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政变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应华府邸。
密室中仅有四人,除苏观生外便是王应华和何吾驺这两名与唐王关系最为密切之人。
下手则坐了名五短身材的长须中年人,其身份虽只是唐王府一名笔吏,但他更是朱聿奧的心腹亲随,正代表唐王在此。
“欲谋大事,必以两者相辅。”苏观生比出两根手指,“一曰朝堂。朝中官员虽大多会持中立之态,但也必有迂腐顽固之辈,不顾社稷大义,愚阻监国进位。”
他看向面前几人,“故而如内阁、都察院、吏部、户部、兵部等关键所在,皆需为自己人所持方宜。
“以曾后车驾之速,或有五六日后至天兴府。唐王时下有监国之责,即刻颁旨调动要害处的人选,当于行大事前安置妥当。”
何吾驺点头道:“内阁那边黄道周、杨廷麟等人均在它处,有我和苏阁部,拉上李光春、曾樱几个无甚主见的,已在监国大人掌控之下。都察院那边更不是问题,先前多是郑党的人充斥其中,如今拿下了郑党,填补的大多都是监国的人。”
王应华皱眉接道:“吏部那边最为重要,但若要动的话,却必会开罪于黄道周。”
苏观生不屑地哼了一声,“他早就是曾后的人了,有何好顾虑的?”
“那便容易了。”王应华道,“其正好不在天兴府,可将其调为工部尚书。改由苏阁部任吏部尚书,如此可行?”
苏观生微微一笑,立刻投桃报李,“而户部那边,何楷不过是个无甚根基的清流,将他转去刑部。吏部之要害当由何阁部执掌。至于礼部……”
他望向王应华,“王大人以礼部左侍郎顺势而进,正为适宜。”
王应华忙揖手道:“下官自当全力以赴。”
“只是兵部有些麻烦,”苏观生又道,“杨廷麟手握江西,又拥重兵,只能尽量招揽,却不可动其兵部之位。
“好在他与兵部侍郎皆不在朝中,当不会对监国大事有所掣肘。待大事既定,他也只有顺应大势而已。”
待安排完了朝廷之事,他看向唐王府那名笔吏,见他只是垂首听着,便知唐王当无异议,于是又接道:“朝堂之外,二曰御营。曾后身旁现有黄鸣俊、姜正希部,前些天虽遭降虏贼军伏袭,但仍余人马一千四百左右。
“我新威军仅千人,加上王府护军,也不过千二百余,届时需盯住天兴府诸门,又要控制宫禁,军力还显不足。或可立即于天兴府招募兵员,临时充用,只是时间稍显紧迫……”
王应华立刻拱手道:“调兵之事下官倒是有些办法。”他得意一笑,“连江守备曹宏祖屯兵近三千于其地。其虽初投郑氏,却未得郑芝龙重用,故始终心有它算。下官与其有旧,若告其建虏仙霞关重地已失,虏军已危,当能说他率军来投。”
连江距离天兴府非常近,急行军的话不足三天就能抵达,苏观生闻言大喜,“有王大人调来这支大军,复有何虑?
“我于粤地多有故交,若许丁魁楚以高爵,当可说动他举两广之地奉唐王承大统。只要前期有兵马能压住曾后的人,待大事已定,丁魁楚率两广数万大军入闽,天下便再无敢持疑之徒。”广东南临福建,从广东调军入闽,速度快的话仅需月余。
说着他望向那名唐王心腹道:“张先生以为如何?”
那张先生忙恭敬揖道:“殿下的意思,可许丁魁楚梧州王。”
苏观生闻言也是一惊,心说唐王还真舍得下本,忙应道:“如此,丁督堂大军定至!”
待苏观生所说的政变需要的两大基础都已议定,他顿觉松了口气,似乎已看到了唐王登基时的雄壮景象。
“曹宏祖兵入天兴府后,可任其统领五城兵马司,其部便驻守都城。”他继续谋划道,“而殿下王府护军并新威军即改作御营,由我麾下刘若鳞任御营都统,进驻大内。
“及曾后回宫,先阻黄鸣俊、姜正希部入城,使曹宏祖盯住其部。若不可,便以通虏罪名于城中将二人拿下。其后困曾后于后宫,着刘若鳞监守。
“次日宣天兴府诸官员皆临朝,公布先帝崩讯,唐王殿下扶灵出殡!”
说到此处,他眼中简直是光华闪耀。以明代惯例,为先帝扶灵之人,便定是下一任天子。也就是说,至此,唐王大位便即铁板钉钉,无可翻盘之事了。
“出殡之后即刻行登基大典。内阁、都察院、吏部、户部、礼部皆为我……为殿下的人,当有大批当朝劝进之士。此刻大势已成,中间派官员应不会做它议,即便有不开眼的,亦会被须臾间压了下去。”
王应华闻言先是大喜,旋即又疑惑道:“然,何不即刻发动,却要等到曾后回宫才行大事?”
何吾驺微笑捻须道:“苏阁部实在高谋。那太子虽幼,但毕竟尚有大义名分,若不将其圈于宫内,定会为有心人利用,曾氏怎会不趁机兴风作浪?当趁其不备,绝此后患。”
大义名分?苏观生暗自琢磨着这几个字,忽而双目一眯,道:“待先帝出殡,便可遣人于天兴府遍张揭帖,言太子身份不明,有人见太子实已同先帝薨于闽南,曾后带入宫中的不过一乞儿矣。”
何吾驺与王应华对视一眼,虽觉苏观生做法有些不齿,但的确是打击太子大义名分的妙计,遂点头附议。
何吾驺又道:“另外,现下天兴府人心惶惶,皆惧虏军破城,此当安稳民心,以不误殿下大计。”
苏观生点头,“可将陈王夺仙霞关,并江西大军即日入闽勤王之事公诸于众,天兴府定无慌乱。”
……
两日后。
新任刑部尚书何楷府。
何楷令下人去取他珍藏的好茶,又对朱继祚揖道:“朱阁部许久未到我这儿来了,不知有何指教?”
“何部堂还有心思品茗?”朱继祚急道,“你被兀然调至刑部,就不觉得奇怪?”
“不过何吾驺于监国面前讨官罢了,有何奇怪?”
朱继祚凑近了些,低声道:“那何部堂可知宫禁御营调换之事?”
王应华府邸。
密室中仅有四人,除苏观生外便是王应华和何吾驺这两名与唐王关系最为密切之人。
下手则坐了名五短身材的长须中年人,其身份虽只是唐王府一名笔吏,但他更是朱聿奧的心腹亲随,正代表唐王在此。
“欲谋大事,必以两者相辅。”苏观生比出两根手指,“一曰朝堂。朝中官员虽大多会持中立之态,但也必有迂腐顽固之辈,不顾社稷大义,愚阻监国进位。”
他看向面前几人,“故而如内阁、都察院、吏部、户部、兵部等关键所在,皆需为自己人所持方宜。
“以曾后车驾之速,或有五六日后至天兴府。唐王时下有监国之责,即刻颁旨调动要害处的人选,当于行大事前安置妥当。”
何吾驺点头道:“内阁那边黄道周、杨廷麟等人均在它处,有我和苏阁部,拉上李光春、曾樱几个无甚主见的,已在监国大人掌控之下。都察院那边更不是问题,先前多是郑党的人充斥其中,如今拿下了郑党,填补的大多都是监国的人。”
王应华皱眉接道:“吏部那边最为重要,但若要动的话,却必会开罪于黄道周。”
苏观生不屑地哼了一声,“他早就是曾后的人了,有何好顾虑的?”
“那便容易了。”王应华道,“其正好不在天兴府,可将其调为工部尚书。改由苏阁部任吏部尚书,如此可行?”
苏观生微微一笑,立刻投桃报李,“而户部那边,何楷不过是个无甚根基的清流,将他转去刑部。吏部之要害当由何阁部执掌。至于礼部……”
他望向王应华,“王大人以礼部左侍郎顺势而进,正为适宜。”
王应华忙揖手道:“下官自当全力以赴。”
“只是兵部有些麻烦,”苏观生又道,“杨廷麟手握江西,又拥重兵,只能尽量招揽,却不可动其兵部之位。
“好在他与兵部侍郎皆不在朝中,当不会对监国大事有所掣肘。待大事既定,他也只有顺应大势而已。”
待安排完了朝廷之事,他看向唐王府那名笔吏,见他只是垂首听着,便知唐王当无异议,于是又接道:“朝堂之外,二曰御营。曾后身旁现有黄鸣俊、姜正希部,前些天虽遭降虏贼军伏袭,但仍余人马一千四百左右。
“我新威军仅千人,加上王府护军,也不过千二百余,届时需盯住天兴府诸门,又要控制宫禁,军力还显不足。或可立即于天兴府招募兵员,临时充用,只是时间稍显紧迫……”
王应华立刻拱手道:“调兵之事下官倒是有些办法。”他得意一笑,“连江守备曹宏祖屯兵近三千于其地。其虽初投郑氏,却未得郑芝龙重用,故始终心有它算。下官与其有旧,若告其建虏仙霞关重地已失,虏军已危,当能说他率军来投。”
连江距离天兴府非常近,急行军的话不足三天就能抵达,苏观生闻言大喜,“有王大人调来这支大军,复有何虑?
“我于粤地多有故交,若许丁魁楚以高爵,当可说动他举两广之地奉唐王承大统。只要前期有兵马能压住曾后的人,待大事已定,丁魁楚率两广数万大军入闽,天下便再无敢持疑之徒。”广东南临福建,从广东调军入闽,速度快的话仅需月余。
说着他望向那名唐王心腹道:“张先生以为如何?”
那张先生忙恭敬揖道:“殿下的意思,可许丁魁楚梧州王。”
苏观生闻言也是一惊,心说唐王还真舍得下本,忙应道:“如此,丁督堂大军定至!”
待苏观生所说的政变需要的两大基础都已议定,他顿觉松了口气,似乎已看到了唐王登基时的雄壮景象。
“曹宏祖兵入天兴府后,可任其统领五城兵马司,其部便驻守都城。”他继续谋划道,“而殿下王府护军并新威军即改作御营,由我麾下刘若鳞任御营都统,进驻大内。
“及曾后回宫,先阻黄鸣俊、姜正希部入城,使曹宏祖盯住其部。若不可,便以通虏罪名于城中将二人拿下。其后困曾后于后宫,着刘若鳞监守。
“次日宣天兴府诸官员皆临朝,公布先帝崩讯,唐王殿下扶灵出殡!”
说到此处,他眼中简直是光华闪耀。以明代惯例,为先帝扶灵之人,便定是下一任天子。也就是说,至此,唐王大位便即铁板钉钉,无可翻盘之事了。
“出殡之后即刻行登基大典。内阁、都察院、吏部、户部、礼部皆为我……为殿下的人,当有大批当朝劝进之士。此刻大势已成,中间派官员应不会做它议,即便有不开眼的,亦会被须臾间压了下去。”
王应华闻言先是大喜,旋即又疑惑道:“然,何不即刻发动,却要等到曾后回宫才行大事?”
何吾驺微笑捻须道:“苏阁部实在高谋。那太子虽幼,但毕竟尚有大义名分,若不将其圈于宫内,定会为有心人利用,曾氏怎会不趁机兴风作浪?当趁其不备,绝此后患。”
大义名分?苏观生暗自琢磨着这几个字,忽而双目一眯,道:“待先帝出殡,便可遣人于天兴府遍张揭帖,言太子身份不明,有人见太子实已同先帝薨于闽南,曾后带入宫中的不过一乞儿矣。”
何吾驺与王应华对视一眼,虽觉苏观生做法有些不齿,但的确是打击太子大义名分的妙计,遂点头附议。
何吾驺又道:“另外,现下天兴府人心惶惶,皆惧虏军破城,此当安稳民心,以不误殿下大计。”
苏观生点头,“可将陈王夺仙霞关,并江西大军即日入闽勤王之事公诸于众,天兴府定无慌乱。”
……
两日后。
新任刑部尚书何楷府。
何楷令下人去取他珍藏的好茶,又对朱继祚揖道:“朱阁部许久未到我这儿来了,不知有何指教?”
“何部堂还有心思品茗?”朱继祚急道,“你被兀然调至刑部,就不觉得奇怪?”
“不过何吾驺于监国面前讨官罢了,有何奇怪?”
朱继祚凑近了些,低声道:“那何部堂可知宫禁御营调换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