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个品德高尚恨世者的自白
陈筱卿
卢梭(1712—1778),生于日内瓦一个新教徒家庭,祖辈是法国人。在他出生后不几天,母亲便去世,他随其做钟表匠的父亲生活,由其姑母抚养。十岁时,其父因打伤一贵族而逃亡他乡。十六岁起,他便离开了日内瓦,漂泊瑞士和法国各地,当过仆人、学徒、家庭教师。由于天资聪颖,特别是经过长期勤奋的自学和个人奋斗,获得了广博的知识,成了音乐教师,抄谱作曲,而且在这方面还小有名气,受到欢迎。1741年,他来到巴黎,结识了启蒙主义者、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孔狄亚克、达朗贝尔等人,替《百科全书》写稿。1750年,他应征第戎学院的有奖征文,写出了第一篇著名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大获成功,声名鹊起。1755年,他又应征该学院的征文,写了第二篇著名文章《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在这两篇论文里,他谴责了封建暴政和建立在私有制、暴力和不平等基础上的现代文明,论述了天赋人权和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提出了“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人”的口号,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力图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和特权阶层,确立小私有制的要求。1756年,他离开巴黎,在蒙莫朗西过隐居生活。在此期间,他同狄德罗、伏尔泰、达朗贝尔等人因观点分歧失和。1762年,他出版了《社会契约论》,提出了由公民选举领袖的共和制的政治纲领,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的雅各宾党人政治观点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由于其观点的激烈,再加上为人孤高,蔑视权贵,所以受到统治者的迫害,亡命各地,几无立足安身之所,终于于1778年7月,因贫病交加去世。
卢梭作为18世纪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以三部名著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一部是1761年发表的《新爱洛伊丝》。这是一部书信体长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位贵族小姐朱丽同在其家中担任家庭教师的平民知识分子圣普乐这对青年人的爱情悲剧。卢梭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谴责了封建的门当户对思想,要求个性解放,呼吁自然的爱的结合。作品对于书中人物的感情和大自然的细腻描写,特别是通过人物的感触去描写自然,自然和人物的感情水乳交融,使这部小说成为启蒙文学中独树一帜的作品。
1762年,卢梭发表的《爱弥儿》是一部哲理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该书的副标题就叫“论教育”。它描写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再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该书因其反封建性而给作者招来无尽的灾难,书一出版便在巴黎被禁被焚,卢梭也被迫逃亡瑞士。
第三部也是最重要、最为人传诵的,就是他的《忏悔录》。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独具匠心、无出其右之作,在它之前的旧的文学中不曾有过这样的先例。卢梭不取名《回忆录》,而叫《忏悔录》,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忏悔”一词,据《辞海》所作之解释,“乃佛教名词,‘忏’,为梵文‘忏摩’音译之略,‘悔’是它的意译,合称‘忏悔’。原为对人发露自己的过错,求容忍宽恕之意。佛教制度规定,出家人每半月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西方天主教、基督教等教派的善男信女,为求得上帝的饶恕,不时地前去教堂找神甫进行忏悔。卢梭为自己的这部著作取此书名,也正源于此,他在
第一章一开头便道出了自己的初衷:“我在从事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通过全书,作者是在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描写自己,毫不隐讳自己最下流最可耻的行为。
全书共十二章,分上下两卷。前六章为上卷,后六章为下卷。上卷叙述卢梭于1712年出生之后到1741年来到巴黎之前的生活。其中,
第一章写他1712年到1728年,亦即十六年的生活;第二章写1728年3月到同年12月,亦即九个月的情况;第三章是写1728年12月末到1730年4月底,一年半的生活;第四章是1730年4月底到1731年10月初,共十七个月的生活;第五章和第六章是从1731年10月初写到1741年秋天,两章共包括十年的时间。下卷主要是写作者在巴黎的生活,写他同百科全书派的关系、与他们的恩恩怨怨以及他的几部重要作品的创作。其中,第七章是写1471年秋到1749年夏,前后共八年;第八章从1749年秋到1756年4月,共六年半;第九章从1756年4月到1757年12月末,共一年半的时间;第十章从1757年12月末到1760年12月末,前后三年;第十一章从1760年12月末到1762年6月,共一年半;第十二章从1762年6月到1765年10月底,共三年半。卢梭卒于1778年,最后的十三年没有写,但他续写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可以视作《忏悔录》的续篇。
《忏悔录》是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从1766年,他已五十四岁的时候开始写,一直写到1770年,前后四年多方告完成。它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5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对待,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该书名为“忏悔”,实则“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倾注了深切的同情。他在书中对后人留言,嘱咐他们等到1800年之后再发表这一作品,因为到那时,书中所写到的人物都已作古。但上卷于1782年即已出版,下卷于1789年也出版了。
由于儿时所受的不幸,一种正义感便在卢梭的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这种感情伴随了他一生,并且构成了他信念的基础。
卢梭出生时,正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即将老死之际。法兰西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之下,达到了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18世纪初,早已失去进步作用的绝对王权制国家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其背离民族利益的一面,暴露出了它的反动寄生性质。不仅仅是王室,贵族和教会这两个最高阶层,也完全依靠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过活。然而,法国国内的阶级力量对比已发生了变化。一批当时人们称之为“哲学家”的作家,开始进行反对封建残余的斗争,成了社会关注的中心。这些哲学家,就是法国历史上被人们称为“启蒙主义者”的那些人。所以说,18世纪的法兰西,是处于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前的启蒙运动时期。这场启蒙运动是一场反对陈腐的封建思想的伟大的思想运动。与英国那带有较温和的、有时甚至是保守的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不同,法国的启蒙主义者是一批革命者,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这首先是因为法国启蒙主义者是资产阶级中最伟大的革命的宣告者。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205页,人民出版社)中所说: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生存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启蒙主义者从理性的立场出发,对社会的不平与压迫,对宗教偏见与迷信,给予猛烈抨击。启蒙主义者的活动反映了由于封建制度的衰败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个性意义的高度认识。他们维护个人的利益,主张个人应摆脱绝对君权国家和封建等级社会的压迫。
启蒙主义者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日常生活里的人。在这一点上,卢梭的《忏悔录》给我们提供了明证。卢梭由于出身贫寒,他周围的人大多是一些男仆女佣、农民、小店主、下层知识分子,以及他自己的平民家庭成员:钟表匠、技师、小资产阶级妇女。他揭示了这些人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人格和性格特点,致力于发掘他们自然淳朴的人性、道德情操、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与此同时,卢梭对他所见到的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鄙夷不屑,大加鞭笞。这些人在他的笔下,统统成了伪善奸诈、厚颜无耻之徒,一个个道德沦丧、阴险毒辣,与高尚的平民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卢梭也正是这个平民世界的一员。他在功成名就、可以跻身上流社会时,却始终不愿去过贵族们的那种奢侈豪华生活,仍旧企盼着能有一处安身立命之所,一处退隐藏身之地,同他的妻子(或称伴侣)泰蕾兹·勒瓦瑟尔过上一种宁静的、不受纷扰的“世外桃源”的生活。然而,身处新旧交替的时代,他的这种愿望总是难以实现。
《忏悔录》上、下两卷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在于,在上卷中,作者只局限于对儿时的种种回忆,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对所目睹的各种人物特别是平民百姓的描写。而在下卷中,则是把与他交往、关系密切的人搬将出来。他一面承认自己的过错和不足,一面也坚定不移地对他认为是造成他种种不幸、种种磨难的那些人大加贬损,毫不留情地鞭笞他们。因此,上、下两卷的笔调迥然不同。卢梭在《忏悔录》中把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众人面前,说出他的隐私,道出他的隐情,以致到了最后,他简直被剥成一个赤条条的人。所以,该书能成为法国天才作家所写的一部传世之作,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性格、志趣、爱好,正如他自己在该书几近结尾处所说的:“我可以把我的一生交给他们去从头至尾地进行批判:我坚信,人们将总归会看到一个正直、善良、无怨无恨、与世无争的人,一个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更容易忘记别人过错的人,一个在爱恋温馨的激情之中寻找自己全部幸福的人,一个凡事都实心实意到了不谨慎,到了难以置信的忘我程度的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未入集的作品》中曾高度评价过《忏悔录》。他说,从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卢梭是“一个一贫如洗、受人中伤、离乡背井,但仍然忧情满怀地思念故乡的人,一个疑心重重、无比高傲而且理应高傲的人,一个城府很深同时又什么也不会隐瞒的人,一个蔑视一切同时又需要一切的人,一个卷入许多不可饶恕的、危害别的天赋不那么高的人的事情中去但仍能保持灵魂的纯洁、无辜与天真无邪的人,除了他的天真无邪而外,他还是一个对当代人来说神秘莫测、极易为后代人理解的、既狡黠而又善于洞察人心的人,一个对人们充满柔情蜜意的、天才的、品德高尚的恨世者”。
列夫·托尔斯泰爱读的作品之一是《忏悔录》。他赞赏卢梭的诚挚与真实。他感到十分亲切的是卢梭的坦率,是卢梭对社会不公平的憎恨和对人的热爱。
卢梭的作品对人类的思想宝库作出了许多新的贡献。他的思想和艺术原则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文学与社会思想中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他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作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对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公认为这一文学流派的先驱。法国19世纪悲观的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就深受卢梭的影响,他的《墓外回忆录》中有着卢梭的影子。包括一些外国作家,除托尔斯泰外,德国的歌德、英国的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英国的女小说家和女诗人乔治·埃利奥特,以及法国20世纪初的意识流大师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可以说都深受卢梭的影响。
应该指出,卢梭在本书中所表达的思想,就是同当时封建思想体系相对立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思想,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是有着革命的意义的,但他在提倡个性自由时,显然是将它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步了,充满了浓厚的个人主义味道,暴露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这是我们在读《忏悔录》时必须注意的。
卢梭这个平民出身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受到法国人民的尊崇和爱戴,被视为法国人民的骄傲,因此,他的遗骸后来被移葬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卢森堡公园对面的先贤祠中。
作者的话
这是一幅现存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独一无二的肖像,是依照人物的真实形象及其全部真情实况一丝不苟地描绘而成的。不管您是何人,只要我的命运或信任使您成为本书的评判员,我则以我的不幸,通过您的古道热肠,并以全人类的名义,恳请您别毁掉这部有用而独具一格的著作,因为它可以作为肯定尚有待创建的对人的研究的第一份参照材料,而且,我还要恳请您,别为了缅怀我而推倒这座记载着我那尚未被我的敌人歪曲的性格的唯一丰碑。最后,即使您也曾是我的一个势不两立的敌人,也请您对我的遗骸别再心存恶意,别把您那残酷的不公正坚持到您我都已作古的时候,以便您至少有这么一次,当您可以恶毒报复——如果伤害一个未曾或不愿坑害他人的人真的可以称之为报复的话——的时候,却能有宽宏大度、心地善良的高尚表现。
一个品德高尚恨世者的自白
陈筱卿
卢梭(1712—1778),生于日内瓦一个新教徒家庭,祖辈是法国人。在他出生后不几天,母亲便去世,他随其做钟表匠的父亲生活,由其姑母抚养。十岁时,其父因打伤一贵族而逃亡他乡。十六岁起,他便离开了日内瓦,漂泊瑞士和法国各地,当过仆人、学徒、家庭教师。由于天资聪颖,特别是经过长期勤奋的自学和个人奋斗,获得了广博的知识,成了音乐教师,抄谱作曲,而且在这方面还小有名气,受到欢迎。1741年,他来到巴黎,结识了启蒙主义者、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孔狄亚克、达朗贝尔等人,替《百科全书》写稿。1750年,他应征第戎学院的有奖征文,写出了第一篇著名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大获成功,声名鹊起。1755年,他又应征该学院的征文,写了第二篇著名文章《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在这两篇论文里,他谴责了封建暴政和建立在私有制、暴力和不平等基础上的现代文明,论述了天赋人权和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提出了“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人”的口号,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力图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和特权阶层,确立小私有制的要求。1756年,他离开巴黎,在蒙莫朗西过隐居生活。在此期间,他同狄德罗、伏尔泰、达朗贝尔等人因观点分歧失和。1762年,他出版了《社会契约论》,提出了由公民选举领袖的共和制的政治纲领,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的雅各宾党人政治观点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由于其观点的激烈,再加上为人孤高,蔑视权贵,所以受到统治者的迫害,亡命各地,几无立足安身之所,终于于1778年7月,因贫病交加去世。
卢梭作为18世纪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以三部名著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一部是1761年发表的《新爱洛伊丝》。这是一部书信体长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位贵族小姐朱丽同在其家中担任家庭教师的平民知识分子圣普乐这对青年人的爱情悲剧。卢梭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谴责了封建的门当户对思想,要求个性解放,呼吁自然的爱的结合。作品对于书中人物的感情和大自然的细腻描写,特别是通过人物的感触去描写自然,自然和人物的感情水乳交融,使这部小说成为启蒙文学中独树一帜的作品。
1762年,卢梭发表的《爱弥儿》是一部哲理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该书的副标题就叫“论教育”。它描写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再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该书因其反封建性而给作者招来无尽的灾难,书一出版便在巴黎被禁被焚,卢梭也被迫逃亡瑞士。
第三部也是最重要、最为人传诵的,就是他的《忏悔录》。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独具匠心、无出其右之作,在它之前的旧的文学中不曾有过这样的先例。卢梭不取名《回忆录》,而叫《忏悔录》,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忏悔”一词,据《辞海》所作之解释,“乃佛教名词,‘忏’,为梵文‘忏摩’音译之略,‘悔’是它的意译,合称‘忏悔’。原为对人发露自己的过错,求容忍宽恕之意。佛教制度规定,出家人每半月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西方天主教、基督教等教派的善男信女,为求得上帝的饶恕,不时地前去教堂找神甫进行忏悔。卢梭为自己的这部著作取此书名,也正源于此,他在
第一章一开头便道出了自己的初衷:“我在从事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通过全书,作者是在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描写自己,毫不隐讳自己最下流最可耻的行为。
全书共十二章,分上下两卷。前六章为上卷,后六章为下卷。上卷叙述卢梭于1712年出生之后到1741年来到巴黎之前的生活。其中,
第一章写他1712年到1728年,亦即十六年的生活;第二章写1728年3月到同年12月,亦即九个月的情况;第三章是写1728年12月末到1730年4月底,一年半的生活;第四章是1730年4月底到1731年10月初,共十七个月的生活;第五章和第六章是从1731年10月初写到1741年秋天,两章共包括十年的时间。下卷主要是写作者在巴黎的生活,写他同百科全书派的关系、与他们的恩恩怨怨以及他的几部重要作品的创作。其中,第七章是写1471年秋到1749年夏,前后共八年;第八章从1749年秋到1756年4月,共六年半;第九章从1756年4月到1757年12月末,共一年半的时间;第十章从1757年12月末到1760年12月末,前后三年;第十一章从1760年12月末到1762年6月,共一年半;第十二章从1762年6月到1765年10月底,共三年半。卢梭卒于1778年,最后的十三年没有写,但他续写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可以视作《忏悔录》的续篇。
《忏悔录》是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从1766年,他已五十四岁的时候开始写,一直写到1770年,前后四年多方告完成。它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5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对待,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该书名为“忏悔”,实则“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倾注了深切的同情。他在书中对后人留言,嘱咐他们等到1800年之后再发表这一作品,因为到那时,书中所写到的人物都已作古。但上卷于1782年即已出版,下卷于1789年也出版了。
由于儿时所受的不幸,一种正义感便在卢梭的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这种感情伴随了他一生,并且构成了他信念的基础。
卢梭出生时,正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即将老死之际。法兰西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之下,达到了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18世纪初,早已失去进步作用的绝对王权制国家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其背离民族利益的一面,暴露出了它的反动寄生性质。不仅仅是王室,贵族和教会这两个最高阶层,也完全依靠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过活。然而,法国国内的阶级力量对比已发生了变化。一批当时人们称之为“哲学家”的作家,开始进行反对封建残余的斗争,成了社会关注的中心。这些哲学家,就是法国历史上被人们称为“启蒙主义者”的那些人。所以说,18世纪的法兰西,是处于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前的启蒙运动时期。这场启蒙运动是一场反对陈腐的封建思想的伟大的思想运动。与英国那带有较温和的、有时甚至是保守的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不同,法国的启蒙主义者是一批革命者,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这首先是因为法国启蒙主义者是资产阶级中最伟大的革命的宣告者。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205页,人民出版社)中所说: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生存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启蒙主义者从理性的立场出发,对社会的不平与压迫,对宗教偏见与迷信,给予猛烈抨击。启蒙主义者的活动反映了由于封建制度的衰败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个性意义的高度认识。他们维护个人的利益,主张个人应摆脱绝对君权国家和封建等级社会的压迫。
启蒙主义者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日常生活里的人。在这一点上,卢梭的《忏悔录》给我们提供了明证。卢梭由于出身贫寒,他周围的人大多是一些男仆女佣、农民、小店主、下层知识分子,以及他自己的平民家庭成员:钟表匠、技师、小资产阶级妇女。他揭示了这些人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人格和性格特点,致力于发掘他们自然淳朴的人性、道德情操、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与此同时,卢梭对他所见到的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鄙夷不屑,大加鞭笞。这些人在他的笔下,统统成了伪善奸诈、厚颜无耻之徒,一个个道德沦丧、阴险毒辣,与高尚的平民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卢梭也正是这个平民世界的一员。他在功成名就、可以跻身上流社会时,却始终不愿去过贵族们的那种奢侈豪华生活,仍旧企盼着能有一处安身立命之所,一处退隐藏身之地,同他的妻子(或称伴侣)泰蕾兹·勒瓦瑟尔过上一种宁静的、不受纷扰的“世外桃源”的生活。然而,身处新旧交替的时代,他的这种愿望总是难以实现。
《忏悔录》上、下两卷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在于,在上卷中,作者只局限于对儿时的种种回忆,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对所目睹的各种人物特别是平民百姓的描写。而在下卷中,则是把与他交往、关系密切的人搬将出来。他一面承认自己的过错和不足,一面也坚定不移地对他认为是造成他种种不幸、种种磨难的那些人大加贬损,毫不留情地鞭笞他们。因此,上、下两卷的笔调迥然不同。卢梭在《忏悔录》中把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众人面前,说出他的隐私,道出他的隐情,以致到了最后,他简直被剥成一个赤条条的人。所以,该书能成为法国天才作家所写的一部传世之作,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性格、志趣、爱好,正如他自己在该书几近结尾处所说的:“我可以把我的一生交给他们去从头至尾地进行批判:我坚信,人们将总归会看到一个正直、善良、无怨无恨、与世无争的人,一个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更容易忘记别人过错的人,一个在爱恋温馨的激情之中寻找自己全部幸福的人,一个凡事都实心实意到了不谨慎,到了难以置信的忘我程度的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未入集的作品》中曾高度评价过《忏悔录》。他说,从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卢梭是“一个一贫如洗、受人中伤、离乡背井,但仍然忧情满怀地思念故乡的人,一个疑心重重、无比高傲而且理应高傲的人,一个城府很深同时又什么也不会隐瞒的人,一个蔑视一切同时又需要一切的人,一个卷入许多不可饶恕的、危害别的天赋不那么高的人的事情中去但仍能保持灵魂的纯洁、无辜与天真无邪的人,除了他的天真无邪而外,他还是一个对当代人来说神秘莫测、极易为后代人理解的、既狡黠而又善于洞察人心的人,一个对人们充满柔情蜜意的、天才的、品德高尚的恨世者”。
列夫·托尔斯泰爱读的作品之一是《忏悔录》。他赞赏卢梭的诚挚与真实。他感到十分亲切的是卢梭的坦率,是卢梭对社会不公平的憎恨和对人的热爱。
卢梭的作品对人类的思想宝库作出了许多新的贡献。他的思想和艺术原则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文学与社会思想中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他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作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对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公认为这一文学流派的先驱。法国19世纪悲观的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就深受卢梭的影响,他的《墓外回忆录》中有着卢梭的影子。包括一些外国作家,除托尔斯泰外,德国的歌德、英国的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英国的女小说家和女诗人乔治·埃利奥特,以及法国20世纪初的意识流大师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可以说都深受卢梭的影响。
应该指出,卢梭在本书中所表达的思想,就是同当时封建思想体系相对立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思想,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是有着革命的意义的,但他在提倡个性自由时,显然是将它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步了,充满了浓厚的个人主义味道,暴露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这是我们在读《忏悔录》时必须注意的。
卢梭这个平民出身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受到法国人民的尊崇和爱戴,被视为法国人民的骄傲,因此,他的遗骸后来被移葬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卢森堡公园对面的先贤祠中。
作者的话
这是一幅现存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独一无二的肖像,是依照人物的真实形象及其全部真情实况一丝不苟地描绘而成的。不管您是何人,只要我的命运或信任使您成为本书的评判员,我则以我的不幸,通过您的古道热肠,并以全人类的名义,恳请您别毁掉这部有用而独具一格的著作,因为它可以作为肯定尚有待创建的对人的研究的第一份参照材料,而且,我还要恳请您,别为了缅怀我而推倒这座记载着我那尚未被我的敌人歪曲的性格的唯一丰碑。最后,即使您也曾是我的一个势不两立的敌人,也请您对我的遗骸别再心存恶意,别把您那残酷的不公正坚持到您我都已作古的时候,以便您至少有这么一次,当您可以恶毒报复——如果伤害一个未曾或不愿坑害他人的人真的可以称之为报复的话——的时候,却能有宽宏大度、心地善良的高尚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