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开学堂 请人坐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人这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能让娃娃们过上个好日子?她现在这么做活,可不就是为了给娃攒下一份家产?让娃娃们以后不要和自己一样过这样贫困的日子。
跟着千澜这一年多的时间,自家已经有了不少的积蓄,她甚至都算过一笔帐,要是再跟着千澜做几年,那日子就真的好起来了,不光是能置办些好地留给子孙,就是供儿子读书,也没啥不可能的。
柳玉娘虽然是在柳树村长大的,可却不是那等无知的农妇,她一直都在想,要是自家的娃能和木头一样,也去读书,将来自家也就算是耕读人家了,说出去都体面。要是儿子能考中个秀才啥的,那就是祖坟上冒青烟的事儿了。
“我还想着,几个娃娃也都大了,不能就这么一直荒下去,等接过来了,咱们再寻摸一个先生,也不要求多有学问,能先教导几个娃娃读书识字就成,你们说这样可好?”柳玉娘才想着,就听见沐千澜如此说道。
这一点,沐千澜想了很久,现在固定在她这里做活的人不少,这些人家都有娃娃,要是能给这些娃娃找个先生的话,估计这些人也都愿意。
可是在柳玉娘听来,沐千澜简直就是看透了她的心思一般。
“千澜,你咋就能想的这么周到呢?我也一直先想着呢,这娃可不能荒废了,像是木头,现在在县城里读书,可和以前不一样了。我瞧着都羡慕的很,总想着也能让我家的娃娃也和他一样。”柳玉娘笑着说道。
做娘的盼着儿女好,这一点,她并不觉得需要隐瞒。因此张嘴便说了自己的心思。
“可是找个先生一年下来要花不少钱吧?”能让孩子读书,大家都高兴,可是想到那一大笔的银子,李翠兰的笑容淡了下来。
就自家娃娃和玉娘家的娃娃上学,聘上一个先生,花销可不少哩。两家跟着千澜,现在的日子虽然比起之前好过了许多。也算是小有积蓄。可是请一位先生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年下来的收入,只怕是有一半的收入要归先生了。
“这个你们放心吧。我已经仔仔细细的想过了,就在咱们家的大宅子里腾出来一个院子,办个学堂。而且不光是你们两家的娃来这里读书,只要是长期在我这里做活的。并且做的好的,娃娃都可以送来到这个学堂里来读书。至于先生的束修。不用你们费心,我一个人承担。当然了,既然是办学堂,咱们也不能就局限在自己家里。这周围的娃娃要是愿意来上学的,咱们也要,可是这些娃娃就不能白白在我这里读书了。那就要收束修。”
沐千澜简单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这几个人也都算是听懂了。尤其是在听沐千澜说她愿意一个人承担所有的束修以后,就觉得更加惊讶了,那对工人好的东家也不是没有,可是咋就能有千澜这样的?不光是给大人工钱,还要管着娃娃读书。
这在大齐是少见的,可是后世,却不少见,许多公司为了能让职工安心工作,就有这样的后勤保障。因此,沐千澜不过是把后世见过的一些东西复制过来而已。
几个人听了都是拍手赞成,立刻就讨论起来,那一处院子做学堂最好等等的话题。
不得不说,沐千澜此举确实很得人心,这些人一听自家的娃娃能白读书,不用给先生束修,只要准备笔墨纸砚和书本就行,那可是真心的高兴,做活也更加用心了。沐千澜便是用这简简单单的一招就把人心都笼络了过来。
当然这都是后话,暂时不说,只说柳玉娘等人得了沐千澜这话,那里还能继续等下去,第二日便去了柳树村把家里的娃娃接过来。
正是和李翠兰想的一样,村正两口子并不肯来,而王家老两口因为舍不得孙子,却跟着到了县城里,就住在沐千澜给王长川两口子准备的小院子里。
这院子虽然不算大,可是他们一家子人也不算太多,也够住了,王长川的爹娘年纪也不算大,王老爷子每天儿子出工的时候,就跟着去上工,虽然体力不如年轻人,可是却比年轻人的经验多,许多事情上手很快,而老太太每天还能帮着去给工人做饭什么的,倒是也不光在家里靠着儿子养活,沐千澜见此,索性就商量,让他们二老也为自己做活。
这二人想着能帮衬儿子媳妇也是好的,可是又觉得要是领的钱多了,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们两个人就算是再怎么尽心,到底也不如年轻人做的活儿多,所以坚持两个人一个月只要一两银子,也就是一个人的工钱。
沐千澜也不强求,只让他们闲了的时候就去帮忙,要是累了什么的,就不用去做活。
而她自己除了找木匠打桌椅板凳,准备笔墨纸砚之外,把学堂布置起来以后,就是到处打听寻一位合适的坐馆先生。
虽然沐千澜最开始说的是找个识字的就成,可找着却还是想要一位学识好一些的。沐千澜心里已经盘算过了,她孤身一人,也没什么人能帮衬自己,现在她做的这些又越来越大了,实在是需要有人帮着自己,这就要她必须培养自己的人脉势力。
现在他身边的人虽然都忠心耿耿的,可是却都是没读过书的,见识上不免就少了些。要是这些娃娃有几个能有出息,将来凡是有一个两个能念着她一丝的好,那也能受益不少。至于剩下的一些不能走仕途之路的,将来捡着那些好的留在身边培养出来几个,也能成为自己的帮手,那可不是极好?
故而她不知道费了不少心思,拜托了多少的人才寻摸到一位让她觉得满意的李姓秀才。
这位秀才年纪不大,不过三十余岁的年纪,学识相当了得,可以说是学富五车。只可惜的是此人虽然颇有学识。无奈却是个命运不济的。
他七八年前不过二十余岁,就中了秀才,正春分得意的时候,却被路过的一辆马车撞断了腿,留下了一些后遗症,现在走路的时候有些跛。
按照大齐的律法,残疾之人不能入朝为官。所以。他就因为这一次的车祸,彻底的失去了做官的资格,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极。可却还有一大家子人等着靠他过日子呢。他只能断了继续读书的念头,安心的做一些抄抄写写的事情,赚一点微薄的薪水养活一家子人。
他全家七八口人,除了领着朝廷的一份米粮。就靠着他赚的那些小钱过日子,家境颇为艰难。却偏偏是个有些执拗性子的。就算有人愿意请他去坐馆,也被他辞了。
沐千澜诚心请他到自家的学堂做西席,这人原本也是不肯的,可最后听说沐千澜是为了在自己家里做活的人办了这个学堂。不知道触动了他的那一条神经,居然同意了。并且在第二日就到了沐千澜早就预备好的学堂里正式开课了。
有了李秀才坐馆,再加上院子里的课堂也都预备好了。这学堂也就算是彻底的办起来了。虽然入学的十几个娃娃年纪不一样大,可是。却因为都从来没有启蒙过,李秀才就直接把这些娃娃放在一个班上读书,也并不算费劲。
对于这份差事,李秀才很是满意,自从他伤了腿以后,一家子人的日子过的艰难,他都觉得生活没什么奔头了,越来越消极,要不是还有父母儿女要靠自己过日子,他只怕是已经走了绝路。
可现在看着这位十几岁的小姑娘,孑然一身,却收留了别人家的老人和孩子,现在还为别家的孩子做这么多的事情,他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或许根本就是错误的。只要肯努力,他也能让家里的人过上好日子,也能帮着更多的孩子读书识字,做有学问的人。他自己不能走上仕途不要紧,可能帮着别人,也是一件乐事。
沐姑娘给他的银子是一年二十两,还说了,要是教的好,将来还额外有奖金,这些钱虽然不多,可是已经足以解决一家子人的生活问题了,而他能做的就是好生教导这些孩子们。
事实上,李秀才也是这么做的,他在教书育人上面很有一套,而且又很用心,一时之间,学堂里的气氛可是好的不得了。
沐千澜此举本来只是为了让在自己家里做活的人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安心做活,却不想无心插柳柳成荫,沐千澜自己花钱办了学堂的事儿很快就在长河县传开了,甚至是传到了县学里。
学堂里的几位先生对于沐千澜此举很是赞许,为了表彰沐千澜的善举,不光是用了许多的溢美之词夸赞沐千澜的善人善举,这几个人甚至为她的书馆送去了书籍和笔墨纸砚。并当场就表示,要是这里面有读书好的,可以去县学里面,他们愿意收留。两个月以后,还真就从这些娃娃中间找到了一两个颇有些读书天赋的娃娃,带到了县学里去。
经过这些,沐千澜的学堂就名声大噪,不光是她家做活的人把娃娃送来了,甚至一些以前原本看不上为别人做活的人也因为这个主动求到了沐千澜的门上,求她给自己一个做活的机会,只为了让自家的娃娃也能来这学堂里读书。
沐千澜现在的生意越做越大,加上今年的地瓜产量很高,沐千澜打算把这些都加工出来,然后出售,所以,凡事愿意来的,在经过三天的试用期以后,就签了合同都留下来成为她的长工。
学堂的学生也随之增加了不少,很快就有了三四十个,这些学生年纪本来就不一样大小,学习的速度又有快慢,如此就必须要分班学习。
李秀才一个人就显得有些顾不过来了,沐千澜虽然忙碌,可还是留心着学堂里的事儿,很快就发现了,因此在征询了李秀才的意见之后,决定再聘一位先生来坐馆。
李秀才为她推荐了一个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马姓老举人。这人家境却不错,甚至算是很殷实,来坐馆教书并不是为了每年的这二十两银子。而是他觉得,沐千澜一个小姑娘能有这样的善人善举不容易,所以才愿意来坐馆帮这个小姑娘一把。
举人坐馆,和秀才坐馆还不一样,那影响力和号召力可当真是不一般。长河县虽然还有几家私塾,可都是秀才坐馆,除了县学里,举人坐馆的,这还是独一份。
沐千澜这学堂很快就声名鹊起,很多人家的孩子慕名前来读书,沐千澜之前本来是想着要是学生少,也召周围村子里的孩子,可是现在这种局面,有许多甚至是县城里一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这样下去,这学堂可就真的成为负担了。
故而她索性就定了规矩,不在自己家里做活的,娃娃一概不收。毕竟,这两位夫子要是教的多了,难免就会顾此失彼,现在这近六十个娃娃,分成四个班,正好顾得过来,再多就有些为难了。
原本沐千澜还担心这二位先生说她私心太重,只顾着自己的私利,不想这二人却对她这一举动表示赞同,说她不是那等沽名钓誉之辈,不是为了名声就没有底线的人。又说那些有钱人家的娃娃,本来也不缺这个学习的机会等等的话,沐千澜这才算是安心下来。
学堂这边一切井然有序,有了马举人和李秀才二人尽心尽力的教导,这些孩子们的进步都很快。看着自家的娃娃一天天的有了变化,做爹娘的,也就安心了不少,心里头对沐千澜也是感恩戴德的很。
多少年了,他们那里想过,自家娃娃也有能读书的一天?这可不是托了沐姑娘的福?他们这些人可真是遇上贵人了。
他们也不是那等不知道念着别人恩情的白眼狼,既然得了别人的好处,就想着要加倍的回报,总不能让沐姑娘一年白白花费那么多的银子不是?由是,这些人做活的时候就更是不惜力气了,只恨不得多做一会儿,多干一些活,也好报答沐姑娘的恩情。(未完待续。)
人这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能让娃娃们过上个好日子?她现在这么做活,可不就是为了给娃攒下一份家产?让娃娃们以后不要和自己一样过这样贫困的日子。
跟着千澜这一年多的时间,自家已经有了不少的积蓄,她甚至都算过一笔帐,要是再跟着千澜做几年,那日子就真的好起来了,不光是能置办些好地留给子孙,就是供儿子读书,也没啥不可能的。
柳玉娘虽然是在柳树村长大的,可却不是那等无知的农妇,她一直都在想,要是自家的娃能和木头一样,也去读书,将来自家也就算是耕读人家了,说出去都体面。要是儿子能考中个秀才啥的,那就是祖坟上冒青烟的事儿了。
“我还想着,几个娃娃也都大了,不能就这么一直荒下去,等接过来了,咱们再寻摸一个先生,也不要求多有学问,能先教导几个娃娃读书识字就成,你们说这样可好?”柳玉娘才想着,就听见沐千澜如此说道。
这一点,沐千澜想了很久,现在固定在她这里做活的人不少,这些人家都有娃娃,要是能给这些娃娃找个先生的话,估计这些人也都愿意。
可是在柳玉娘听来,沐千澜简直就是看透了她的心思一般。
“千澜,你咋就能想的这么周到呢?我也一直先想着呢,这娃可不能荒废了,像是木头,现在在县城里读书,可和以前不一样了。我瞧着都羡慕的很,总想着也能让我家的娃娃也和他一样。”柳玉娘笑着说道。
做娘的盼着儿女好,这一点,她并不觉得需要隐瞒。因此张嘴便说了自己的心思。
“可是找个先生一年下来要花不少钱吧?”能让孩子读书,大家都高兴,可是想到那一大笔的银子,李翠兰的笑容淡了下来。
就自家娃娃和玉娘家的娃娃上学,聘上一个先生,花销可不少哩。两家跟着千澜,现在的日子虽然比起之前好过了许多。也算是小有积蓄。可是请一位先生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年下来的收入,只怕是有一半的收入要归先生了。
“这个你们放心吧。我已经仔仔细细的想过了,就在咱们家的大宅子里腾出来一个院子,办个学堂。而且不光是你们两家的娃来这里读书,只要是长期在我这里做活的。并且做的好的,娃娃都可以送来到这个学堂里来读书。至于先生的束修。不用你们费心,我一个人承担。当然了,既然是办学堂,咱们也不能就局限在自己家里。这周围的娃娃要是愿意来上学的,咱们也要,可是这些娃娃就不能白白在我这里读书了。那就要收束修。”
沐千澜简单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这几个人也都算是听懂了。尤其是在听沐千澜说她愿意一个人承担所有的束修以后,就觉得更加惊讶了,那对工人好的东家也不是没有,可是咋就能有千澜这样的?不光是给大人工钱,还要管着娃娃读书。
这在大齐是少见的,可是后世,却不少见,许多公司为了能让职工安心工作,就有这样的后勤保障。因此,沐千澜不过是把后世见过的一些东西复制过来而已。
几个人听了都是拍手赞成,立刻就讨论起来,那一处院子做学堂最好等等的话题。
不得不说,沐千澜此举确实很得人心,这些人一听自家的娃娃能白读书,不用给先生束修,只要准备笔墨纸砚和书本就行,那可是真心的高兴,做活也更加用心了。沐千澜便是用这简简单单的一招就把人心都笼络了过来。
当然这都是后话,暂时不说,只说柳玉娘等人得了沐千澜这话,那里还能继续等下去,第二日便去了柳树村把家里的娃娃接过来。
正是和李翠兰想的一样,村正两口子并不肯来,而王家老两口因为舍不得孙子,却跟着到了县城里,就住在沐千澜给王长川两口子准备的小院子里。
这院子虽然不算大,可是他们一家子人也不算太多,也够住了,王长川的爹娘年纪也不算大,王老爷子每天儿子出工的时候,就跟着去上工,虽然体力不如年轻人,可是却比年轻人的经验多,许多事情上手很快,而老太太每天还能帮着去给工人做饭什么的,倒是也不光在家里靠着儿子养活,沐千澜见此,索性就商量,让他们二老也为自己做活。
这二人想着能帮衬儿子媳妇也是好的,可是又觉得要是领的钱多了,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们两个人就算是再怎么尽心,到底也不如年轻人做的活儿多,所以坚持两个人一个月只要一两银子,也就是一个人的工钱。
沐千澜也不强求,只让他们闲了的时候就去帮忙,要是累了什么的,就不用去做活。
而她自己除了找木匠打桌椅板凳,准备笔墨纸砚之外,把学堂布置起来以后,就是到处打听寻一位合适的坐馆先生。
虽然沐千澜最开始说的是找个识字的就成,可找着却还是想要一位学识好一些的。沐千澜心里已经盘算过了,她孤身一人,也没什么人能帮衬自己,现在她做的这些又越来越大了,实在是需要有人帮着自己,这就要她必须培养自己的人脉势力。
现在他身边的人虽然都忠心耿耿的,可是却都是没读过书的,见识上不免就少了些。要是这些娃娃有几个能有出息,将来凡是有一个两个能念着她一丝的好,那也能受益不少。至于剩下的一些不能走仕途之路的,将来捡着那些好的留在身边培养出来几个,也能成为自己的帮手,那可不是极好?
故而她不知道费了不少心思,拜托了多少的人才寻摸到一位让她觉得满意的李姓秀才。
这位秀才年纪不大,不过三十余岁的年纪,学识相当了得,可以说是学富五车。只可惜的是此人虽然颇有学识。无奈却是个命运不济的。
他七八年前不过二十余岁,就中了秀才,正春分得意的时候,却被路过的一辆马车撞断了腿,留下了一些后遗症,现在走路的时候有些跛。
按照大齐的律法,残疾之人不能入朝为官。所以。他就因为这一次的车祸,彻底的失去了做官的资格,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极。可却还有一大家子人等着靠他过日子呢。他只能断了继续读书的念头,安心的做一些抄抄写写的事情,赚一点微薄的薪水养活一家子人。
他全家七八口人,除了领着朝廷的一份米粮。就靠着他赚的那些小钱过日子,家境颇为艰难。却偏偏是个有些执拗性子的。就算有人愿意请他去坐馆,也被他辞了。
沐千澜诚心请他到自家的学堂做西席,这人原本也是不肯的,可最后听说沐千澜是为了在自己家里做活的人办了这个学堂。不知道触动了他的那一条神经,居然同意了。并且在第二日就到了沐千澜早就预备好的学堂里正式开课了。
有了李秀才坐馆,再加上院子里的课堂也都预备好了。这学堂也就算是彻底的办起来了。虽然入学的十几个娃娃年纪不一样大,可是。却因为都从来没有启蒙过,李秀才就直接把这些娃娃放在一个班上读书,也并不算费劲。
对于这份差事,李秀才很是满意,自从他伤了腿以后,一家子人的日子过的艰难,他都觉得生活没什么奔头了,越来越消极,要不是还有父母儿女要靠自己过日子,他只怕是已经走了绝路。
可现在看着这位十几岁的小姑娘,孑然一身,却收留了别人家的老人和孩子,现在还为别家的孩子做这么多的事情,他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或许根本就是错误的。只要肯努力,他也能让家里的人过上好日子,也能帮着更多的孩子读书识字,做有学问的人。他自己不能走上仕途不要紧,可能帮着别人,也是一件乐事。
沐姑娘给他的银子是一年二十两,还说了,要是教的好,将来还额外有奖金,这些钱虽然不多,可是已经足以解决一家子人的生活问题了,而他能做的就是好生教导这些孩子们。
事实上,李秀才也是这么做的,他在教书育人上面很有一套,而且又很用心,一时之间,学堂里的气氛可是好的不得了。
沐千澜此举本来只是为了让在自己家里做活的人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安心做活,却不想无心插柳柳成荫,沐千澜自己花钱办了学堂的事儿很快就在长河县传开了,甚至是传到了县学里。
学堂里的几位先生对于沐千澜此举很是赞许,为了表彰沐千澜的善举,不光是用了许多的溢美之词夸赞沐千澜的善人善举,这几个人甚至为她的书馆送去了书籍和笔墨纸砚。并当场就表示,要是这里面有读书好的,可以去县学里面,他们愿意收留。两个月以后,还真就从这些娃娃中间找到了一两个颇有些读书天赋的娃娃,带到了县学里去。
经过这些,沐千澜的学堂就名声大噪,不光是她家做活的人把娃娃送来了,甚至一些以前原本看不上为别人做活的人也因为这个主动求到了沐千澜的门上,求她给自己一个做活的机会,只为了让自家的娃娃也能来这学堂里读书。
沐千澜现在的生意越做越大,加上今年的地瓜产量很高,沐千澜打算把这些都加工出来,然后出售,所以,凡事愿意来的,在经过三天的试用期以后,就签了合同都留下来成为她的长工。
学堂的学生也随之增加了不少,很快就有了三四十个,这些学生年纪本来就不一样大小,学习的速度又有快慢,如此就必须要分班学习。
李秀才一个人就显得有些顾不过来了,沐千澜虽然忙碌,可还是留心着学堂里的事儿,很快就发现了,因此在征询了李秀才的意见之后,决定再聘一位先生来坐馆。
李秀才为她推荐了一个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马姓老举人。这人家境却不错,甚至算是很殷实,来坐馆教书并不是为了每年的这二十两银子。而是他觉得,沐千澜一个小姑娘能有这样的善人善举不容易,所以才愿意来坐馆帮这个小姑娘一把。
举人坐馆,和秀才坐馆还不一样,那影响力和号召力可当真是不一般。长河县虽然还有几家私塾,可都是秀才坐馆,除了县学里,举人坐馆的,这还是独一份。
沐千澜这学堂很快就声名鹊起,很多人家的孩子慕名前来读书,沐千澜之前本来是想着要是学生少,也召周围村子里的孩子,可是现在这种局面,有许多甚至是县城里一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这样下去,这学堂可就真的成为负担了。
故而她索性就定了规矩,不在自己家里做活的,娃娃一概不收。毕竟,这两位夫子要是教的多了,难免就会顾此失彼,现在这近六十个娃娃,分成四个班,正好顾得过来,再多就有些为难了。
原本沐千澜还担心这二位先生说她私心太重,只顾着自己的私利,不想这二人却对她这一举动表示赞同,说她不是那等沽名钓誉之辈,不是为了名声就没有底线的人。又说那些有钱人家的娃娃,本来也不缺这个学习的机会等等的话,沐千澜这才算是安心下来。
学堂这边一切井然有序,有了马举人和李秀才二人尽心尽力的教导,这些孩子们的进步都很快。看着自家的娃娃一天天的有了变化,做爹娘的,也就安心了不少,心里头对沐千澜也是感恩戴德的很。
多少年了,他们那里想过,自家娃娃也有能读书的一天?这可不是托了沐姑娘的福?他们这些人可真是遇上贵人了。
他们也不是那等不知道念着别人恩情的白眼狼,既然得了别人的好处,就想着要加倍的回报,总不能让沐姑娘一年白白花费那么多的银子不是?由是,这些人做活的时候就更是不惜力气了,只恨不得多做一会儿,多干一些活,也好报答沐姑娘的恩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