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万人空巷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月亮已经偏西,天边黑的如同锅底。负责值守长安东门的队率吴淞抱着自己的长戟,斜靠在城楼下的柱子旁打盹。这时候是一天中天色最暗的时候,哪怕是再穷凶极恶的贼人,也很少选在这个时候出手。再说,这里是长安,国都所在,城外有南军,城内有卫尉,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撒野?
伍长黑狗是个老兵,即便是睡觉的时候也是睁着一只眼睛。凭借着这样的本事,才能从雁门关的战场上活着回来。黑狗这小子运气好,那一次不仅活着回来,还捡了三颗人头,摇身一变也成了有爵位的人。有了爵位自然不用再去边关拼命。又引其长的魁梧,不知道被谁看上,从一个边郡的郡兵,调入执金吾,成了一名伍长。
黑狗猛然间睁开眼睛,仔细听了好一会,连忙伸手推了吴淞一把:“队率,有情况!”
吴淞翻了个身,继续自己的美梦:“这时候有什么情况?再睡一会,马上就要换岗了!”
黑狗并没有因为吴淞的冷漠而松懈,反而更加紧张:“真有人来了,还不少,都骑着马!”
吴淞不情愿的坐起身,揉着睡眼朦胧的眼睛,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长安纵马,这家伙是在找死?以为咱们的弓箭是吃素的?”
马蹄声越来越近,吴淞也隐约间听到了一些。一个激灵站起身,狠狠的踢着自己身边的属下:“起来,都他娘的起来,弓箭手呢?死哪去了?”
城头上一阵慌乱,好不容易将弓箭手找来。那家伙还没有睡醒,吴淞一耳刮扇过去,将那家伙打的原地转了两圈,整个人都懵了。吴淞怒吼道:“娘的,老子这是太惯着你们了,听听,人都到城门口了!”
火把一个个从城楼上扔下来,城门外的黑影里闪出十几个人人影。有人冲着城楼上大喊:“开门,雁门关急报!”
雁门关三个字吴淞听的清清楚楚,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若论起来每年都会又几次,不管是雁门关,还是代郡、萧关,时不时就会有急报传来。按照常理推测,应该是匈奴人又来祸害大汉百姓了。这样的大事决不能耽搁,何况吴淞还看见那些人的盔缨是三根红色的翎毛。
红翎信使是最快的信使,通常只有边关警情才会用到红翎信使。这些人不受任何人的影响,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将手里的消息直接送到皇宫。哪怕上宫门守卫都没有阻拦的权利。吴淞打了个冷战,立刻命人开门,同时派人将东门发生的事情向上禀报,将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
城门只开了一个缝,红翎信使的马匹再次启动。阵阵的马蹄声踩着长安的大街,发出清脆的响声,不少人都被吵醒,有些胆大的趴在门口或者窗口往外看,嘴里还不断的念叨着什么。
看着红翎信使钻进长安城的黑暗中,吴淞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水,扭头看了黑狗一眼,郑重的点点头。幸亏黑狗的耳朵好使,若是自己再慢上一点,那些家伙若是发怒,至少往上官哪里一通,别说自己这个队率保不住,全家老小的性命都堪忧。
刘吉庆猫一样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永宁殿的门口,没顾上管那个靠在门框上打盹的内侍,急匆匆便走了进去。皇帝刘彻睡的正香,刘吉庆轻声喊了两声,刘彻没有丝毫反应。刘吉庆一咬牙,蹑手蹑脚的靠近龙榻,伸手摇晃了皇帝两下。
“陛下醒来,陛下醒来!”
刘彻被吓了一条,伸手就去摸放在床头的宝剑,刘吉庆立刻跪倒在地:“陛下息怒,奴才有要事禀报!”
待看清是刘吉庆,刘彻这才重新将宝剑放回龙床头。谁在刘彻里面的卫子夫也被惊醒,见皇帝要起床,连忙抓过一旁的披风给皇帝披上。
刘彻被人打扰了睡意,心里很不爽。用了三息时间才将怒火压下去:“什么事值得你大半夜的将朕惊醒?”
“回禀陛下,雁门关急报!”
刘彻心中的怒火一瞬间就没了,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连鞋子都没顾得上穿,急匆匆就往殿外跑,一边跑一边问:“人呢?人在那?”
刘吉庆一手拿着皇帝掉落的披风,一手提着皇帝的谢,紧紧跟随在皇帝身后:“陛下慢些,人在宣室外候旨!”
“快悬,快去呀!”刘彻一边穿鞋,一边催促刘吉庆:“对了,去吧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全都找来,快去!”
皇帝一声令下,皇宫中鸡飞狗跳。出去找人的找人,宣红翎信使进殿的进殿,皇帝身边围着一大群宫女和内侍,一边走一边帮着皇帝穿衣。皇帝可是至高无上的,决不能以邋遢的形象出现在百官面前,哪怕是几个不入流的红翎信使也不行。
从永宁殿过来,皇帝既没有坐撵,也没有骑马,一路小跑。哪里方便走哪里,花园中最喜欢的花被踩了,皇帝看都没看一眼,回廊中最喜欢的瓷器被打碎了,皇帝连眼睛都没眨一下,甚至有几个小内侍没有来得及跪下拜见,皇帝也没有说什么,风风火火的从他们身边穿了过去。
后宫的妃子和太后也都被惊醒,卫子夫第一时间去了长乐宫向太后问安,顺便说说原因。总之,皇宫中,从刘彻醒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别想再睡了。
朱雀大街上也是人喊马嘶。窦婴第一个干赶到皇宫,立刻就被内侍带去了宣室。传旨的内侍没有说明是什么事情,但窦婴看见几个站在宫门外的红翎信使,哪里还有不明白的道理。跟着内侍,进了宣室,不等窦婴行礼,刘彻道:“丞相免礼,快快请坐!”
太尉和御史大夫也都到了,刘吉庆伸长脖子高喊:“宣,红翎信使进殿!”
所有人都不说话,一个个伸长脖子盯着大门口。刘彻也是如此,他最急切。自从苏任送来计划书之后,刘彻就兴奋的睡不着觉。正日和最亲近的大臣研究,按照苏任所言一一布置。等大军离开长安,刘彻的心非但没有放下,反而提的更高了。
自大汉立国以来,匈奴一直是大汉的心腹之患。百年来只能用和亲政策安抚,效果好像并不怎么好,匈奴人还是会时不时的袭扰大汉边郡。如果这次真的能将匈奴单于主力歼灭,他刘彻定然会成为千古一帝,也会让大汉至少有百年的安宁。
红翎信使一行共五人,为首的那人身后背着一个布袋。进了大殿,立刻跪下行礼:“小人叩见陛下,雁门关急报,请陛下御览!”
红翎信使没有废话,一上来便直奔主题,双手将布包高高举起。刘吉庆慌忙上前,恭恭敬敬的接过来,转身放在刘彻案头。没顾得上跪在地上的红翎信使,谁也没有提醒皇帝,全都睁大眼睛看着皇帝打开布包,从里面拿出一谍叠放的整整齐齐的纸张。
刘彻深吸一口气,他的手有些抖,生怕看见让自己欲哭无泪的内容。轻轻展开,只看了三两行,眼中的兴奋之色已经掩盖不住了。
“哈哈哈……”一口气看完,刘彻放声大笑,笑声震的宣室殿都在斗,又仔细看了一边,没有看错,合上奏折,缓了口气,将奏折交给刘吉庆:“让丞相等人也高兴高兴,尔等一路辛苦,每人去少府那里领一百金!”
几个红翎信使连忙磕头,皇帝赐赏绝对不能推辞,何况这次是一百金,够他们一家人舒舒服服过完下半辈子了。心中的高兴自然溢于言表,身上的疲倦都少了很多,希望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慌忙谢恩之后,自有内侍领着他们去领赏不提。
窦婴是三公之首,自然是第二个看奏折的人,看罢之后脸上的表情古怪,说是哭吧又是笑,说是笑吧又觉得是哭。不等最后一个御史大夫看完,窦婴立刻出来,对刘彻行三跪九叩大礼:“臣恭贺陛下,祝我大汉延绵万世!”
窦婴已经表态,太尉和御史大夫立刻跟上,一时间,宣室中万岁之声不觉于耳,期间更夹杂着君臣几人放肆的笑声。
如此大的喜事,皇帝绝对不会一个人偷着乐,宣室中的重臣知道了,很快后宫中的妃嫔也就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不等天亮,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官军在马邑大胜匈奴,斩首数万,俘虏数万,单于率领二十万大军袭击马邑的结果就是带着几千溃兵落荒而逃。
紧紧用了半个晚上时间,长安城的大街小巷被人贴满了告示,内容一模一样,字句也不长,就是宣扬大汉获得大胜的消息。于此同时,大汉报也在第二天发出了特刊,从各个角度开始赞扬大汉取得的这场胜利,到这时候百姓们才知道,原来这次大胜竟然从年前就在准备,难怪自己村里的几个当兵的一年没回家,全都去马邑杀帝了。
崔成儒坐在翠香楼的顶楼喝茶,大堂里的说书人正在将马邑大战的情形,绘声绘色,说的酣畅淋漓。堂下的食客甚至都忘了往自己嘴里送菜,瞪着眼睛一刻不停的盯着手舞足蹈的说书人。崔成儒的脸上带着微笑,一年来压在他头上的阴云总算是散开,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这一次竟然也混了一个官身,自家也算对得起祖上的阴德了。
“老掌柜!”一名伙计打断了崔成儒的思绪:“人来了,带着先生的书信。”
月亮已经偏西,天边黑的如同锅底。负责值守长安东门的队率吴淞抱着自己的长戟,斜靠在城楼下的柱子旁打盹。这时候是一天中天色最暗的时候,哪怕是再穷凶极恶的贼人,也很少选在这个时候出手。再说,这里是长安,国都所在,城外有南军,城内有卫尉,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撒野?
伍长黑狗是个老兵,即便是睡觉的时候也是睁着一只眼睛。凭借着这样的本事,才能从雁门关的战场上活着回来。黑狗这小子运气好,那一次不仅活着回来,还捡了三颗人头,摇身一变也成了有爵位的人。有了爵位自然不用再去边关拼命。又引其长的魁梧,不知道被谁看上,从一个边郡的郡兵,调入执金吾,成了一名伍长。
黑狗猛然间睁开眼睛,仔细听了好一会,连忙伸手推了吴淞一把:“队率,有情况!”
吴淞翻了个身,继续自己的美梦:“这时候有什么情况?再睡一会,马上就要换岗了!”
黑狗并没有因为吴淞的冷漠而松懈,反而更加紧张:“真有人来了,还不少,都骑着马!”
吴淞不情愿的坐起身,揉着睡眼朦胧的眼睛,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长安纵马,这家伙是在找死?以为咱们的弓箭是吃素的?”
马蹄声越来越近,吴淞也隐约间听到了一些。一个激灵站起身,狠狠的踢着自己身边的属下:“起来,都他娘的起来,弓箭手呢?死哪去了?”
城头上一阵慌乱,好不容易将弓箭手找来。那家伙还没有睡醒,吴淞一耳刮扇过去,将那家伙打的原地转了两圈,整个人都懵了。吴淞怒吼道:“娘的,老子这是太惯着你们了,听听,人都到城门口了!”
火把一个个从城楼上扔下来,城门外的黑影里闪出十几个人人影。有人冲着城楼上大喊:“开门,雁门关急报!”
雁门关三个字吴淞听的清清楚楚,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若论起来每年都会又几次,不管是雁门关,还是代郡、萧关,时不时就会有急报传来。按照常理推测,应该是匈奴人又来祸害大汉百姓了。这样的大事决不能耽搁,何况吴淞还看见那些人的盔缨是三根红色的翎毛。
红翎信使是最快的信使,通常只有边关警情才会用到红翎信使。这些人不受任何人的影响,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将手里的消息直接送到皇宫。哪怕上宫门守卫都没有阻拦的权利。吴淞打了个冷战,立刻命人开门,同时派人将东门发生的事情向上禀报,将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
城门只开了一个缝,红翎信使的马匹再次启动。阵阵的马蹄声踩着长安的大街,发出清脆的响声,不少人都被吵醒,有些胆大的趴在门口或者窗口往外看,嘴里还不断的念叨着什么。
看着红翎信使钻进长安城的黑暗中,吴淞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水,扭头看了黑狗一眼,郑重的点点头。幸亏黑狗的耳朵好使,若是自己再慢上一点,那些家伙若是发怒,至少往上官哪里一通,别说自己这个队率保不住,全家老小的性命都堪忧。
刘吉庆猫一样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永宁殿的门口,没顾上管那个靠在门框上打盹的内侍,急匆匆便走了进去。皇帝刘彻睡的正香,刘吉庆轻声喊了两声,刘彻没有丝毫反应。刘吉庆一咬牙,蹑手蹑脚的靠近龙榻,伸手摇晃了皇帝两下。
“陛下醒来,陛下醒来!”
刘彻被吓了一条,伸手就去摸放在床头的宝剑,刘吉庆立刻跪倒在地:“陛下息怒,奴才有要事禀报!”
待看清是刘吉庆,刘彻这才重新将宝剑放回龙床头。谁在刘彻里面的卫子夫也被惊醒,见皇帝要起床,连忙抓过一旁的披风给皇帝披上。
刘彻被人打扰了睡意,心里很不爽。用了三息时间才将怒火压下去:“什么事值得你大半夜的将朕惊醒?”
“回禀陛下,雁门关急报!”
刘彻心中的怒火一瞬间就没了,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连鞋子都没顾得上穿,急匆匆就往殿外跑,一边跑一边问:“人呢?人在那?”
刘吉庆一手拿着皇帝掉落的披风,一手提着皇帝的谢,紧紧跟随在皇帝身后:“陛下慢些,人在宣室外候旨!”
“快悬,快去呀!”刘彻一边穿鞋,一边催促刘吉庆:“对了,去吧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全都找来,快去!”
皇帝一声令下,皇宫中鸡飞狗跳。出去找人的找人,宣红翎信使进殿的进殿,皇帝身边围着一大群宫女和内侍,一边走一边帮着皇帝穿衣。皇帝可是至高无上的,决不能以邋遢的形象出现在百官面前,哪怕是几个不入流的红翎信使也不行。
从永宁殿过来,皇帝既没有坐撵,也没有骑马,一路小跑。哪里方便走哪里,花园中最喜欢的花被踩了,皇帝看都没看一眼,回廊中最喜欢的瓷器被打碎了,皇帝连眼睛都没眨一下,甚至有几个小内侍没有来得及跪下拜见,皇帝也没有说什么,风风火火的从他们身边穿了过去。
后宫的妃子和太后也都被惊醒,卫子夫第一时间去了长乐宫向太后问安,顺便说说原因。总之,皇宫中,从刘彻醒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别想再睡了。
朱雀大街上也是人喊马嘶。窦婴第一个干赶到皇宫,立刻就被内侍带去了宣室。传旨的内侍没有说明是什么事情,但窦婴看见几个站在宫门外的红翎信使,哪里还有不明白的道理。跟着内侍,进了宣室,不等窦婴行礼,刘彻道:“丞相免礼,快快请坐!”
太尉和御史大夫也都到了,刘吉庆伸长脖子高喊:“宣,红翎信使进殿!”
所有人都不说话,一个个伸长脖子盯着大门口。刘彻也是如此,他最急切。自从苏任送来计划书之后,刘彻就兴奋的睡不着觉。正日和最亲近的大臣研究,按照苏任所言一一布置。等大军离开长安,刘彻的心非但没有放下,反而提的更高了。
自大汉立国以来,匈奴一直是大汉的心腹之患。百年来只能用和亲政策安抚,效果好像并不怎么好,匈奴人还是会时不时的袭扰大汉边郡。如果这次真的能将匈奴单于主力歼灭,他刘彻定然会成为千古一帝,也会让大汉至少有百年的安宁。
红翎信使一行共五人,为首的那人身后背着一个布袋。进了大殿,立刻跪下行礼:“小人叩见陛下,雁门关急报,请陛下御览!”
红翎信使没有废话,一上来便直奔主题,双手将布包高高举起。刘吉庆慌忙上前,恭恭敬敬的接过来,转身放在刘彻案头。没顾得上跪在地上的红翎信使,谁也没有提醒皇帝,全都睁大眼睛看着皇帝打开布包,从里面拿出一谍叠放的整整齐齐的纸张。
刘彻深吸一口气,他的手有些抖,生怕看见让自己欲哭无泪的内容。轻轻展开,只看了三两行,眼中的兴奋之色已经掩盖不住了。
“哈哈哈……”一口气看完,刘彻放声大笑,笑声震的宣室殿都在斗,又仔细看了一边,没有看错,合上奏折,缓了口气,将奏折交给刘吉庆:“让丞相等人也高兴高兴,尔等一路辛苦,每人去少府那里领一百金!”
几个红翎信使连忙磕头,皇帝赐赏绝对不能推辞,何况这次是一百金,够他们一家人舒舒服服过完下半辈子了。心中的高兴自然溢于言表,身上的疲倦都少了很多,希望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慌忙谢恩之后,自有内侍领着他们去领赏不提。
窦婴是三公之首,自然是第二个看奏折的人,看罢之后脸上的表情古怪,说是哭吧又是笑,说是笑吧又觉得是哭。不等最后一个御史大夫看完,窦婴立刻出来,对刘彻行三跪九叩大礼:“臣恭贺陛下,祝我大汉延绵万世!”
窦婴已经表态,太尉和御史大夫立刻跟上,一时间,宣室中万岁之声不觉于耳,期间更夹杂着君臣几人放肆的笑声。
如此大的喜事,皇帝绝对不会一个人偷着乐,宣室中的重臣知道了,很快后宫中的妃嫔也就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不等天亮,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官军在马邑大胜匈奴,斩首数万,俘虏数万,单于率领二十万大军袭击马邑的结果就是带着几千溃兵落荒而逃。
紧紧用了半个晚上时间,长安城的大街小巷被人贴满了告示,内容一模一样,字句也不长,就是宣扬大汉获得大胜的消息。于此同时,大汉报也在第二天发出了特刊,从各个角度开始赞扬大汉取得的这场胜利,到这时候百姓们才知道,原来这次大胜竟然从年前就在准备,难怪自己村里的几个当兵的一年没回家,全都去马邑杀帝了。
崔成儒坐在翠香楼的顶楼喝茶,大堂里的说书人正在将马邑大战的情形,绘声绘色,说的酣畅淋漓。堂下的食客甚至都忘了往自己嘴里送菜,瞪着眼睛一刻不停的盯着手舞足蹈的说书人。崔成儒的脸上带着微笑,一年来压在他头上的阴云总算是散开,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这一次竟然也混了一个官身,自家也算对得起祖上的阴德了。
“老掌柜!”一名伙计打断了崔成儒的思绪:“人来了,带着先生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