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文学 > 三国全史:全两册 > 七十、姜维北伐

七十、姜维北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夏侯霸到蜀汉后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此时大将军是费祎,姜维担任的卫将军在名义上还在夏侯霸之后。

    当然这也只是名义上的,夏侯霸在蜀汉的处境还比不上当年的马超,对降将大家一向是看不起的。一次,夏侯霸想与荡寇将军张嶷交个朋友,对张嶷说:“我虽然与足下素昧平生,但心里却像老朋友一样知心,希望您明白我的心迹。”

    说起来夏侯霸算是张嶷的领导,但张嶷一点面子都不给:“我不了解你,你也不了解我,大道理在你那里,哪里谈得上知心?现在咱们也才刚刚认识,这些话三年以后再说吧!”夏侯霸被弄得很没面子,但姜维对夏侯霸挺重视,专门跑来向他请教曹魏方面的事,姜维问夏侯霸:“司马懿现已夺取了权力,他有没有对外征伐的意思?”夏侯霸回答说:“司马懿现在最重要的是巩固权力,目前尚没有余力对外攻伐。不过那边有个叫钟会的人,虽然现在还年轻,但有朝一日得到重用的话,将成为蜀、吴两国的大患。”

    钟会就是钟毓的弟弟、前太傅钟繇的小儿子,曹爽当政时他还只是尚书台的一名尚书郎,尚书台是曹爽的大本营,司马懿夺权后重新恢复了中书台的作用,朝廷的秘书局由尚书台和中书台共同承担,过去长期在中书台供职的刘放年老病重,不久去世了,被曹爽一伙架空的孙资被任命为中书台的中书令,20多岁的钟会则被直接提拔为中书台的中书侍郎,但钟会的长处在军事方面,日后果然大有作为。

    姜维向夏侯霸打听曹魏的情况,是因为他正在准备北伐。蒋琬主政期间北伐处于停顿状态,蒋琬死后,姜维与费祎共同辅政,从职务上说以费祎为主,但费祎偏于内政,军事方面的事姜维考虑得更多。

    就在司马懿发动政变的这一年秋天,在姜维指挥下蜀汉发起了一次北伐,路线还是祁山方向,主攻曹魏治下的雍州刺史部,姜维让夏侯霸一同随征。

    蜀军很快越过了祁山,继续向西,攻占了麹山附近的麹城,麹山即今岷山,麹城位于今甘肃省岷县以东。姜维做出稳扎稳打的态势,下令在麹城附近修筑了两处要塞,让句安、李歆等人把守,以此为中心不断向曹魏的陇右地区扩张。

    姜维就是这一带的人,对这里的情况十分了解,蜀军动作很快,扩张势头很猛,曹魏征西将军郭淮与雍州刺史陈泰商量对策,郭淮继夏侯玄之后成为曹魏西线战场的总指挥,陈泰是已故重臣陈群的儿子,几个月前还是朝廷秘书局的一名尚书,因为父亲的关系,司马懿本就对陈泰有好感,又因为陈泰劝曹爽投降而对陈泰更加亲近,掌权后立即任命陈泰为雍州刺史。

    但这不是为了投桃报李,因为陈泰确实有能力,尤其在处理边疆事务方面很有经验。陈泰曾任并州刺史,同时兼任护匈奴中郎将,所辖地区及周围一带民族众多,陈泰很注意对当地各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在少数民族中威信很高。当时京城里的权贵们经常托他在边地购买奴婢,为此送来很多礼物,陈泰把礼物都挂在墙上,从不打开,他当了九年的刺史,调回京城时把所收到的礼物全部退还。

    所以陈泰不是一般的“官二代”,他是个干才,面对蜀军的进攻,陈泰向郭淮建议:“麹城虽然坚固,但离蜀国的控制区太远,所有粮草供应都要长途运输,姜维只能大量征调羌人、夷人去运,他们苦于劳役,未必肯屈从。现在只要把敌人围起来,不用进攻就可兵不血刃地将其攻破。蜀军即便举兵来救,但这里山道险阻,他们想取胜并不容易。”

    围而不攻、拖而不打是司马懿对付诸葛亮的制胜法宝,看来陈泰也领悟到了其中的真谛。的确,蜀军每次北伐都会为粮草接济不上而困惑,魏军以逸待劳,以己所长击敌所短,这才是用兵的正道,郭淮长期征战在西线战场,对这个道理自然也懂,于是同意了陈泰的建议。

    郭淮命陈泰去指挥围攻麹城的蜀军,所部包括讨蜀护军徐质和南安郡太守邓艾等,邓艾也是司马懿重点栽培的对象,他先在司马懿的太尉府当过一段时间的太尉掾属,之后到尚书台当尚书郎,再到夏侯玄的西部战区司令部当参谋(参征西军事),经过这些锻炼后被派到下面当郡太守。

    陈泰等人指挥魏军把麹城围了起来,此时姜维不在麹城,魏军把城里的运输通道和水源阻断,只围不攻,蜀将句安挑战,魏军不应,时间一长蜀军受不了,只得把有限的粮食分给兵士,每天算着日子节省着吃,没有水就化雪水去喝,姜维果然率兵来救,蜀军兵出牛头山。

    陈泰率魏军与蜀汉援军相对,陈泰对众将说:“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之兵,现在可以断绝牛头山的归路,让姜维无法返回,可将其生擒!”

    陈泰让众将坚垒不战,然后派人去见郭淮,提出由他率部南渡白水河,沿河向东,而请郭淮率军进逼洮水,两路大军齐进,目的是切断姜维的后路,郭淮认为这个作战方案可行,于是向洮水移动。

    姜维察觉情况有异,只得撤退,麹城的蜀军于是投降。

    这是姜维第一次主持北伐,以后他主持的北伐还有十次之多,他的主要对手就是郭淮、陈泰、邓艾这些人。

    这次北伐,蜀军暴露出兵力不足的问题,以往诸葛亮每次兴兵都几乎倾尽蜀国的全部兵力而出,通常在10万人上下,这是因为要长途作战,对手是曹魏这样强大的敌人,总兵力至少要与对方不相上下才有取胜的可能,而姜维此次进取麹城,兵力居然只有1万人左右,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姜维与费祎共同辅政,姜维认为自己熟悉陇右的情况,又能策动西北的羌人、胡人各部族为羽翼,所以在曹魏的侧翼发起进攻将其一举夺下相当有把握,但费祎对此并不支持,当然他也不能公开反对北伐,因为这是诸葛丞相生前制定的国策,于是就在暗地里做手脚,利用职权阻挠姜维调兵,姜维能调动的人马十分有限,费祎还对姜维说:“咱们这些人比丞相差远了,丞相尚且不能北定中原,何况我等?咱们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至于统一天下的功业,干脆等待日后出现有能力的人再去做吧,不要期望着侥幸决战而一举成功,如果不然,悔之不及啊!”

    面对不思进取的费祎,姜维也很无奈。但这些话费祎并不敢公开地讲,他还得做出北伐的样子,先进驻汉中,后又移驻梓潼郡的汉寿县,梓潼郡是蜀汉在北部增设的一个郡,下辖梓潼、汉寿、白水、涪城、汉德驻五个县,其中汉寿县在今四川省广元市的西南。汉中如果是蜀汉北部第一道防线,梓潼就是第二道,费祎在这里开府治事,朝中所有大事都要先征求他的意见才能施行。

    蜀汉延熙十六年(253),费祎在汉寿举办岁首大会,驻汉寿的文武官员都参加了,费祎在宴会上喝得很高兴,酩酊大醉,结果竟然被一名刺客瞅准机会给杀了。

    这不是一名普通的刺客,他叫郭修,是蜀汉的左将军,在军中的地位几乎与姜维相当。他是陇右人,原来是曹魏的一名中郎将,后被姜维俘虏,投降了蜀汉,大概他在陇右一带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被提拔为左将军。

    看来蜀汉一向重视降将,马超来投,一开始被任命为平西将军,地位在关羽、张飞等人之上,后又担任车骑将军;姜维来投,年纪轻轻就被任命为奉义将军,后成为征西将军、卫将军;夏侯霸来投,被直接任命为车骑将军。如此厚待降将,而像张嶷这样一直忠心耿耿、屡立战功的将领,奋斗了几十年也不过是个荡寇将军,所以夏侯霸主动要跟张嶷交朋友,张嶷才那么冷淡。

    郭修虽然投降了蜀汉,但内心里却不愿意当蜀臣,他想找机会刺杀后主刘禅,利用向刘禅道贺的时机,一边拜贺一边趋前,希望接近刘禅,但总被旁边的人阻隔无法行动。郭修于是另找行刺目标,费祎举办岁首大会,郭修也在座,费祎是蜀汉的二号人物,干脆就朝他下手,郭修亲手刺杀了费祎,自己也被蜀人所杀。

    曹魏这边得到消息,认为郭修是烈士,少帝曹芳下诏褒奖郭修,说他的行为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论勇猛赛过战国时的著名刺客聂政、论功劳超过西汉初年的刺客傅介子,追封其为长乐乡侯,食邑1000户,爵位由郭修留在曹魏的儿子继承。

    费祎死后,姜维负责全国的军事(都督中外诸军事),不久又正式继任大将军,他可以全力准备北伐了。而朝政方面,从诸葛亮到蒋琬、费祎,实际上是一种摄政的状态,后主并无多少实权,随着费祎的死这种局面得到了改变。

    姜维是费祎之死的最大受益者,考虑到郭修和姜维都是陇右人,郭修又是姜维收降的,于是有人大胆推测,认为郭修之所以刺杀费祎并非出于对曹魏的忠诚,而是姜维暗中指使的,但这种看法没有任何依据,只能算一种推测。

    费祎之死改变了蜀汉的政治格局,由于历史原因,蜀汉内部一向存在派系之争,刘备、诸葛亮可以充分平衡各派的力量,蒋琬、费祎也基本能做到表面无事,而姜维缺乏相应的资历和基础,后主也无法完全掌控一切,自此之后蜀汉内部的斗争变得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