛋子见见血,日后好适应战场,同时又可以“搜集”抢粮,还可以增加点声望。对于现阶段的郑家军来说,是个不错的主意。
郑成功决定听从黄悟的建议,准备南下就食。
攻打山寨、海贼,自然不用带这么多兵马去,那样只会白白浪费粮草,而且金门、海澄是自己的根据地,万万不能丢失。
郑成功委任左冲镇洪旭为海澄守备,留三千兵马、两千水师坐镇,路振飞、曾樱等人铺助治理。
郑成功带上数门三磅、六磅的火炮共两千五百兵马就搭乘船舰沿海岸线出发前往漳州府。
处理完赫文兴的事,郑成功回到海澄府衙时。
一个虎卫营的士兵跑过说道:“大将军,门外有一人举人来投靠。”
郑成功听到忙说道:“快快有请!”
现在要处理的事很多,总是感觉人手不够。现在有文臣武将来投靠,郑成功根本不会拒绝,只恨来的人太少。
很快举人就被护卫带进来,郑成功抬头看了下来人。
身穿着的到是大明常见的青布直身的士子服,头戴四方平定巾。但衣服却是有点破旧不堪,而且多泥污。
郑成功皱了下眉头,很快就恢复过来,笑着迎上去说道:“贤士来投,严明不甚感激。敢问先生大名?”
“回大将军,末进生冯澄世、字亨臣,福建南安人!”
“哦,严明也是南安人,算是老乡了。来,冯贤士请坐!”
冯澄世听到忙拱手说道:“谢大将军厚待,只是亨臣惭愧。不曾苦读圣贤书,却是爱观杂书,而立之年才侥幸在隆武元年恩科中举,实在是当不得贤士之名。”
听到冯澄世说自己爱观杂书,郑成功原本不重视的态度立马改变了,坐直问道:“亨臣,请问是那类型的书籍?“
冯澄世惭愧地说道:“徐阁老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曾看过,亨臣过于沉迷于这些旁门左道,才会荒芜学业,以至于在隆武元年恩科才能侥幸中举。”
沉迷于这些学问才好啊!
那些狗屁的八股文,对老子有什么用处。这些旁门左道才是老子最渴望,想找个人帮忙筹备一下火器坊,研制改良一下火器都没有合适的人选。
郑成功亲切地拉着冯澄世坐下,转头喊道:“人都死到哪里去了,这么久都还不上茶。来人,快上茶,记得用老子那包上好的铁观音!”
喊完,郑成功转过头热情地跟冯澄世交谈着。
那热情劲令冯澄世都有些惶恐不安了。
交谈中,郑成功听到冯澄世说《天工开物》的宋应星还活着,顿时吓了一跳。
《天工开物》这本他在读书的时候看过,记得好像是说这本书是华夏17世纪的百科全书。一开始郑成功还以为宋应星跟徐光启都已经死了,没想到宋应星既然还活着。
这等大牛比老子这个二把刀的厉害多,不行,这等人物一定要在自己手里,就算绑也要绑来。
郑成功忙问道:“那请问宋长庚现在在何处?”
冯澄世看郑成功很看重宋长庚,忙回答说:“早前听闻他在隆武遇难后,拒不出仕。一直在家乡归隐。”
郑成功听到很高兴,知道在那里就好。“多谢亨臣告知这么重要的消息。哎,满清鞑子势大,占领华夏过半江山,要想收复大好河山,日后免不了要跟清军攻城作战。但我军火器不足,威力不够,迫切需要像宋长庚这样的人才来帮忙改进。”
冯澄世听到忙拱手说道:“亨臣听闻大将军忠义薄天,心怀匡扶,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末进生愿追随大将军左右,为反清复民进绵薄之力。”
郑成功扶起说道:“有亨臣这等大才相助,何愁不能扫荡鞑子,光复我汉室江山。亨臣,我意委任亨臣为参军,主管武备。你意如何?”
冯澄世忙躬身喝到:“谢大将军看重,愿效犬马之劳!”
宋应星还没有找到,但火器的研究刻不容缓。
郑成功决定让冯澄世搜集工匠铁匠等,然后全部护送去金门,先把火器坊先行搭建起来。
郑成功送走了冯澄世,郑泰就急找上门来。
在海澄府衙大堂,郑成功和郑泰分主客坐好。
郑泰茶都没喝,就开口了,“大将军,粮食已经不多了,只剩几千石了。在这样下去,我怕撑不到年底。”
“这么快就没粮食了,上个月不是还有几万担?而且前些日子,安平可是刚将一批番薯、大米送过来。怎么粮食也那么快没有了。”
“大将军,攻打海澄,虽然胜利了。但我军伤亡惨重,需要安抚的阵亡将士的亲属很多,那粮食的消耗自然也就大了。更加重要的是海澄库房里的粮食都给郑联搜刮走了,我军可什么都没有得到。”
郑成功听到,忙说道:“那派人去广东等地购买粮食啊!”
郑泰说道:“我已经派人去了,可这几年老天爷都不知怎么的,不是旱灾就是洪涝,搞得连湖广都大范围歉收,更加不用说其他地方了。现在米价都蹭蹭地往上涨,我们的钱很多都是用来买粮草去了。年初那些官绅多少还送了些粮食过来,现在大家都缺粮,就没有再送了。现在我们用的就是安平那边送过了,只是那只是杯水之薪,怕是用不了多长是时间。大将军你要赶紧抓个主意,不然我怕到时拿不出钱粮来,人心就散了。”
粮食快没有了,让郑成功很是头疼。
以前做员工的时候总是感觉那老板啥都不干,就会使唤手下的。
等到自己做了“老板”,才终于知道做老板的难处了。
什么琐事都要自己来管,来承担。
一万多兵马的粮食供应,反清复明重这两个重担压下来,郑成功感觉压力真的是很大。
果然打天下不是那么容易的!
郑成功苦想都想不出个办法来。有时,郑成功都想问贼老天,当初重生时,是不是他老人家没有翻看黄历,所以才会让今生这么悲剧。
攻打海澄死伤惨重,郑成功重新招揽了三千新兵。郑成功白天要带领这帮菜鸟去辛苦训练,晚上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后,还要考虑粮草的事。
“粮草快要没有了!”这句话时郑泰这段时间讲的最多一句话,也是郑成功听的最厌烦的一句话。
我知道钱粮见底了,我知道下个月我们就要变成穷光蛋了,我知道到时军心可就散了。
但我他妈的有什么办法,老子又不是神仙,不能点石成金,不能变出粮食。
郑成功将自己的手下都招拢过来,忧色沉声说道。
“诸位,军中粮草已将尽。我已几次谴人前往广东等地筹集粮草,但今年各地大旱,恐怕也筹集不到多少。再如此下去,我军未败于战场,却会败于粮草上。诸位有何妙策可解眼前之危?”
甘辉性子急,他忙站起来喊道,“大将军,我们不如攻打泉州,那是清军粮草囤积的地方。只要攻下来,我们军粮草问题立马就可以解决。”
郑成功苦笑了下,说:“甘将军勇着勇于,但还是要多思考。现在我军的兵马不多,就这样去攻打清军城池,怕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攻打城池的事暂且搁下了。”
黄悟听郑成功这样说,于是说道:“既然这样,将军不妨率军沿海南下,使军就食漳州、潮州等地。现在天下大乱,多有贼寇强盗劫掠州郡、欺压百姓。他们掠夺成性,多有金帛、粮食。这些贼徒,凭我们的实力,可以很容易攻破。攻打他们用他们的粮草来供给我们的大军。将军不但可以渡过眼前的困难,还可以让百姓喜悦,这是两全其美之事也。”
大军沿海南下就食漳州、潮州地带,攻打贼徒,不就是黑白两道通吃嘛!
这个可以有!
既能练兵,让新兵蛋子见见血,日后好适应战场,同时又可以“搜集”抢粮,还可以增加点声望。对于现阶段的郑家军来说,是个不错的主意。
郑成功决定听从黄悟的建议,准备南下就食。
攻打山寨、海贼,自然不用带这么多兵马去,那样只会白白浪费粮草,而且金门、海澄是自己的根据地,万万不能丢失。
郑成功委任左冲镇洪旭为海澄守备,留三千兵马、两千水师坐镇,路振飞、曾樱等人铺助治理。
郑成功带上数门三磅、六磅的火炮共两千五百兵马就搭乘船舰沿海岸线出发前往漳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