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世界论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神级影视大穿越、汉化大师、逆行诸天万界、我一个人砍翻末世、蜀山道主、我的分身帝国、从同福开始、无耻术士
一秒记住【完美文学 www.wm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空海洋论’在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采集者们对世界的认知观里,世界就是海洋,就是充满着水,而海面上充满气体的地方,则是世界之外。
很快,这个推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毕竟新世界的发现对于平均智商处于‘弱智’水平的采集者们,可是相当科幻的东西。
世界的结构得到了刷新,从一个拥有厚度的立体平面,变成形状近似千层面的结构,这个‘千层面’总共由两种立体平面组成。
分别是它们生存的‘海洋面’和‘气体面’。
“可又该怎么解释,海洋没有整个掉落下来?”
智能体中层的一个采集者个体对‘天空海洋论’的个体提出反驳。
任何事物都会往下沉,这是智能体的采集者们处理诸多问题后,得到的公理。
这条公理适用于所有的物质,而现在这个新世界的模型一旦导入这条‘下沉公理’,那无限叠加的‘千层面’,就会因为受力过重,整个结构发生崩塌。
“也许世界不应该是一叠叠,而是一个巨大的泡泡,只不过它太大了,我们感觉它是个平面。”
这个世界模型刚出现就被一个采集者提出,立刻就遭到某个‘天空海洋论’的支持者反驳。
“那该怎么解释海底?”
“还有,熔岩又该怎么解释?”
由于是遗传记忆,每一个采集者都拥有冥古宙时期,霍古和暝两个家伙战到昏天黑地的信息记录。
也正是基于这些记忆信息,它们知道了地底的岩层下方,是灼热到能将它们瞬间碳化的熔岩。
听到反驳,提出‘泡泡世界论’的采集者不慌不忙的给出解释。
“首先,我们知道,水和熔岩接触,是会形成石头这种东西。”
“那么很显而易见,我们的海底是因为海洋和熔岩接触而诞生。”
“在早期,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纯水球,这个水球巨大无比,而这个水球的外面是海洋,不过和我们的海洋有些不同,是熔岩组成的海洋……”
‘泡泡世界论’的提出者向一众中层的采集者们侃侃而谈的介绍自己构想的世界模型,不过,智能体中层的其他采集者们没忘记自己的责任,它们需要解决问题,给出答案。
“快点说重点,我们的问题是天空为什么会下雨。”
听到其他采集者个体的催促,‘泡泡世界论’的提出者也意识到自己跑偏了,回答。
“好了好了,别着急,我这就说明……”
“拿现在的环境对比至高意志存在的那个时期环境,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水达到一定温度后,就会改变原有的形态,变成气,而气会和水分离。”
“一开始的大水球和熔岩接触,于是一个岩石球就出现了,它是中空的,因为水球里面的水没有和熔岩接触,所以没有形成岩石,内部也不是实体。”
“但是熔岩的温度还是存在的,水被熔岩给加热了,水变成了气,升到了岩石球内壁的上面聚集,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落下,于是就成了我们所看到的雨。”
当‘泡泡世界论’的提出者介绍完它的构思,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模型被建立起来。
然而,这个模型仍旧无法说服所有的中层采集者。
“泡泡世界论确实很精彩,但是,这个模型又该怎么解释我们以前所遭遇的大冰封时代?”
正如质疑的那样,如果世界外面都是熔岩,那就不可能出现低温结冰这种情况。
“这个……”
‘泡泡世界论’的提出者陷入了语塞状态,它也没办法给出一个让自己能够信服的解释。
质疑者继续发言。
“还有,天空夜晚出现的那些闪闪发亮的光点,以及白昼时出现的大火球,又该怎么用‘泡泡世界论’解释?”
如果说,前面的问题只是动摇了泡泡世界论的根基,这第二个问题则彻底推翻了这个理论。
质疑者想其他同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相比较起来,我倒是觉得第一个世界模型可信度更高……”
“不过,我也不完全认可第一个世界模型。”
“无限叠加的世界模型,怎么想也不可能的吧?所以我认为世界就两层,我们现在的是下层海洋,海洋上方的则是上层海洋,中间隔着一层气体夹层。”
新的猜测自然引起了新的质疑。
“那么,又该怎么解释,为什么上层的海洋没有从上面掉下来?”
‘双层世界论’的提出者给出解释。
“因为有东西支撑着,那个东西是实体,而且很坚固,把上层海洋给完全整个的托了起来。”
“东西?什么东西能有这么大的力量?”
“怎么可能有那种东西,这可是海洋……”
这种解释引起了嘈杂的议论,原因无他,只因为太过耸人听闻。
在采集者们的印象里,生物体进化的极限也就是八面体那种程度,而八面体相比较于海洋而言,又小得忽略不计,至少连占据海洋的百分之一的面积都没能做到。
现在却有个家伙提出,有东西能够撑起这个庞然大物,这可能吗?
“不要着急,我说的那个东西,你们每经历一个昼夜更替都能看到。”
“所以呢?你说的是指……”
“就是天空,天空就是一个巨大的实体,它把上层的海洋整个的给托起来。”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闪闪发亮的光点和大火球会一直保持着固定的轨迹在天空运动,因为上层海洋流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流是固定的,偏差只存在小幅度,大幅度不存在,正好也能和天空光点和大火球的表现相契合,它们每次落下的位置都存在着细微的偏差。”
这个世界模型并没有给熔岩的存在和大冰封时代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过,中层采集者们没有深究,因为本次讨论的主体是雨水从天空落下的原因。
至此,那个不经意间提出天空为什么下雨的采集者得到了答案,而整个采集者种群也认可了‘双层世界论’这个世界模型。
‘天空海洋论’在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采集者们对世界的认知观里,世界就是海洋,就是充满着水,而海面上充满气体的地方,则是世界之外。
很快,这个推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毕竟新世界的发现对于平均智商处于‘弱智’水平的采集者们,可是相当科幻的东西。
世界的结构得到了刷新,从一个拥有厚度的立体平面,变成形状近似千层面的结构,这个‘千层面’总共由两种立体平面组成。
分别是它们生存的‘海洋面’和‘气体面’。
“可又该怎么解释,海洋没有整个掉落下来?”
智能体中层的一个采集者个体对‘天空海洋论’的个体提出反驳。
任何事物都会往下沉,这是智能体的采集者们处理诸多问题后,得到的公理。
这条公理适用于所有的物质,而现在这个新世界的模型一旦导入这条‘下沉公理’,那无限叠加的‘千层面’,就会因为受力过重,整个结构发生崩塌。
“也许世界不应该是一叠叠,而是一个巨大的泡泡,只不过它太大了,我们感觉它是个平面。”
这个世界模型刚出现就被一个采集者提出,立刻就遭到某个‘天空海洋论’的支持者反驳。
“那该怎么解释海底?”
“还有,熔岩又该怎么解释?”
由于是遗传记忆,每一个采集者都拥有冥古宙时期,霍古和暝两个家伙战到昏天黑地的信息记录。
也正是基于这些记忆信息,它们知道了地底的岩层下方,是灼热到能将它们瞬间碳化的熔岩。
听到反驳,提出‘泡泡世界论’的采集者不慌不忙的给出解释。
“首先,我们知道,水和熔岩接触,是会形成石头这种东西。”
“那么很显而易见,我们的海底是因为海洋和熔岩接触而诞生。”
“在早期,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纯水球,这个水球巨大无比,而这个水球的外面是海洋,不过和我们的海洋有些不同,是熔岩组成的海洋……”
‘泡泡世界论’的提出者向一众中层的采集者们侃侃而谈的介绍自己构想的世界模型,不过,智能体中层的其他采集者们没忘记自己的责任,它们需要解决问题,给出答案。
“快点说重点,我们的问题是天空为什么会下雨。”
听到其他采集者个体的催促,‘泡泡世界论’的提出者也意识到自己跑偏了,回答。
“好了好了,别着急,我这就说明……”
“拿现在的环境对比至高意志存在的那个时期环境,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水达到一定温度后,就会改变原有的形态,变成气,而气会和水分离。”
“一开始的大水球和熔岩接触,于是一个岩石球就出现了,它是中空的,因为水球里面的水没有和熔岩接触,所以没有形成岩石,内部也不是实体。”
“但是熔岩的温度还是存在的,水被熔岩给加热了,水变成了气,升到了岩石球内壁的上面聚集,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落下,于是就成了我们所看到的雨。”
当‘泡泡世界论’的提出者介绍完它的构思,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模型被建立起来。
然而,这个模型仍旧无法说服所有的中层采集者。
“泡泡世界论确实很精彩,但是,这个模型又该怎么解释我们以前所遭遇的大冰封时代?”
正如质疑的那样,如果世界外面都是熔岩,那就不可能出现低温结冰这种情况。
“这个……”
‘泡泡世界论’的提出者陷入了语塞状态,它也没办法给出一个让自己能够信服的解释。
质疑者继续发言。
“还有,天空夜晚出现的那些闪闪发亮的光点,以及白昼时出现的大火球,又该怎么用‘泡泡世界论’解释?”
如果说,前面的问题只是动摇了泡泡世界论的根基,这第二个问题则彻底推翻了这个理论。
质疑者想其他同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相比较起来,我倒是觉得第一个世界模型可信度更高……”
“不过,我也不完全认可第一个世界模型。”
“无限叠加的世界模型,怎么想也不可能的吧?所以我认为世界就两层,我们现在的是下层海洋,海洋上方的则是上层海洋,中间隔着一层气体夹层。”
新的猜测自然引起了新的质疑。
“那么,又该怎么解释,为什么上层的海洋没有从上面掉下来?”
‘双层世界论’的提出者给出解释。
“因为有东西支撑着,那个东西是实体,而且很坚固,把上层海洋给完全整个的托了起来。”
“东西?什么东西能有这么大的力量?”
“怎么可能有那种东西,这可是海洋……”
这种解释引起了嘈杂的议论,原因无他,只因为太过耸人听闻。
在采集者们的印象里,生物体进化的极限也就是八面体那种程度,而八面体相比较于海洋而言,又小得忽略不计,至少连占据海洋的百分之一的面积都没能做到。
现在却有个家伙提出,有东西能够撑起这个庞然大物,这可能吗?
“不要着急,我说的那个东西,你们每经历一个昼夜更替都能看到。”
“所以呢?你说的是指……”
“就是天空,天空就是一个巨大的实体,它把上层的海洋整个的给托起来。”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闪闪发亮的光点和大火球会一直保持着固定的轨迹在天空运动,因为上层海洋流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流是固定的,偏差只存在小幅度,大幅度不存在,正好也能和天空光点和大火球的表现相契合,它们每次落下的位置都存在着细微的偏差。”
这个世界模型并没有给熔岩的存在和大冰封时代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过,中层采集者们没有深究,因为本次讨论的主体是雨水从天空落下的原因。
至此,那个不经意间提出天空为什么下雨的采集者得到了答案,而整个采集者种群也认可了‘双层世界论’这个世界模型。